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8年,19岁的陶澍迎娶富家黄小姐,洞房之夜,掀开红盖头一刹那,陶澍察觉出了端倪,发觉自己新婚之夜的新娘子不是自己要明媒正娶的黄家小姐。后来,新娘坦白了,果然不是小姐,而是“李代桃僵”的丫鬟,是“狸猫换了太子”。
陶澍一生可以说是传奇,他十分厉害,备受清朝皇帝恩宠,在政坛上混得风生水起,在文坛也堪称是扛把子,绝对是个引领风骚之人。
不过新婚之夜的尴尬事,是发生在他年轻的时候,当时他家穷得叮当响,能与富贵千金喜结良缘,是一桩美事。结果洞房之夜掀开盖头后,却发现新娘子被人掉了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知道后是如何处理的?
要讲清楚,还得从他年轻时被骗娶黄家丫头说起。
一门定亲风波
陶澍出生在1779年,湖南安化县小淹镇陶家湾人,家境中等。父亲陶必铨一生想要走上仕途,但生活无情地嘲笑了他,偏偏是“逢考必落”,终其一生就是个秀才。
为了生计,最后干脆放弃,安心当了一个教书匠,不过,父亲教书先生这个职业,三天两头的换东家,陶澍就跟着父亲到处漂泊,还经常挨饿,父亲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儿子陶澍是个机灵鬼,悟性好,学得又快,所以陶必铨对这个儿子抱很大的期望。7岁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一起在外求学,再加上有父亲陶必铨手把手的教导,陶澍肚子里的墨水,一点都不比他爹少。
1797年,父子二人一起参加乡试,此时,父亲42岁,儿子18岁。不得不说,年纪轻轻就成了秀才,前途不可限量。
有意思的是,有一个姓黄的富户,打起陶澍的主意。原来他家中有个闺女,正值妙龄,黄家老爷想找个肚子里有墨水儿的女婿。
虽说家中不是万贯家财,但在安化当地也算得上一个有头有脸的人家。给闺女找一个读书人,一来,有个学识渊博的女婿,面子有光彩;二来,若科举高中,自己就是官老爷的岳父了,说不定自己还能飞黄腾达。
于是,黄老爷四处托人物色,结果看中了陶澍,虽说陶家现在穷,但是陶澍这小子一肚子墨水,如果,这小子中了举人,仕途一片光明,到时左邻右舍,谁都想攀上陶澍,不如早作“投资”,一旦陶澍成功了,自家女儿的前程就保证了。
不管怎样,黄老爷认为陶澍从小聪颖,有些名气,以后就是个“潜力股”。那时候结亲讲究门当户对,陶必铨父子再怎么有才,在大户人家的富贵眼睛里也只是一对穷酸文人罢了。
黄老爷二话没说,马上差人带许多东西前去陶家提亲,陶必铨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好姻缘也是十分高兴,毕竟家里条件就放在那里,就爽快答应了这门亲事。
但对于这门亲事,陶澍倒也无所谓,毕竟,女子一面未见,长得啥样都不知道。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能当儿戏?
就这样,陶黄两个从未谋面的年轻人,定下了婚约。
黄家决意悔婚:“狸猫换太子”
定下婚约后,陶澍继续攻读,能考取功名,黄家千金也在等待着陶澍高中的那一天。
1797年,陶家父子二人参加乡试,结果,陶澍可能遗传他父亲陶必铨的运势,二人双双落榜,被一窝给端了,这打击太大了!
这下,黄家就开始犯嘀咕了,这陶家的求学路屡次落榜,莫非陶家人压根就没有中举的命?黄家一思量,把闺女嫁给他,就吃大亏了。
黄家突然有一丝悔意,思来想去,就想退婚。不过,退婚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如果没有缘由,依照大清律法,若单方面悔婚的话,属于“毁约”,不仅掏钱双倍赔偿陶家损失,还得亲手把自己女儿送到陶家。
黄老爷正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个乡绅世家一个姓吴的富翁,夫人去世后,他寻思着续弦,听说黄老爷家的千金有点姿色,便登门来采访,就想高价聘礼与黄老爷谈谈这门亲事。
吴家在当地是有名的大户,财力雄厚,黄老爷早就有耳闻了,看吴家出手阔气,禁不住金钱的诱惑,同时看这个准女婿也没有什么出息,决意要悔婚。
不过,黄家的姑娘,偏偏也想找个高富帅当老公,也不想不嫁穷书生。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既然女儿都有这意思了,黄家干脆就答应,将女儿嫁给吴家。
那中间隔着陶家怎么办?
