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覆灭,与它的爆发一样,快得令人难以置信,连坐镇北京的慈禧太后也没想到,这伙儿曾令清王朝寝食难安的“长毛”,竟顷刻间便土崩瓦解了。毕竟,总攻开始前,李秀成手里还有二十多万人马。
可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即便是处于鼎盛期的太平天国,也早已预示了它最终的命运。要知道,太平军之所以曾打的清军晕头转向,主要是因为他们一直处于运动状态,让前来围追堵截的官军摸不着头绪。
然而,在占领南京后,洪秀全等开始坐享安逸,虽然有北伐、西征等主动出击的军事行动,却皆因不够坚决和内部纷争而失败。看似有了大本营的太平天国,逐渐过渡到了停滞不前,甚至是坐以待毙的窘境。
太平天国的堕落,也是随着定都南京而开始的,而且这种堕落几乎是整个高层同时发生的。比如说,原本仇视清朝和帝制的太平天国,竟然也尝试推广太监制度,在失败后又大规模地使用“女侍”,完全就是一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等级森严的王朝。
随着太平天国高层领导的内斗,天京事变使得数万精锐无辜丧命,而且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也都死于非命,在洪秀全的猜忌下,翼王石达开率领数万精锐出走。如此一来,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很难再组织兵力对清军造成太大威胁。
如果说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那么到1863年时,太平天国便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这一年中,发生了三件大事:
石达开所率精锐在大渡河惨败,这是太平军所难承受的巨大损失;安徽捻军中的张乐行所部惨败,这使得太平军失去了一支强有力的盟友;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全力帮清军进攻苏州,并威胁杭州。这三件事加在一起,使得太平天国更加窘迫。如果说石达开的出走和惨败,是天京事变带来的影响,那么张乐行所部捻军的溃败和洋人态度的转变,则是让太平军所料不及的,可谓是雪上加霜。
在太平天国衰败的同时,清军一方则抓紧了攻势:
早在1862年时,曾国藩就着手筹划着给太平军布置了一张大网,他令李鸿章率领淮军到上海,让左宗棠领导部分湘军经江西进入浙江,李、左两路大军,日益压迫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在此期间,曾国藩亲自坐镇安庆,率领着嫡系沿长江向天京逼近。
另外,曾国藩等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同时,一直发展洋务运动,生产近代化武器。这样一来,湘军、淮军的武器装备,比起最初与太平军交战时,有了重要提升。
与装备日益精良的清军相比,太平天国因不愿接受《南京条约》等屈辱条款,开始失去了洋人的支持,其在武器装备上也变得十分被动。原来一度倾向太平天国的列强,转而帮助清军进攻太平军。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洪秀全晚年已经沉浸在了自己编织的天国中。尽管李秀成不断劝谏,洪秀全还是坚持固守南京,强调会有什么所谓的天兵天将前来相助。昏庸的洪秀全固步自封,在清军的围困下耗尽了生命,而幼天王洪天贵福和忠王李秀成接手的,可谓是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随着也就顷刻瓦解了。当然,这是后话,我们要解答的,是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也就是雨花台会战。
苦战四十余天的雨花台会战,以太平军的大溃败而告终。
在南京形势日益危急的情况下,洪秀全逼李秀成聚拢部队,回援天京。结果,李秀成与曾国荃之间的对战,就此拉开帷幕。
会战开始前,除了奉命回援的李秀成(率苏南地区的太平军精锐),还有从浙西赶来的侍王李世贤部,加上各地匆忙调集的太平军,李秀成一方大约有二十余万人(一说三十万),而曾国荃部仅有三万余众,双方在军力上相差悬殊。
但令人意外的是,李秀成的二三十万人,竟未能击溃曾国荃部,反而退回了天京(南京)。这使得湘军得以完成了对南京城的最后合围。至此,太平天国已经彻底无望了。
那么,这次决战中,太平军为何会惨败呢?
李秀成给出的解释是,湘军兵力众多且工事坚固,太平军一方粮食不足又没有冬衣。其实,这是一种推脱之词。前文提及,李秀成的兵力大概是曾国荃的十倍,称对方“人多势众”,绝对是自我开脱了。
另外,在雨花台会战时,太平军的粮道尚存,天气也没有特别寒冷。可以说,在整个会战中,太平军的处境还没有惨到像后来南京被围那么惨。
刘秀成的惨败,其实就在于太平军气势低落、战斗力下滑。
接连的征战和高层的内斗,使得太平天国军民中弥散着无望的气息。特别是随着洪秀全等人的腐败堕落,士兵们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到底为何而战。可以说,尽管李秀成手握重兵,但大家都已不愿意再去拼命,又怎么能和装备精良、骁勇善战的湘军对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