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最后的游牧帝国,清朝的头号敌人,准噶尔汗国的崛起之路

最后的游牧帝国,清朝的头号敌人,准噶尔汗国的崛起之路

若是问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最让他们头疼的是哪一个势力,相信三人会异口同声的说,那必须是准噶尔汗国。

并且,雍正皇帝还会边说边吐出一口老血。

确实,为了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清朝历经了三代人,前后投入了70多年的时间,从康熙时代一直打到乾隆时代,期间耗银无数,死伤更是无数,这才最终将其平定。

然而,很少人知道,在清朝与准噶尔之间,爆发第一次战争(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的八十年前,准噶尔还只不过是一个中等规模的蒙古部落。

当时就算是把部落内部所有的男丁拢到一起,也凑不出一支万余人的骑兵队伍。

但短短八十年的时间,准噶尔便从一个很不起眼的部落,一跃成为一个大型游牧帝国,并且也成为了清朝皇帝的心头大患。

那么,准噶尔是如何做到的呢?这就要从明末清初时说起了。

准噶尔的前身,便是一直与明朝作对的瓦剌部(即卫拉特蒙古,现代称漠西蒙古),之后随着瓦剌的势微,到了清初时,已经分裂为四大部。

这四大部,分别是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以及准噶尔部。

而在这四部中,最开始是以和硕特部为首,毕竟人家和硕特部地广人多,因此其首领被尊为“卫拉特汗”,而当时的准噶尔部,则处于末等地位。

原本,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发展,依照当时准噶尔部的状况,就算是再怎么发展,无非是从排名最末上升一两个名次,但要距离成为帝国,那几乎是天与地之间的差距。

但命运就是这么奇特,在17世纪初期,发生了两件事,直接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首先,是土尔扈特部西迁。

之所以西迁,是因为当时的天山北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旱情,导致草场不断退化,因此,当时的蒙古各部落,大部分都面临着“人多地少,无处放牧”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有人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第一个采取行动的,是卫拉特蒙古四部中的杜尔伯特部。

由于杜尔伯特部位于卫拉特蒙古的最北端,因此当时他们最初的计划是继续北上,开辟新的草场。

想法是没错,但他们刚北上不久,就遇到了沙俄。

由于武装力量上无法抗衡沙俄,因此杜尔伯特部的北上计划宣告破产,但计划破产归破产,还得想办法找新的草场才行,不然,整个部族的人吃饭都成问题。

于是,他们便把目光瞄准了自己曾经的邻居土尔扈特部。

在此之后,杜尔伯特部与土尔扈特部爆发战争,而当时的准噶尔部,则选择了站在杜尔伯特部一方,帮助其攻打土尔扈特部。

之所以准噶尔会出手帮助杜尔伯特部,主要是因为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先人,即当年明朝土木堡之变后,俘虏明英宗朱祁镇的瓦剌大汗也先。

由于两者夹击,最终,土尔扈特部不敌,只得放弃原有领地,一路西迁,进入了伏尔加河流域。

之后,他们向沙俄称臣纳贡,而沙俄则允许他们就地定居。

而土尔扈特部的战败和出走,自然就把其原有的地盘空了出来,因此在战后,这些地盘被杜尔伯特部和准噶尔部瓜分。

这便是准噶尔部开始走向壮大的第一桶金。

而除此之外,当时卫拉特蒙古的“家长”,也就是和硕特部,也遇到了草场退化的问题,不过,他们没有在内部争斗,而是主动走了出去。

这一走,直接就走到了青藏高原,并在那里,建立了和硕特汗国。

由于和硕特部有了更为气派的“新家”,因此其部众也逐渐离开“老家”卫拉特蒙古,仅剩下了一小部分族人未走。

这么一来,整个卫拉特蒙古,就剩下了准噶尔部和杜尔伯特部。

而不久之后,随着杜尔伯特部首领的去世,其内部又陷入了争权夺利之中,首领的兄弟,与首领的儿子,为了争地盘而大打出手,直接造成了该部四分五裂。

最终,杜尔伯特部一部分族人,选择北上,投靠了土尔扈特部,而另一部分人,则依附于准噶尔部。

至此,整个卫拉特蒙古,从原先的四大部,变成了准噶尔独大的局面。

从上述过程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准噶尔从一个卫拉特蒙古排名靠后的部族,最终成为一家独大的过程,带着点天时和地利的意味,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准噶尔确实抓住了机会。

