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雍正:谁能治理水患?张廷玉:死牢里有个人才,一代名臣就此诞生

雍正:谁能治理水患?张廷玉:死牢里有个人才,一代名臣就此诞生

雍正七年,南方突发暴雨,灾情泛滥,雍正此前罢免了诸多或多或少有问题的官员,一时间竟不知该派何人前去治理。

此时军机大臣张廷玉向雍正举荐:死牢里有个现成的人才,皇上何不考虑用他?

张廷玉推荐的这个人,后来被雍正从死牢里释放,终成一代名臣。

阿克敦,满族人中少有的“文人”

满族入关之后,在任用人才方面对自己的族人甚是优待,满族人大多拥有世袭官位的权利,无须经过严苛的科举选拔就可以走上仕途之路。

在这方面,就连一向贤明的雍正皇帝都不能“免俗”,虽然雍正不介意使用汉人,但对于自己的族人难免多了几分信任感。

这种背景下,便造成了八旗子弟不愿用功读书的普遍现象,毕竟天生就有诸多权利,谁还费那个劲去死命读书呢?

最离谱的是,朝廷也非常清楚八旗子弟的水平,也不指望他们与汉人学子一般刻苦读书。

顺治皇帝在位期间,公然为八旗子弟“开绿灯”,在科举考试上采取满汉分场的方式,保证八旗子弟也能有人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为自家族人挽回一点“颜面”。

而在安排八旗子弟的职位时,朝廷也尽量安排为武官,毕竟不读书的人,干不来文官的工作。

不过到了康熙年间,康熙帝废除了前人的做法,要求旗人与汉人同场考试,而且是“同试汉文”。

康熙(剧照)

这一举措让诸多八旗子弟大为头疼,一时间,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满族人少之又少,能从中脱颖而出,而且是满人身份的学子无疑会成为皇帝眼中的“可造之才”。

而阿克敦就是少数能够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旗人子弟之一,他是八旗子弟中少有的“文人”,甚至可以说是这一类人的代表。

阿克敦出生于公元1685年,是满洲正蓝旗人士,康熙四十八年,他考取进士,被招入翰林院担任编修。

阿克敦(画像)

八旗子弟的身份本就是“加分项”,加上阿克敦确实有真才实学,康熙对其甚是欣赏,他的仕途一开始就很顺利,康熙先是提拔他当侍讲学士,后雍正继位,他被指定兼任国子监祭酒。

这个职位大家可能觉得陌生,不妨设想一下清华北大的校长是什么待遇就知道了,地位等同。

后来阿克敦的官运更加顺利,雍正四年,他由文入武,担任两广总督兼任广州将军,不仅有权力还有兵力,是实打实的封疆大吏。

所谓乐极生悲,物极必反,人生总是不可能过于顺利,阿克敦也没法摆脱这个规律,也就是从担任两广总督开始,他的仕途之路开始出现波折。

在担任两广总督期间,阿克敦照规矩办事,对于此地的官场潜规则甚是不屑,他弹劾了许多有问题的官员,不少人因为他丢官入狱。

这时候的阿克敦还没认识到官场之道的复杂难明,只觉得自己是忠于朝廷,忠于社稷,谁料官场之上牵一发而动全身,阿克敦之前多次弹劾他人的行为给自己招来了恶果。

被雍正扔进死牢

当阿克敦任职期满被调走后,诸多广东地区的官员纷纷联合上书,弹劾他的所作所为。

雍正原本并没有放在心上,阿克敦的所作所为在他看来并无大过,甚至还很不错,但没想到官员们举报的事情中有一条却触碰到了雍正皇帝的底线,让他大为不悦。

雍正帝(画像)

原来在此之前,阿克敦的家人仗着有他撑腰,竟然向来自暹罗的商船索要财物,这一举动让雍正大怒——你在自家里怎么折腾都有的商量,你向外国人索要贿赂那不是丢脸丢到国外去了?

