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可以说是最知名的清朝皇帝了。
乾隆非常崇拜他的爷爷康熙,他觉得自己当皇帝的年限不应该比自己的爷爷更长。康熙驾崩的时候,当了61年皇帝。所以乾隆在干满60年之后,就自己“退休”了,让位给嘉庆,当起了太上皇。
康熙一生,六次下江南。所以乾隆也有学有样,六下江南。
不过,康熙下江南是轻装简行,所以也就有了《康熙微服私访》的故事。
但乾隆呢,则是把排场搞得大大的。
刚刚登基那年,乾隆就有了下江南的想法。《清史纪事本末》里说,乾隆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很想去风景如画的苏杭看看。他先派了手下的大学士,一个名叫讷亲的去探路。
讷亲并不希望乾隆皇帝下江南,所以他在密折里刻意贬低江南风景,说所谓苏杭美景,不过是腐儒们的夸耀之词。甚至说,苏州城里河道狭窄,粪便和船只夹杂在一起,一到中午便臭气熏天,根本没有美景,不值一玩。
看到讷亲的奏折,乾隆大失所望,暂时打消了下江南的想法。
等到乾隆十四年,江南的地方官们为了讨好乾隆,再次上奏折,请乾隆皇帝南巡浙江。这下,乾隆又动心了起来,并在十月初五宣布,两年后南巡。
和素来节俭、清雅的父亲雍正皇帝不同,乾隆是个特别喜欢大排场和花哨的人。
雍、乾审美差距
他的爷爷康熙皇帝南巡的时候,只带了300个随从,全部花费也就两万两白银左右。乾隆下江南,则整整准备了两年。
这两年准备些什么呢?
先是派官员考察路线,哪些景点好,皇帝可能喜欢,提前选好。然后为了迎接皇帝车驾,修桥铺路。修桥铺路,原本是好事。但是各级官员却趁此机会,上下其手。
比如,有些地方官趁机侵吞老百姓的财产,以给皇上修路为名,把人房子拆了,坟刨了,然后把土地占为己有。不仅如此,还以“为修路募资”为名,巧立名目,设置苛捐杂税大肆盘剥百姓。遇到敢反抗的,他们就把别人说成是盗匪,将人下狱杀头。
真乃是“剿匪的胆子没有,以剿匪为名敛财的胆子是大大滴”。
乾隆下江南,也不是来考察民情的,就是来游山玩水的。除了王公大臣、侍卫随从之外,太后、皇后、嫔妃、皇子皇女等等,连家眷就得小2000人。
如果加上地方上陪同的官儿们,那人数就更不得了了。据说,乾隆下江南时,他的船队有大船1000余艘,为此甚至专门扩宽了京杭运河。他自己乘坐的船叫“安福舻”、“凤翔艇”,一共有五艘。其制作极其精美。在日光下,珠光闪耀、流光溢彩。
乾隆南巡座驾“安福舻”
乾隆下江南的陆上车队就更离谱了,共有马6000余匹,马车400余辆,骆驼800头,征调的民夫竟有上万人。乾隆皇帝还在北京到杭州之间,沿途修建了30多个行宫,每一个行宫都极尽华美“陈设、古玩并应用什物、器皿及花盆景致之类”应有尽有。
每次下江南,前前后后大概要持续四五个月时间。乾隆六下江南,直接花掉了户部2000余万两白银。比中英南京条约的赔款还多600万两!这还并没有算地方承担的开销。
乾隆南巡,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是学习祖父康熙皇帝“访民情,察吏治”。但实际上就是去游山玩水的。每到一处,必游名山大川。而且他自觉才华横溢,每到一处都要作诗题词,南方的大部分景点都留下了乾隆皇帝的“涂鸦”。
他一生写诗四万多首,但能拿得出手被后人记诵的却只有一首……
据传,乾隆这首诗画龙点睛的最后一句 “飞入芦花都不见”还是纪晓岚给加的。
地方官员和富商为了讨好乾隆皇帝,也实在可以说是花样层出。
比如,乾隆等人到达镇江的时候,发现好几公里之外似乎有个桃子。于是乾隆就问随从到底是怎么回事。随从也不清楚。等到他们的船越开越进,粉嫩嫩的桃子就越来越清楚,原来真的是个极其巨大的桃子。等到皇帝座驾到桃子之前的时候。突然在半空中绽放出绚丽的烟花,竟从巨型桃子里跳出一群演员开始唱戏。
再比如,乾隆皇帝游览扬州,观赏瘦西湖的时候说,这里风景很不错,和紫禁城的“琼岛春阴”极为相似,就是少了一座喇嘛塔。扬州的官员听说了,竟想办法搞到了喇嘛塔的图样,在乾隆离开扬州之前就“变”出了一座喇嘛塔。乾隆见到了,不仅不斥责他们浪费,反而满心欢喜地赞扬这些“能臣”有心了。
北京喇嘛塔(左)vs瘦西湖喇嘛塔(右)
两淮的盐商在乾隆南巡的时候捐献了巨款给皇帝享用,皇帝不仅不拒绝,还称赞这些盐商,给予他们“官身”赏赐,无官身的赏官身,有官身的加爵一级。这已经是明着在“卖官鬻爵”了。
乾隆从雍正手里接过清朝的时候,朝廷总体上还算清廉高效。从雍正即位,到乾隆中期,清朝的“GDP”快速增长,一度占世界的1/3还多,国库有七千万白银储备,相当富庶。
但到乾隆中后期,六次南巡,一次比一次穷奢极欲。乾隆下江南的钱,就足够再造一个北洋海军了!
乾隆本人都这样,各级官员自然是上行下效,大捞特捞,很快国家就被掏空了。说民不聊生,丝毫不为过。而且乾隆本人还充当贪官的保护伞,有言官上奏,乾隆不仅不查,还会污蔑言官“诬告”。这是因为乾隆皇帝本人就是最大的贪官啊。
到乾隆退位的时候,由于各级朝廷的严重腐败,清朝的财政已经极为紧张。然而各级官员们却个个脑满肠肥,仅一个和珅,家产竟有8亿两白银之多。
可天下巨贪,岂止一个和珅?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诚不虚也!
因此,纵然嘉道咸三位皇帝本人非常节俭,道光的龙袍都打补丁。但乾隆朝已经彻底腐败的朝廷是再也回不到雍正时代那个清廉的模样了。
好了,乾隆的故事就先讲到这里,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赞关注哟~
我是爱历史的Girl,每天和你一起读有温度的历史~
参考资料:
1.《史鉴录》.中国言实出版社
2.《清史稿》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