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著名的洋务运动由中央和地方的洋务派官员领导着开展,虽说由于其自上而下的运动体制导致民间没有被调动起积极性,没有很大的参与感,但是这仍然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浓墨重彩一笔的历史大事件。那么洋务运动的含金量究竟如何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二。
最先,我们要洋务运动的含金量放入历史背景中看待。1861年,清朝中央的满族亲王奕在深知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情况之下,向朝廷提交了提议学习西方,实现国富兵强的奏折。当时比较开明的光绪皇帝也通过了此项提议,就这样,在一个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平常的一天,一场在军工、民用甚至教育方面都有涉足的改革运动开始了。此时的中国已经经过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洗礼,签订了数十个不平等条约,生灵涂炭、国库告急。而类似于撰写《海国图志》的魏源等在内的不少人,都意识到了如此发展下去亡国灭种的危险。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小农经济最后的遮羞布无以为继,即使封建政府一再否认,此时的中国已经与闭关锁国之时有了很大的不同。
然后,我们要讲讲能体现洋务运动含金量的好的一面。基于历史背景,洋务派们先是在洋务运动的初期提出了“自强”的口号,兴办各类的军事工业,中央地方内外交应齐开花,为中国军事走向现代化铺平了道路。后期又打出了“求富”的旗号,各种民用工业建立起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抵御了西方来势汹汹的经济侵略。除了经济和军事两方面,洋务运动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它改革了教育,把只有四书五经习练八股的教育体系向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方向改变;而且建立新式的学校,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就是如今北京大学的前身。此外,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也为中国新式人才的储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著名的建筑学家詹天佑便是当年洋务运动时期被派遣出国的留学生之一。
最后,洋务运动的含金量其实并不高。但是洋务运动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官僚体制,自上而下改革的局限性。类似于洋务派们开办的军用、民用企业,均是以衙门的方式管辖,跟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完全无法接轨,而且不仅技术、原料、甚至是组装的工人全部是聘用西方国家的,这给企业增加了很大的成本。而且由于技术不成熟,商品质量大多低劣,滞销入不敷出是常态。这样全是漏洞的改革运动怎么可能在内外夹击之下走向成功呢?
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其含金量确实是不高。而且这样的贡献更多的是在思想上,一方面让人民更多的接触到了西学,接受先进的文化,摒弃陈旧的观念习俗;另一方面也以运动本身的失败告诫中华民族的世人,我们走西方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推翻旧的封建的反动的势力,进行一场流血流汗在所不惜的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