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入关。经过20年的征战,清朝基本平定了内地各大割据势力,建立了稳固的大帝国。这个庞大的帝国之内不仅仅有满族,还有汉族、蒙古等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入关之初,全国民族矛盾非常尖锐,清朝的统治者又是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建立一个多民族一体的国家的呢?
一,清朝多元一体国家的建立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不是一个多民族的帝国,而是一个民族政权。经过皇太极的开拓,整个东北、漠南纳入到了版图之内,这个民族政权就转变为了多民族共存的帝国。皇太极又在满洲八旗之外设置汉八旗和蒙古八旗,扩大了国家的统治基础。1636年,皇太极称帝,标志着满汉蒙一体的帝国正式出现于历史舞台。
清朝入关前的局势
在古代,汉族王朝往往以“中国”自称,将周边的少数民族贬斥为蛮夷,这里的“中国”指的是华夏,是小中国。少数民族王朝建立后,也自称是“中国”,并且扩大了“中国”的内涵,认为“中国”应该包括境内的所有地区,而不是单指汉地。这种意识的出现有利于中国构建为多元一体的国家。
努尔哈赤建国之前,自称“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佟奴儿哈赤” 。可见努尔哈赤自称为蛮夷,是华夷之辩带来的影响。建立后金后,努尔哈赤以“北朝”自居,称呼明朝为“南朝”。皇太极时期依然将明朝称为“南朝”。清朝入关前,有时也以“中国”代称明朝;入关后,就自称中国,并将中国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帝国统治地区。如此,过去的“小中国”就演变为了“大中国”。“小中国”只是汉族的王朝,“大中国”是多元一体的国家。
长城:古代小中国的北方边界
多元一体国家既然形成,那么就应该认识到满汉为一体,过去那种“华夷之辨”的狭隘民族主义应当抛弃。满汉一体,或者满汉蒙一体是清朝建立以来的基本国策。皇太极在即位后就宣布“满、汉之人,均属一体”,“满洲、蒙古、汉人视同一体。”入关之前,清朝就已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国家,入关后扩大了多元的成分,但是一体的本质并未变化。
欧洲人所谓的“国家”是民族国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因此欧美的“新清史”不认可清朝是中国的历史,反而认为“中国”只是被清朝统治。国外的一些学者为了给侵略中国提供理论上的帮助,也提出“元清非中国”的荒唐理论。自辽金以来,中国就已经不是单一的民族国家,而是多民族的国家。不能认清这一点,也就无法理解中西方民族国家的差异,也就会陷入歧途。
二,满汉一体政策的推行
尽管如此,由于民族偏见和“华夷之辩”传统观念的影响,清朝入关后的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如何缓解这种矛盾成为了清初统治者的重中之重。为了得到汉族官僚的支持,多尔衮在进入北京后就推行尊儒崇文的政策。他祭祀孔子,修缮孔庙,开科取士,逐渐争取到了士人之心。
在官僚制度上,清朝总体上是“清承明制”,同时保留满洲部分制度。从皇太极开始,清朝将学习汉文化以及明朝的典章制度作为基本的国策,“凡事都照《大明会典》行”,此所谓“清承明制”。在入关之前,清朝已经设置文馆、六部、内院等机构,可谓初具规模。入关之后,进一步继承明朝的制度,保留明朝的地方官僚体系,并加以完善。
继承并非是原封不动的照搬,还需要进行发展,如此才能使古老的制度再次焕发生机。继承也不是要废除满洲原本的制度,而是两种制度并存,相互补充。例如清初内阁就是对明朝内阁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而议政王大臣会议则是对满洲旧制度的遗留。
学习汉语、汉典是清朝推行的一大文化政策。皇太极即位后就下诏满洲贵族必须在学校学习汉族的文化典籍。顺治在初期还不会汉语,“阅诸臣奏章,茫然不解”,随后他发愤读书,经过九年的苦读,终于可以通读中国古典文献。这种苦读的传统在清朝流传下来,因而清朝皇帝的文化水平都非常高。
满汉一体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提高汉臣地位。入关之前,清朝就有大量的汉官,但是地位相对较低。入关后,多尔衮明确提出“国家混一华夏,满汉并重”,规定内阁4相,满汉人各占2名。六部12个尚书也是各占一半。1658年,顺治帝对官制进行调整,使满汉官职品级划一,提高了汉族官员的地位。