况且雍正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抄家皇帝”,他很不喜贪官污吏。

在位期间,雍正抄过许多贪官的家底,虽然此次是阿克敦的家人犯事,但雍正却迁怒于他,下令将阿克敦扔入大狱中,他的处境一落千丈。

阿克敦心里其实是很冤枉的,他在位期间并没有大错,人能管得了自己,未必管得了身边的所有人,这牢狱之灾属实来得莫名其妙。

好在雍正皇帝对这个旗人出身的少数“文人”还是念有旧情,尽管阿克敦的诸多对头上书,想要雍正弄死他,气头上的雍正仍是没有答应,只是判阿克敦“斩监候”。

雍正皇帝向来励精图治,勤于治国,他把阿克敦扔进监牢后,每日忙于处理国事,竟然就这么把他给遗忘了。

雍正七年,清朝面临来自新疆准格尔部的威胁,边疆形势紧张,雍正为此头疼,更加想不起监牢里还关着一个可造之才的事情。

彼时的准噶尔部由野心勃勃的噶尔丹策零统治,他对清朝不满已久,不甘屈服于清政府的统治。

对于边疆问题,雍正极为重视,按他所想最好的办法是将准噶尔部收编,如此方能体现大清朝的威严。

然而噶尔丹策零拒绝了他的招降,雍正大怒之下派兵攻打,不料在和通泊一战,清军竟不敌大败,消息传回,雍正为之动容,深感头疼。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清朝与准噶尔部作战之际,江南水乡降下连绵暴雨,雨水泛滥成灾引发水患,导致大运河被淤泥堵塞,给南北交通带来极大的不便。

江南一直都是支撑清朝财政的重要之地,此时水患导致交通不便,无法运送钱粮,那与准噶尔部的作战便无法保障后勤,又如何能取胜?

雍正有心要派出信得过的人去处理水患之事,然而此时准噶尔部虎视眈眈,身边的重要大臣诸如张廷玉、田文静等人需要与他商议军事,其他人要么能力不足,要么根本就没有治理水患方面的经验,值此关键之际,雍正不敢轻易委派庸才前往治理,为此苦恼不已。

此时,一个人站出来向雍正举荐:死牢里有个现成的人才,定能解决水患问题。

被举荐的人,就是当初惹恼雍正,被雍正扔到死牢后逐渐遗忘的阿克敦。

“公”之表率力荐,死囚得以戴罪立功

是谁向雍正举荐了阿克敦?

此人在当时的清朝,号称“公”之表率,便是前文提到过的张廷玉。

雍正皇帝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用人有三大标准——公,忠,能。

而张廷玉便是他认可的“公”之表率,其人处事大公无私,他的弟弟曾牵扯到一起科举舞弊案件,张廷玉大义灭亲,主持公道,深得雍正器重,称其为官员中的“公”之代表,也只有他才有胆子向雍正推荐一名死囚。

他不说则已,一说雍正恍然大悟,怎么把这家伙给忘了!

这也难怪,有史可考,雍正皇帝是一个出了名的“工作狂”,一生批阅过的奏折高达4万余份,而且他批阅奏折都不会简简单单地只写一个“阅”字,经常批注指示,可见工作量之大。

当初把阿克敦扔到大牢里,后来雍正就投身到无尽的工作之中,简直比我们现在的“996”工作狂还勤奋,也难怪会把阿克敦给忘得一干二净。

张廷玉极力推荐和担保,加之雍正确实对阿克敦的能力有所了解,便急忙让人把他从大牢里放出来,只要他能解决水患堵塞河道的问题,保障对准噶尔作战所需的后勤无忧,便可将功折罪。

阿克敦知道机会来之不易,能让一向痛恨贪官的雍正网开一面,简直就是祖上烧了高香,他受命后便赶往南方,很快就将治理重点锁定在淮安。

经过勘察后,阿克敦上书朝廷,建议另外开凿支河,让漕船通过盘坝方式进入淮河运粮,避免大力施工修筑工程,因为此时的清朝战事在即,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这上面。

雍正得知后颇为赞赏,同意阿克敦的主张,在新庄闸边开挖出一条支河,配合主道完成运粮计划。

此次“考试”,阿克敦无疑是交了一份非常让人满意的答卷,雍正帝也履行承诺,赦免阿克敦以往的罪行,但既然罪过已消,那该给他安排什么职位合适呢?

虽然说治理水患有功,但让他这么一个人才专门管理水利事宜的话,未免大材小用了。

此时西北战事紧张,雍正帝有心改变以往对待准噶尔部的态度,不再指望对方归降,最好能和平共处互不侵犯就好。

连年作战,对百姓来说不是什么好事,雍正担心长此以往会导致国内生变,想要物色一个适合的谈判人选。

两次入狱,逐渐看破为官之道

这时候阿克敦又站了出来,主动上书毛遂自荐,希望皇上能派他作为和谈人选,雍正便顺水推舟地将这个任务交给他。

雍正十二年,阿克敦奉命赶赴新疆和谈,经过数月之行来到伊犁。没过多久,阿克敦顺利与噶尔丹策零会面,和谈过程还算顺利。

雍正一开始打算用武力收编准噶尔部,但发现自己想得过于简单;同样噶尔丹策零一开始也是野心勃勃,对清政府各种不爽,但经过多次交锋后,他也没了当初的锐气,大清朝的手腕毕竟还是硬的,真的继续打下去他也受不了。

