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500年前一个英国村庄是怎样对待瘟疫的,在今天依然被人们敬仰

500年前一个英国村庄是怎样对待瘟疫的,在今天依然被人们敬仰

在英国德比郡谢菲尔德附近有一个小村庄叫做埃姆村,这个村子本来平平无奇。

但是在1665年鼠疫来袭时,这个村子却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以至于这个成为了英国的圣地,至今都每年有人去瞻仰。

这个决定到底是什么?在这个小村庄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鼠疫来袭

1665年秋,一个从伦敦买布料的裁缝回到了村子里,原本这不是什么大事。

毕竟村民时常到伦敦或不远处的谢菲尔德购买物品,可这一次却不一样。

因为1665年的伦敦鼠疫盛行,已经闹到了人心惶惶的地步。

果然,几天后这位裁缝的助手乔治就因为疾病死去,而村子里也陆续有人患上一种“怪病”。

先是发烧昏睡,紧接着皮肤上就会长满脓疮变成灰黑色,最后那些患者双眼会充满血色,失去行动控制力,暴毙身亡。

灾难来袭之后,村民们很快就寻求自救的方法。

由于最先死去的是裁判的助手乔治,所以村民们很快意识到是裁缝从伦敦带回了什么“东西”,人们便开始自我封锁,闭门不出。

但这并没有什么用,短短三个月后,那里已经有将近1/8的人死去,等到春季来临后,局面甚至变得愈发严重。

“村子里已经待不下去了,要想活下去,我们就得离开。”

这样的言论开始在村中盛传,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可是这个时候村里的牧师威廉.莫伯森却站了出来,艰难地说道,

“我们不能够撤离,一旦我们再往北撤,就会进入德比郡,我们将会带去疾病。”

牧师莫伯森的话,让大家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要知道这个时候选择离开,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是如果选择留下来,可以说是束手待毙,有几个人在面临这种生死抉择的时候,能够顾及他人呢?

牧师似乎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英勇地站出来说道,

“我不能够欺骗你们,但是我能够保证两点。”

“第一,我会竭尽全力为你们做祷告,祈求灾难尽快过去,为死去者的魂灵祈福。”

“第二,我会留在村子里,与你们共同进退。”

牧师的勇敢最终打动了善良的村民,村民们不仅放弃了向北部撤离,而且决定在道路上设置路障,不让人将灾难传到英国北部去。

做完基本的防护工作,在路障处留下一些人后,其他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静静等待命运的来临。

为了防止自己逃跑,很多人不约而同地将自己锁在了带有水源的屋子里。

或是直接在水井旁设下囚笼,然后自己毅然走进里面,可以说这些人都是无畏死亡的勇者。

最初的检疫隔离

很多朋友也都看出来了,埃姆村村民的做法,就是我们现在的“检疫隔离”。

从古代到现在,我们遭遇到了无数次的瘟疫,甚至有好几次给人类带来了惨痛的灾难,比如说非典,比如说天花,再比如说鼠疫。

每当这些灾难来袭,而人们在短期内又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检疫隔离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早在14世纪中叶欧洲就已经采取了这种措施,甚至在后来,检疫隔离还成为了各国疾病防控体系的基石。

当然,检疫隔离说起来简单,可实际上大多离不开政府的强制要求,真正能够脱离政府限制,自发做出这种决定的城镇,在历史上还是少之又少。

若非如此,那场鼠疫也不会危及整个欧洲。

1347~1353年间,欧洲就已经鼠疫横行,最早的时候仅仅是肆虐东地中海海岸一带。

可是由于大量的水手在这里搬运货物,最终鼠疫漂洋过海,危及到了很多欧洲沿海城邦。

这里边的典型代表就是意大利诸多城市,后来病毒又以意大利为中转站翻过阿尔卑斯山脉,来到了西班牙以及法国地区。

由于这些城市没有及时地采取隔离措施,也没有相应的防疫手段。

所以这5年间欧洲可以说是人间地狱,疾病与死亡在所有人的心头增加了一抹阴霾。

直到1377年,威尼斯率先建立起了欧洲第1个永久性隔离医院,这才给那些欧洲城市打好的样板。

后来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城市效仿威尼斯,开展起隔离政策。

那时候所建立的隔离医院,为了防止病人逃离,一般都依靠着江河湖海这类天然屏障。

如果实在没有也会挖一道“护城河”或者“壕沟”,病人一旦进入其中就要隔离40天。

这倒不是说那些疾病的发病周期是40天,而是人们信奉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观点,认为4有着特殊意义。

