被“榨干”的洪秀全,剥开尸身绣缎,发现报复式享乐真相
1864年7月,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率湘军攻破天京城时,除了要找到传说中圣库中的宝藏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要找到洪秀全的尸身。
所谓“擒贼先擒王”。作为“贼首”,洪秀全虽然已经死去,但找到他的尸身,挫骨扬灰,昭示天下,依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早在3个月前,天京城内城外传遍,洪秀全已经死去了,其子洪天贵福继承王位。
据说,洪秀全生前常年不见臣属。当清军攻城正急时,洪秀全倍感绝望,服毒自杀。他死之后,臣属用锦绣绸缎包裹他的遗体,藏在宫内,秘不发丧,十多天后才对外宣布。(《李秀成自述》)
用绸缎包裹身体,这就是所谓的“上帝教殓法”。当然,什么殓法不重要,曾国藩最迫切的就是要找到洪秀全的尸身。
藏在宫内,藏在哪呢?洪秀全的天王府可大了去了,就布局而言就有西花园、后林苑、外城广场之说。
曾国藩陷入沉思,后来一个黄姓宫女站了出来,她引导湘军在天王府的宝殿下挖出了洪秀全的尸身。
在外没有棺椁,尸身上包裹了几十层绣缎,湘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剥开,接着龙袍露了出来。透过龙袍,人们看到了骨肉模糊的尸身。(《曾文正公全集·奏稿二》)
但看这具尸身皮包骨头,头发花白,完全一副饥民模样,很难想象这就是高高在上的天王。要知道,洪秀全死时才50岁,而且他平素深居简出,锦衣玉食,怎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尸身“干瘪”,说明洪秀全生前,至少在死前的那两个月过得并不怎么样。
这其实就要说到洪秀全的死因了,大致有“自杀”“病死”两种说法。
就“自杀”而言,基本上都是清军一方的说辞。曾国藩说,据黄姓宫女交代,洪秀全是服毒自杀的。在给同治帝的奏折中,曾国藩说“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攻急,(洪秀全)服毒身死,秘不发丧。”曾国藩所奏得到了同治的认同。后来,《清史稿》才采用了这服毒自杀之说。
除了服毒之外,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转引松王之口说,洪秀全是吞金自杀的。由于出自个人笔记,而且是一家之言,我们不再详述。
就“病死”而言,则是太平军的说法。如洪秀全堂兄恤王洪仁政在供书中就说“伪天王先已在城病故”。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被俘后说,“于今年自四月初十日起病,四月十九日病死。因何病症,我亦不知。”凡此种种,太平军都指向洪秀全是病死的。
从刑侦学的角度来看,当事人的亲眼所见才有可能是事实。洪天贵福等都是洪秀全的身边人,而且他们对洪秀全之死没必要刻意隐瞒。对比分析,“病死说”更为可信。
洪秀全得了什么病呢?
当事人的供词也是模棱两可,未有症状描述。不过,从以下史实推断,洪秀全的致病因素绝非一种。
一是纵欲过度。洪秀全是好女色的。早在永安称王时,洪秀全身边就有妃嫔70多人。太平军从广西到天京,纵横江南,一路抢夺,诸王也在不断充实后宫。等到定都天京后,这种充实达到极致。
据说,洪秀全大肆召民女入宫,有妃嫔达88人之多,再算上女官员,足有千余人之多。面对满园春色,洪秀全将政事甩给了杨秀清,自顾自地纵情享乐去了。
色是割肉钢刀,纵使洪秀全是战场上拼杀过来的,身体素质好,也有油尽灯枯的一天。
二是乱吃一气。洪秀全喜欢吃生冷食物,也有尝试油炸蜈蚣之类的毒物。生冷食物伤脾胃,油炸蜈蚣难消化而且有毒素,两者结合势必会造成肠胃功能紊乱,造成身体的隐疾。
天京被围时,粮草供应不济,太平军陷入了没有饭吃的窘态。形势危急时,洪秀全说,“合城俱食甜露,可以养生。”这里的“甜露”其实就是一种杂草,洪秀全鼓励大家吃,想必自己也吃,杂草吃多了,轻者营养不良,重则食物中毒也是有可能的。
三是吸食烟草。天平军虽然明文禁止吸食烟草,但洪秀全例外。不仅如此,其他诸王也会私下吸食烟叶。史料表明,洪秀全喜欢黄叶片烟,而且烟瘾很大,几乎到了无烟不欢的地步。
以上三者对洪秀全的身体造成了严重伤害。试想一个身体被掏空的人,面对没饭吃的困境和天京被围的现实,他的结局或许只有忧心忡忡,急剧衰老,被疾病折磨至死了。
其实,对于曾国藩来说,洪秀全是怎么死的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处置。曾国藩命湘军将洪秀全剁碎,把肉渣骨头掺入火药转入之中炮筒。“轰”的一声,洪秀全的肉身和他的天国就彻底灰飞烟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