而接下来,准噶尔便踏上了做大做强的进程。

公元1634年,准噶尔部首领哈喇忽喇病逝,其死后,他的长子巴图尔珲台吉嗣位,成为新一任的准噶尔部首领。

这个巴图尔珲台吉,在准噶尔部崛起的历史上至关重要,称之为奠基人都不为过。

巴图尔珲台吉并不是名字,而是封号,他的全名为绰罗斯·和多和沁,而其封号中的“巴图尔”,搁在蒙语中就是勇士的意思,至于“珲台吉”,属于是爵位名,可以理解为王公。

而整个封号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堪称勇士的王公。

从他的封号中,就能看出此人非同一般,事实上,在他没有嗣位之前,确实干过“很勇”的壮举。

1616年时,年轻的巴图尔珲台吉,按照蒙古惯例,与父亲分开单独居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分家”,分家之后,他额尔齐斯河中游两岸,之所以要驻守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有一个盐池。

盐池自然是产盐的地方,而在那个时代,盐有多重要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游牧民族,重要性更是无与伦比。

但俗话说怀璧有罪,守着一个盐池,自然就有人觊觎,而当时盐池所在的地方,刚好又是距离沙俄的领地不远,因此沙俄逮到机会,就不断派人进行掠夺。

一次两次倒没什么,但次数一多,巴图尔珲台吉就不胜其烦,而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他召集两百多名兵士,先是设埋伏全歼了前来掠夺盐湖的沙俄人,之后又主动出击,对沙俄在西伯利亚一带的据点进行破坏。

更狠的是,每破坏一处,巴图尔珲台吉就放出话,说沙俄人要是敢再去抢盐湖,那绝对会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而在这种情况下,沙俄方面确实也打不过巴图尔珲台吉,而最终,双方派出代表,共同进行商议,做出对盐湖共同开发利用的决定,而沙俄为了补偿,也提出开放秋明城,允许巴图尔珲台吉的族人在城内进行各类物品的交易。

这一协定,让准噶尔部得到了大量物资的供应,也为准噶尔部的崛起,奠定了一定基础。

总之就是,这个巴图尔珲台吉,不仅仅是个作战勇猛之人,同时也是也眼光极为长远的人,因此,在他嗣位之后,一方面大力发展手工业,从根本上改良军队装备,而另一方面,团结内部,尽量不发动对内战争,因此,准噶尔部在其手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到了巴图尔珲台吉去世后,他的儿子僧格继位,其主政期间,基本是延续其父亲留下来的各种政策。

这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准噶尔部,实力上早已是卫拉特蒙古的“榜一大哥”,但不管是巴图尔珲台吉在世期间,还是他儿子僧格继位后,均没有去主动去争取“卫拉特汗”的称号。

反而,他们继续对曾经的“榜一大哥”,也就是远走青藏高原的和硕特部,保持着良好和稳定的关系。

而这样的举措,颇有“广积粮,缓称王”的意味,同样,这样的举措,也为卫拉特蒙古的内部,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

而稳定的环境,恰恰正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所以,准噶尔部能迅速发展,与这个也有很大关系。

当然,虽说巴图尔珲台吉以及僧格这对父子,对准噶尔部的发展确实做出了贡献,但如果照这么一直走下去,那么准噶尔部无非是会在将来成为一个大型的蒙古部落而已,说破大天也成不了一个帝国。

但有一个人,却改变了这一切。

这个人,就是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被康熙皇帝视为心头大患的噶尔丹,也就是巴图尔珲台吉第五子,僧格的弟弟。

噶尔丹这个人,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他与众不同的一面,史料中记载,当初他的父亲巴图尔珲台吉曾经有意将汗位传给他,但当时年少的他则说,自己的哥哥(指僧格)还在,并且也十分优秀,还是让哥哥继承汗位吧。

随后,噶尔丹剃度出家,而其哥哥僧格的汗位,便是由此而来。

试想,一个能在汗位面前还能做到如此谦让的人,必然是能成大器之人,而后来发生的事情,也确实验证了这一点。

剃度出家后,噶尔丹师从西藏的五世达赖,自此开始修行藏传佛教,而五世达赖也十分看重这个学生,两人因此便建立起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不过,当时的噶尔丹,更多的心思并未在学习之上,而是喜欢弄枪使棒,总之也是一个不太安分的主儿。

而到了公元1670年,噶尔丹的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当年年中,噶尔丹的兄长僧格(当时已继承准噶尔部族首领),被其同父异母的兄弟车臣台吉杀害。

由于僧格的突然被杀,导致准噶尔内部多股势力蠢蠢欲动,加上行凶者车臣台吉的鼓动,一时之间,准噶尔处于分裂边缘。

而远在西藏的噶尔丹,在得知哥哥被杀后,第一时间赶回了准噶尔。

这一回来,噶尔丹一改之前游学时温文尔雅的模样,迅速转变为一个充满谋略,且能征善战的将领,针对哥哥被杀害一事,做出了强有力的反击。

首先,他召集收拢哥哥的余部约千余人,之后,又亲自率领这些人直奔车臣台吉的领地。

而当时车臣台吉在听闻噶尔丹前来复仇时,压根就不屑一顾,毕竟他的麾下,可是有万余精锐骑兵。

但双方刚一交锋,车臣台吉就笑不出来了,只见噶尔丹“独当先,越马挺枪,最深入,斩杀百十骑”,而在他这种悍不畏死的影响下,其手下部众也迅速投入状态,纷纷玩了命的朝车臣台吉一方杀去。