而圣经又记载耶稣曾经在沙漠中苦修40天,于是隔离40天成了大家的共识。

1663年,英国吸取了地中海地区检疫隔离经验,颁发了第1部自己的检疫隔离法律。

不过由于强制隔离在当时难以实施,因此这部法律主要是针对那些携带鼠疫病毒的乘客和船员,对于内陆民众的约束力是很小的。

也正因如此,鼠疫在英国伦敦爆发后,检疫政策根本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可就在很多人都觉得这部法律空谈的时候,1665年秋天的埃姆村,却用行动给了自己大家一个响亮的答案。

在没有政府强制要求的情况下,他们自行将自己隔离在村子里。

另外他们还设下了路障,不让来自伦敦以及其他南部地区的逃亡流民,经过这里的道路进入英国北部地区,可以说这种精神是令人称道的。

更了不起的是,埃姆村逐步成为了英国抗疫的精神旗帜。

艰难的抗疫之旅

自1666年6月24日起,埃姆村正式封闭,沦为了英国境内的一座“孤岛”。

然而,村民们的勇气很快就迎来了一阵致命的打击。

随着夏季逐步到来,疫情发展得越发迅速,村子里很多人都感染上了鼠疫。

然后不治身亡,以至于村中的死亡率节节攀升,让很多人心中诞生惶恐之意。

那时候的埃姆村恐怖到了什么地步呢?

据说有一位叫做伊丽莎白的女性,在短短一周内就先后埋葬了自己的丈夫和6个孩子。

这其中的悲痛和绝望是如今的我们难以想象的,可即便如此伊丽莎白也没有想过要逃跑。

实际上不仅仅是伊丽莎白,其他村民的遭遇也大同小异。

在脱离政府限制与舆论压力的情况下,村民们竟然能够勇敢地直面死亡,可以说放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等到一年多后,埃姆村的鼠疫终于自行结束后,原本有350人左右的村子,仅仅只活下来了83人。

超过3/4的居民都在这场灾难中死去了,那活下来的83人中,还有超过一半是16岁以下的孩子。

令人感到无比悲痛的是,由于16岁以下的孩子,心智发育还不够健全,正处于需要依赖父母的年纪。

而村子封锁期间,这些孩子大多被封锁在教堂之中,无法得到来自父母的抚慰与亲人的关怀。

只能被动地承受那么大的压力,所以最终这些孩子虽然活了下来,但是里面有很多人都患上了心理疾病。

不过埃姆村的牺牲并非毫无价值。

正是因为村民们勇敢地将自己封锁在了村子里,也阻隔了其他逃亡者北上的道路,所以英国北方的许多大城市都得以在鼠疫中幸免。

比如说最近的谢菲尔德,若是村子里的300多人都逃进这座大城市里,怕要不了多久,这个村子就将迎来十室九空、万籁俱寂的结局。

当埃姆村的故事传开后,这个村子很快就成为了英国人眼里的传奇。

为了表达自己的敬佩,那些大城市的居民轮流来给这个村子送水送粮食送药品。

虽然碍于鼠疫压力,他们无法进入到村子里,但是他们会将各类物品放在村边的围墙上,这种做法也给予了埃姆村村民很大的精神动力。

可以说,勇敢的埃姆村村民和善良的谢菲尔德群众,逐步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将善良化作一种可视的力量,共同为这个传奇故事谱写上了迷人的色彩。

就像那些村民的墓碑上所写的那样,

“要坚信善良可以传递下去。”

“不要畏惧死亡,做你认为对的事情。”

