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三年,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
1908年,清末铁腕人物慈禧太后和幽禁紫金城的光绪皇帝先后去世。大清王朝出现权力真空。
慈禧在去世前,曾经多次对自己去世后的权力交接做过安排,但执行的结果都不太理想,不得不中途放弃。
关键是光绪皇帝的废留是一大难题。不把光绪废掉,一切安排都是白搭。可是要废光绪,阻力重重,不仅列强不答应,就是地方有实力的督抚和部分王公大臣也极力反对。
慈禧对此也无能为力,只得拖而不决,等待时机。
这一拖就是十年,僵局依然无法打破。
此时的慈禧,已入暮年,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必须对生后事做出决定的。
慈禧不得不选择一个折中方案,就是立嗣。
慈禧的亲生儿子同治和侄子光绪都没有儿子,继承皇位,必须从近支王公子弟中选择一个继承人。慈禧挑中了光绪的侄子溥仪,继承大统。
自同治中兴起,汉人在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不断扩大,满蒙贵族及近支王公的权力不断削弱。
慈禧执政时期,掌握中央及地方军政实权人物先后有奕、奕還、荣禄、奕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
这些人大多已去世,仅剩三人:奕劻、张之洞、袁世凯。
奕劻昏庸无能,除了听话外一无是处,不足为虑。
张之洞、袁世凯手握重兵,德高望重。慈禧担心自己去世后,无人控制得了他们。
于是,慈禧采取预防措施,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将张之洞、袁世凯调离原职,解除兵权,委以虚职,装点门面,顾而不问。
光绪驾崩,慈禧临终前,召集王公大臣,对身后事做了最后安排。
宣统继位,宣统的亲生父亲载沣(光绪的弟弟)被立为摄政王,总揽军政大权。
皇帝无疑是君主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无奈皇帝年幼,无法行使皇帝之权。这时,皇太后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作为年幼皇帝的监管者,理所当然拥有国事的最终决策大权。
宣统是以光绪和同治双重继承人的身份继承皇位的。故光绪皇后和同治皇后都拥有了皇太后的头衔。同治皇后已亡,光绪皇后隆裕尚在,隆裕成为继慈禧之后又一位拥有实权的皇太后。隆裕亳无治国才能和经验,只能成为别人的傀儡。
摄政王载沣年纪也不大,从政经验和阅历尚浅,仅因特殊身份突得显职,被动地推上治国理政的关键岗位,显得格外稚嫩、底气不足、优柔寡断。
奕劻作为老臣,又是载沣的叔辈,驰骋官场多年,人脉广泛,深得慈禧信任,长期出任首辅一职。奕劻名声很丑,贪赃枉法,昏庸无能。
清末三年,就是由上述四人掌舵的(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一个失宠多年的寡妇,一个未经世面的纨绔子弟,一个老于世故的迷糊老头)。
由这样的人掌舵,没有不沉的船,只是时间早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