顺治帝
当然,清朝的宗族是满族,因此无法达成真正的平等,满洲贵族的地位始终还是高于汉族大臣。历朝历代的宗族地位都高于外姓大臣,而少数民族王朝的宗族就是本民族,因此就难免出现不平等的现象。
纵观中国古代史,汉族王朝建立之时,往往将周边少数民族视为蛮夷,没有将之视为中国的一部分。在国力强盛之时,就对少数民族进行了羁縻控制,推行“以夷制夷”,不在少数民族地区统计人口,征收赋税,进行行政管辖。对于汉族王朝来说,只要少数民族不会威胁中原即可。这实际上就是“华夷之防”的表面。
当少数民族王朝建立后,就大量吸收其他民族进入官僚系统,在各民族地区推行行政管辖,要求各民族缴纳赋税,让各民族在国家中享受相应的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将各民族真正当做国民来看待,这的确是少数民族王朝的功劳,也是历史的进步。
三,战争性质的转变和失误
清朝入关后,内地经济残破不堪,民族矛盾尖锐,反清运动此起彼伏。如何才能够迅速地在全国建立行之有效的统治,如何恢复经济、化解民族矛盾,是多尔衮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减少中原百姓的抵抗心理,多尔衮等宣称入关是为明朝报仇,其目标是对付李自成等“流寇”。
不过口号仅仅是口号,如果不能够安定民心,那就是空话。清朝入关的目的是要建立统治天下的王朝,而不是掠夺,因此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多尔衮入关之前严明军纪,禁止满汉八旗在内地的烧杀抢掠,使得北方各省望风而降。
清朝征服了广阔的内地,同时也接纳了明朝留下的疑难杂症——经济凋敝、腐败严重。只有解决了经济问题和吏治问题才能够得到百姓的支持,此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自入关以来,多尔衮就宣布废除明朝的“三饷”,大幅度减少全国各地的赋税,使得明后期以来的社会矛盾得以缓和。在减轻百姓负担的同时,又大力整顿吏治,使得清初的吏治情况和明朝形成了天壤之别。
可清朝的在许多问题上依然犯了错误,甚至是严重的错误。在和南明的战争中,清朝的将领出现了多次的屠城行为,这说明满洲贵族还未改变传统的思维,还停留在报复式、野蛮式的思维上。这样的屠杀行为又激化了民族矛盾,使得清军在南方的推进速度远远比北方缓慢。
伴随着清军入关,大量的家属也迁到关内。为了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多尔衮颁布《圈地令》,本意是让他们占据无主之地或者明朝藩王之地。但是此政策很快失控,许多农民的土地也被圈占。1647年,多尔衮下令禁止圈地,并且让满洲贵族归还非常占有的土地。这算是多尔衮的“亡羊补牢”吧。
满洲贵族占有广大的土地却缺乏劳动力,无法耕种,造成土地浪费。多尔衮就推行投充法,让无衣无食的汉人投入满洲贵族家庭担任奴婢。此项政策最初是针对没有生计的汉人,但是满洲贵族不断将之扩大化,出现了强制逼迫汉人为奴的现象。投充法出台一年后,大量的汉人奴婢逃亡,于是清朝又出台了《逃人法》,试图禁止奴婢逃亡,但是收效甚微。投充法算是清朝入关之后的一大弊政了,它不仅不利于经济恢复,还加深了民族矛盾。
清朝入关后的另外一大弊政是剃发易服。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满洲贵族就将剃发作为汉人归顺的标志。清军入关后,多尔衮下令在全国强制推行剃发,遭到了江南百姓的抵抗,由此引发了“江阴之变”和“嘉定三屠”。清朝统治者始终没有在剃发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剃发易服虽然谈不上什么毁灭汉文化,但是也表现了清朝并未尊重汉族的生活习俗。直到清朝晚期,人们依旧将剪辫作为反清运动的重要标志。
清朝毕竟是一个古典式的王朝,在民族问题上不可能完全摆脱传统思维的影响,也难以提出更加高明的民族政策。清朝初期出现的三大政策失误就体现了清朝的历史局限性。历史的车轮不断滚滚向前,人们已经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改变过去。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客观看待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从中吸收教训,以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