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地图学起源与发展的中心之一。在从远古时代地图的萌芽到明代之前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古代地图学经历了秦汉、隋唐和宋元三个发展高峰,出现了数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地图学家和丰富的地图作品。
我国古代独创的“计里画方”制图技术、西晋裴秀(2 24—271年)的“制图六体”理论,唐代贾耽(730—805年)的制图方法和作品,宋代沈括(1031—1095年)的24位方向和“制图七法”,元代朱思本(1273—1333年)的制图理论和技术体系及其地图作品,是对中国近代地图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五项成果。
“计里画方”是在地图上按一定的比例关系绘成方格网,以此来控制地图上各要素的方位和距离的我国古代地图制图方法和技术,一直贯彻于中国古代地图学中,也对近代地图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西晋裴秀的“制图六体”是中国古代地图学的第一个里程碑。他的制图理论以及依据此理论所编制的《禹贡地域图》,标志着中国古代地图制图理论体系的形成。
唐代贾耽继承和发扬了裴秀的地图制图理论,开创了历史沿革地图今古地名朱墨对照之法,并编制了著名的《海内华夷图》。
到了宋代,沈括将裴秀的“制图六体”扩大为“制图七法”,并制定了地图上的24位方向。依据该理论体系,他所编制的《守令图》,在中国古代地图测绘技术史上是一个飞跃,使制图质量大大提高,对后世的地图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到了元代,朱思本继承和发展了裴秀的制图传统,并通过系统的总结和集成,形成了“朱思本地图制图体系”,成为中国古代地图学理论和方法的集大成者,其地图成果就是著名的“长广七尺”的《舆地图》。
综上可以看出,从裴秀的《禹贡地域图》,到贾耽的《海内华夷图》,再到《华夷图》和《禹迹图》,最后到朱思本的《禹地图》,其地图资料和数据,存在着参照、考证和传承关系。
本文所说的地图传承,有地图数据资料和地图制图技术两方面含义。
从地图数据资料来看,每一幅地图的编制,都是在整理和借鉴前人地图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因而其上的山川大势、地形地貌、疆域与行政区划、城池和居民地、地理现象的空间格局等都与前人的地图作品存在继承性。
就地图制图技术而论,从古至今的地图数据采集、量算、投影变换、图形编绘和符号化,以及地图复制、印刷等工艺,也都具有传承性。
因此,中国现代地图学是对中国古代、近代地图作品和技术成果加以继承和不断创新的结果。
上文述及中国古代地图学对近代地图学影响最大的是“计里画方”技术、西晋裴秀的“制图六体”理论、唐代贾耽的制图方法和作品、宋代沈括的二十四位方向和“制图七法”、元代朱思本理论和技术体系及其地图作品等五项成果。
明代地图制图的传承和发展有三个分支(传承线),即传统疆域和全国地图制图、航海图和海防图、引入西方制图技术后的近代地图萌芽。
清代地图制图的传承和发展有五个分支(传承线),即皇家主导的全国地图制图、民间自发的全国地图制图、世界地图制图、海洋图制图、工程地图制图。
民国时期的地图制图传承和发展有六个分支(传承线),即私营出版社制图、专题地图制图、航海和航道地图制图、工程地图制图、地形图制图、军事地图制图。
中国明、清、民国时期的地图学在数学基础和基准、表示方法等方面,均已形成了中国近代地图学的框架体系。
从古代地图学向现代地图学的演进,体现了螺旋式上升的轨迹。故,研究和挖掘中国古—近代地图,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本文文图来自中国近代地图志[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22.在此致谢)
《中国近代地图志》这本书首次对中国近代地图进行系统性的发掘和分析整理,对中国地图史上的近代—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地图进行了考证和分析。
本书辑录了200多种明代至民国的古旧地图,进行分类、归纳,涵盖了世界地图、天文图、疆域和政区地图、省和区域地图、地形图、江河湖泊和水利水运地图、海图、军事地图、城市地图、风景名胜地图、教学地图等11个专题。
本书以“一图一志”的方式,分别论述各个时期地图的发展特色,既有对古旧地图的绘制年代、尺寸、制图手法等要素的说明,还有对古旧地图的绘制背景、历史地位和影响等方面的讲述。
故,这本书非常适合对中国测绘史、中国地图史、中国近代历史地理感兴趣的专业人士和大众阅读。
地图生死劫:天命王权
前卫
以 地图的经纬勾勒中国史,借历史的脉络再现地图史,以地图视角重写中国史
地图:谁主沉浮?
前卫
通过讲述古地图在历史进程中的参与和见证,较为详尽地介绍了中国古地图的前世今生
地图荣耀
徐永清
一本书了解地图影响、改变世界的关键时刻。近60幅古今中外珍稀古地图、100余幅图片重现当时历史的本来面目,堪称一部古今中外地图发展简史
运河王朝:从东周到明清
姜师立
大运河是历代王朝的命脉。中国运河史,就是一部中国的王朝史
活在大运河:大运河如何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姜师立
触摸古代运河人的生活脉搏,感受当代运河人的生活方式,一本权威的大运河吃穿住行、游购娱学攻略
中国古都城地图
周强
左图右史,速读大中国古都城址演变图,尽览五千年中华都城变迁史
乾隆三部曲·乾隆十三年
乾隆三部曲·马上朝廷
乾隆三部曲·乾隆晚景
高王凌
深刻阐释乾隆朝政治演变之轨迹,勘破乾隆帝六十年执政心路历程,全面建构十八世纪中国开始现代化尝试之理论,从后宫到朝廷,从财政到经济,从政治到战争,为大家重绘乾隆皇帝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