所以,双方很快在“和平休养”一事上达成一致,其他一些旁枝末节的问题尚有分歧未能解决,但至少双方不必再剑拔弩张。

阿克敦于同年二月回京复命,雍正对于此次和谈的结果很是满意,念阿克敦此行有功,有心给他恢复官位,可惜还来不及实行便驾崩,好在乾隆继位后,对于阿克敦的能力甚是认可,任命他为翰林院掌院学士。

乾隆(画像)

没过多久,乾隆命阿克敦再次赶赴伊犁议和,此行乾隆还写了一份敕书让他带去,其中表达了和谈的诚意。

噶尔丹策零越发不想跟清朝干下去,接到敕书后,经过与阿克敦多次商谈,双方最后达成协议——以阿泰山作为界定,厄鲁特游牧民族之人不得越过界边以东,喀尔喀游牧族人则是不能越过界边以西。

由此,清政府与准噶尔部多年以来的战争局面终于落下帷幕,此后多年,双方保持和平。

不仅如此,期间清朝还与新疆发展贸易往来,对清朝内地和新疆的经济发展均有一定影响,从历史意义上来说,此次和谈,阿克敦属实功劳不小。

最让清政府意想不到的是,和谈一事间接加强了清政府在新疆的影响力,导致后来诸多少数民族摆脱准噶尔部的控制,纷纷投奔到清朝麾下,为后来清朝统一新疆埋下伏笔,可谓是意外之喜。

总的来说,阿克敦两次揽下和谈重任,并且均给出满意“答卷”,功不可没,乾隆皇帝原本就有心重用,便顺理成章地任命他为刑部尚书,比以前当两广总督还要威风。

只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经历了牢狱波折后的阿克敦还是不够小心,没过多久他又犯了牢狱之灾。

说来此事也是他倒霉,阿克敦给孝贤皇后写册文,乾隆查阅时,发现阿克敦将满文中的“皇妣”一词译为“先太后”,乾隆觉得他写的不对,有“大不敬”之罪,一怒之下把他扔进监狱里,像当初的雍正帝一样,判他“斩监候”。

不得不说,与其他官员相比,阿克敦的为官之路当真奇特,先后两次被两任皇帝扔进监狱,两次享受到“斩监候”的待遇,而且后来乾隆也没杀他,如此奇特、如此起伏跌宕的仕途经历,除了他也是没谁了。

乾隆怒气一过,又想起阿克敦的才能来,惜才之心又起,加上群臣有意无意求情,没过多久又把他放出来,只不过他的职位从“刑部尚书”转为“代理刑部尚书”,此后多年,一直到他辞官为止都是如此。

奇特的遭遇,让阿克敦对于官场逐渐有了独特的看法,往后的仕途也没有再发生类似的波折。

史书记载,阿克敦曾询问他的儿子阿桂,若是让他来担任自己的职位会如何行事?

阿桂耿直地回道:“公事公办,管他事大事小,一切照规章治罪即可。”

结果阿克敦听罢甚是不悦,他知道儿子的想法跟自己年轻时候一样,当初他耿直为官,弹劾贪官污吏,结果到离任时被诸多人弹劾惹来牢狱之灾;此后又因为写错孝贤皇后的称呼而被治罪,这些事情全都是因为他只知道一味地照章办事所致。

阿克敦的运气算是很不错的,两次进入监牢都没死,但后人可不一定有这个运气啊!

阿桂(画像)

故此,阿克敦劝告阿桂:“世上不存在毫无过错之人,若是一犯错就要治罪,此举等同赶尽杀绝,只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阿桂深以为然,日后处事时也多细心观察实际情况,没有一味地照章办事,父子二人后来都成为清朝名臣。

阿克敦总结的为官之道,放到现在合不合适尚未可知,不过放在古时动辄就有掉脑袋风险的封建朝廷,确实深具智慧,这与他两次入狱不无关系,而若没有当初张廷玉的力荐,也就没有后来的阿克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水患,张廷玉,阿克敦,雍正,仕途,治理,康熙,一代,人才,名臣,消息资讯,水患,张廷玉,阿克敦,雍正,雍正帝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水患,张廷玉,阿克敦,雍正,仕途,治理,康熙,一代,人才,名臣,消息资讯,水患,张廷玉,阿克敦,雍正,雍正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水患,张廷玉,阿克敦,雍正,仕途,治理,康熙,一代,人才,名臣,消息资讯,水患,张廷玉,阿克敦,雍正,雍正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