正当黄老爷愁眉莫展的时候,掂量了一下在一旁伺候的丫鬟,这位貌美的丫鬟似乎会意到了黄老爷的意思,立马站了出来,对黄老爷说她愿意代替黄家大小姐嫁到陶家。
黄老爷一听,拍手称“狸猫换太子”好计策,反正陶澍和自己女儿没见过面。所以立马起身准备张罗,对外宣称这个丫鬟是他黄家的二千金,然后与陶家商定大喜之日。
很快,陶澍和黄家“小姐”的婚礼如期进行,陶家这边不明的,敲锣打鼓就来迎娶这个冒充的“黄家千金”丫鬟进门。
这天,苍天作证,大地作证,百姓作证,就这样,一对新人礼成!陶家人非常感谢黄家人,瞧得起他们陶家,将千金嫁了过来。
也就是说,陶家人压根不知道新娘子已经被人调包。就在陶澍掀开红盖头,除了看到了这新娘子的眼中的恐惧,还有眼中的担心,并且陶澍也发现了姑娘的手粗脚大的,粗活干了不少,不像养尊处优的富家大小姐。
这个丫鬟也很坦诚,在新婚之夜将此事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告诉了陶澍,得知自己的新婚妻子,已经被掉包,陶澍陷入了沉思。
新娘子“被掉包”,陶澍宽心接纳
这时候,这个丫鬟也抱着被休扫地出门的打算了,但陶澍也并非是无情无义之人,知道事情原委后,看到姑娘的真诚,陶澍不怒反喜,宽心地接纳了这个名叫黄德芬的丫鬟,并告诉她,你是我明媒正娶妻子,我愿意与你度过一生。
一席话说完,感动得黄德芬哭成泪人,心中充满了温暖,这样的夫君可是上天赐给她的最完美的礼物。
于是,这一场“骗婚风波”,就这样被消弭在无形之中。
成婚后,他不仅没有嫌弃这个妻子,反而十分尊重,在这个妻子的鼓励下,一路高歌猛进。
而黄德芬婚后,也是以德报德,对陶家越发的上心,把陶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就是为了让陶澍安安心心读书。
事实证明陶澍不光看人眼光准,还是一个经世奇才。自从有这个贤内助后,他人生犹如开挂般,1800年,陶澍参加了乡试,这次,陶澍中了举人。
不过,1801年,陶澍入京赶考,落榜了。对于陶澍中了举人,黄家人自然还没有太在意,也没有太大的悔意。
直到1802年,嘉庆开了恩科,这意味着,1801年落榜的,又可以进行会试了。这一次,陶澍考中了进士,通过会试、殿试后,陶澍定为55名。
这是安化第一个进士,整个安化都轰动了。这下陶家算是熬出来了,不仅高中皇榜,还一路晋升,此时的吴家从社会地位、人际关系,都是无法与陶澍相提并论的。
嘉庆九年,陶澍赴任翰林院,不过父亲陶必铨在嘉庆十年病逝,当了半辈子的秀才,他还是很欣慰的,毕竟,把儿子培养出来了。
陶澍官场混得如鱼得水,从一个翰林编修开始,一路历经监察御史、户部给事中等官职,到了嘉庆帝驾崩的那一年,陶澍已经是川东兵备道。
1820年,由于陶澍能力颇强,并且风评极好,陶澍被道光皇帝任命为山西按察使。三年之后,44岁的陶澍成了安徽巡抚。
1830年,51岁的陶澍担任了两江总督,成为了真正的封疆大吏。
后来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无一不受到陶澍的影响,而且,左宗棠成为了陶澍的亲家,胡林翼成为了陶澍的女婿,有了陶澍的引路,才有了后来名震天下的左宗棠。
而当年不嫌弃他穷,代替富家女嫁给他的妻子黄德芬,也因夫而荣,被道光皇帝封为了一品诰命夫人,可谓是飞上枝头变凤凰。
陶澍虽然这些年官位不断升迁,高官得坐,期间,还娶了多位妾室,但他从未嫌弃丫鬟出身的妻子,哪怕是黄德芬只给他生了三个闺女,没有生儿子,陶澍依旧对她是礼遇有加,二人虽然是贫贱夫妻,却是感情深厚。
然而,千金与丫鬟婚后的命运截然不同。
据说,当年爱慕虚荣的黄家小姐在嫁到吴家后,最开始,她日子还算可以,这钱家有钱,吃的喝的用地,可劲地挥霍,但这钱财主不是老实的主,却是个喜欢耍横的主儿。
就在陶澍一路官运亨通时,而黄家千金的日子,没过几年,却每况愈下。吴家继续“挖墙脚”专业,侵占他人田产,争抢地盘,结果两相仇斗,黄氏女被打就一命呜呼,丈夫一死,吴家族人欺负黄氏女一个寡妇,侵占了她家的田产,黄氏女凄惨度日。
后来黄小姐被吴家族人赶出吴家,只能回娘家。黄老爷见女儿这么凄惨,又听闻陶澍这小子官是越做越大,悔不当初,急火攻心下,也撒手人寰。就这样,黄家千金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人,日子过得是凄凄惨惨。
这时候陶澍已经发达了,陶澍回乡听说黄氏女的情况,念在当年旧情,赠给了黄氏女五十金。
黄氏女又惭愧又后悔,天天抱着这五十两黄金痛哭流涕,不舍得使用。偏偏黄氏女的儿子是个败家子,知道母亲有笔巨款,偷偷把这笔钱偷走,一时羞愤不堪,自缢而死。
还有人说,她的处境被大丫鬟黄德芬得知后,将她接到陶澍的老宅生活几年,后来黄家大小姐心中羞愧难当,便削发出家为尼了。
不过最终,这个黄家千金的结局成了迷,总之,过得不咋好!
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当初黄家不急着否认陶澍,又何至于错过一个好女婿呢!
写到最后
通过陶澍娶妻这件事,让我们明白了选择自己的另一半时,眼光有多么的重要。换了谁在洞房花烛之夜这样的大喜的日子里知道自己的妻子被李代桃僵,都不可能忍下这口气。当然,我们无从得知陶澍当时是怎么想的,记载这事是在《北东园笔录》描述陶澍的处理方法只有四个字:坦然受之。
推测,应该想到“娶妻娶贤”这样一个古老的标准。黄德芳的坦诚,对比黄家小姐的嫌贫爱富,黄德芳可称一个“贤”字。不过,故事真假有待考证,但陶澍一生传奇则是真,陶澍的眼光,不仅限于选妻。更有识人之明,在左宗棠落魄时,陶澍一眼看中了他,并主动和他结为儿女亲家,也就是有了陶澍的引路,才有了后来左宗棠成长为与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齐名的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晚清名臣张之洞也曾经评价陶澍为道光以来人才,当以陶文毅(陶澍的谥号)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