虽然由于疫情原因,那些死亡者的世界都要统一进行集中处理,以至于墓碑下空空如也。

但是那些矗立在地面上的墓碑却完成了精神的延续,将那些无畏者的精神给传承了下来,这是令人感到钦佩的。

直到如今,每年8月份的时候,还有大量民众来到埃姆村中缅怀瞻仰。

这些游客不仅仅来自于谢菲尔德或者英国,而是来自于全球各地,可以说这个村子的传奇故事,已经在世界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为了表彰这个村子昔日那些善良而无畏的村民,英国君主曾经下令,这个村子永久不需要缴税。

英国许多北方大城市更是多次要给这个村子送钱,只不过这些表彰最终都被埃姆村的村民们拒绝了。

在那些村民看来,他们有手有脚,完全可以满足平时的生活需求,不需要减免税款,至于送来的那些钱,也应当分配给更需要的人。

埃姆村传奇故事背后的思考

实际上,当鼠疫蔓延的时候,欧洲科学家和医学家们也都没有闲着,他们找出了许多治疗疾病的办法,其中有一些卓有成效。

比如说检疫隔离,但也有一些属实离谱,让今天的我们看了都直呼难以置信。

在当时的医学家们看来,人们之所以会患上那些难以治愈的疾病,可能是因为空气中的腐臭味,可能是因为曾盯着病死者看,可能是因为敌人在井里投毒,也有可能是因为患者生病前穿着尖头皮鞋。

听着是不是很离谱?但是这其中绝大多数猜测都有迹可循。

比如说空气中的腐臭味说明了,当时公共卫生系统不健全,没有及时做好消毒处理,病菌自然更容易传播。

盯着病死者看,本质上说明患者在生病前曾经和病死者有过密切接触,这也为疾病传播创造了途径。

至于敌人在井里投毒,说明当时的人们意识到了水源可能是疾病传播的一大源头。

当然最后一条穿尖头皮鞋就太扯了,纯粹属于当事人们的无端臆想。

在当时的医学家们看来,人体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体液灵魂的自然成分,包括空气运动和饮食的非自然成分,以及主要指疾病的反自然成分。

在这三大成分中,自然成分中的体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血液粘液黄胆汁以及黑胆汁的平衡,保证了人体的健康,一旦4种体液失衡,那么人类就会患上疾病。

出于这种猜测,人们将鼠疫黑死病划分为了湿热者染病,相对的就有很多干冷性质的“治疗措施”。

比如说醋就是当时人们眼中的一种感染液体,所以人们用醋来洗手洗脸,喷洒室内,相对的砒霜、水银以及矿石粉也同属于此列……

在现在的我们看来,这些治疗方法多少显得有些荒谬,当时那所谓的医学理论也不够健全,不过这也可以理解。

毕竟当时医学发展得比较缓慢,医疗器械也没有如今这么先进,正是由于当时人们的一步步摸索,才有了如今较为完善的西医体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医学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都被淘汰了,

真正能够遗留下来的都经过了千锤百炼,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检疫隔离”。

在前几年疫情爆发后,很多国家都不约而同采用了这种方法,当然如今我们大多采用了政府的强制力量,可即便如此,各个国家的防疫结果也是高低不同。

生存或是死亡,是个问题,但当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时,埃姆村的人却将死亡留给自己,将生存留给了更多的英国人,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句话,“将善良传递下去”。

像欧美地区一些标榜自由的国家,这方面就做得令人咋舌了。

据说有些地区如今都已经“放弃挣扎”了,这也愈发凸显出了埃姆村的事例的传奇与可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瘟疫,村子,隔离,检疫,欧洲,鼠疫,人们,村民,英国,村庄,消息资讯,村子,鼠疫,埃姆村,英国,谢菲尔德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瘟疫,村子,隔离,检疫,欧洲,鼠疫,人们,村民,英国,村庄,消息资讯,村子,鼠疫,埃姆村,英国,谢菲尔德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瘟疫,村子,隔离,检疫,欧洲,鼠疫,人们,村民,英国,村庄,消息资讯,村子,鼠疫,埃姆村,英国,谢菲尔德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