最终,噶尔丹凭借这千余人的队伍,加上自身悍不畏死的作战风格,击溃车臣台吉的万余人部队,而车臣台吉本人身死。

此战,奠定了噶尔丹在准噶尔部的地位,而在此之后,噶尔丹依照风俗,迎娶了哥哥僧格的遗孀阿努可敦,并借助其娘家的势力,最终成为新一任的准噶尔首领。

成为准噶尔新的首领后,噶尔丹开始整顿内部,史料记载他“招徕归附,礼谋臣,相土宜,课耕牧,修明法令,信赏罚,治战攻器械”,因此,在很短时间内,准噶尔部的实力得到大大增强。

而实力一强,自然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归附,这样一来,准噶尔的人口以及地盘自然就再度暴增。

到了公元1673年,随着原和硕特部的部分民众,以及土尔扈特部前来归附,再加上在此后数年,噶尔丹又先后平定杜尔伯特、辉特等漠西卫拉特各部之后,整个卫拉特蒙古,基本上都被控制在噶尔丹的手里。

紧接着,在1679年,噶尔丹又领兵3万,占领哈密,降伏吐鲁番,甚至兵峰一度延伸至甘州(今甘肃张掖)一带。

而在1680年,噶尔丹应其老师五世达赖的邀请,向新疆喀什噶尔、叶尔羌进军,最终横扫南疆,而原本这里的叶尔羌汗国,便就此灭亡。

原本,噶尔丹想趁着南疆大胜,试图染指青海,但由于当时清军在这里把守严密,噶尔丹在试探几次后,发觉暂时不是清军对手,最终选择离去。

也就是这一年,整个新疆,也纳入了噶尔丹的控制范围之内。

噶尔丹的成功,不仅标志着原本松散的卫拉特蒙古成为其势力范围,就连新疆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五世达赖亲自册封噶尔丹为“博硕克图汗”,同时举行了盛大的典礼,而这也意味着,从此,卫拉特一词便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准噶尔汗国”。

曾经的一个中小型游牧部落,如今彻底升级转变为游牧帝国。

升级为游牧帝国后,噶尔丹继续在四处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比如在1683年,他出兵哈萨克,为了迫使其投降,噶尔丹遣派使者,严厉警告了一番哈萨克头克汗。

这意思就是,你要是不来投降,那么从今天起,我就每年对你用兵,夏天派人毁坏你的庄稼,秋天派人点火烧了你的田地,反正就是不让你耕种,今年我才四十岁,我会一直打你打到头发白了、牙齿掉了为止。

而最终,在1684年,噶尔丹成功击败哈萨克,并生擒头克汗之子作为人质,由此,哈萨克之地,也成为了准噶尔部的领土的组成部分之一。

除此之外,噶尔丹还与居住在锡尔河沿岸的诺盖人,以及居住在费尔干纳的布鲁特人、乌兹别克人,分别发生过多次战争。

连年不断的征战,让准噶尔汗国的领土一再扩大,到了17世纪70年代末期时,准噶尔汗国的统治疆域,已经北鄂木河,西抵巴尔喀什湖以南,东达鄂毕河,实际控制地域面积,超过四百万平方公里。

这个面积,等同于如今两个半新疆,而其人口,最高峰时,超过了三百万。

但即便如此,噶尔丹依旧没有停下征伐的脚步,因为在他的南面,还有一个庞大的帝国,那里,才是他最终的目标。

这个帝国,便是大清。

参考资料:《清史稿》、《最后的游牧帝国》、《准噶尔汗国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草场,游牧,清朝,巴图尔珲台吉,准噶尔,帝国,汗国,蒙古,杜尔伯特,卫拉特,故事传记,巴图尔,准噶尔,噶尔丹,卫拉特,杜尔伯特部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草场,游牧,清朝,巴图尔珲台吉,准噶尔,帝国,汗国,蒙古,杜尔伯特,卫拉特,故事传记,巴图尔,准噶尔,噶尔丹,卫拉特,杜尔伯特部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草场,游牧,清朝,巴图尔珲台吉,准噶尔,帝国,汗国,蒙古,杜尔伯特,卫拉特,故事传记,巴图尔,准噶尔,噶尔丹,卫拉特,杜尔伯特部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