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战事频仍,士兵所到之处硝烟四起。作为世界强国,英法两国之间的斗争由来已久,两国皇室都有着自己的野心,可谓寸土必争。
直到15世纪初期,英国仅用6000士兵大败5万法军,以霸权著称的法国被迫向英国低了头。
在这场令法国人深感耻辱的战争中,英国长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便从它入手,解密英国胜利的原因。
英法之争
从1337年到1453年,在这漫长的116年间,英法两国的战火从未停歇。1413年,亨利五世登基继位,英格兰帝国继续对法国发动入侵战争。
此时的法国国王身患疾病,国家内部多重矛盾混杂,贵族之间冲突不断。亨利五世看准了时机,妄图利用法国内部的混乱来为自己谋利,要求法国归还整个安茹帝国。
安茹帝国曾是英国的领地,但在约翰一世统治期间,由于国王无能,安茹帝国被法国收复。
此后,安茹帝国变成了英国皇室心中的尖刺,重新执掌安茹帝国的政权成为历任国王的夙愿。
法国人何等骄傲,如何能接受英国的无理要求,英法两国局势变得十分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1415年8月,在做了细致谋划后,亨利五世在南安普顿集结士兵,从诺曼底到哈弗勒尔再到加莱,一路向法国进攻。面对英军势如破竹的攻势,法国皇室不仅没有慌张,反而在暗自窃喜。
至于法国皇室如此淡定的原因,是因为亨利五世仅带了6000士兵攻打法国,而法国早已布下了陷阱,并派出了超5万人的军队,势必会让亨利五世全军覆没。
亨利五世率领的千人军队与数万法军在阿让库尔相遇,双方即刻展开殊死搏斗。
在法国派出的5万人军队中,多半是重装骑兵,他们身穿铠甲,装备精良,骑兵优势展露无遗。
反观英国派出的6000士兵,重装骑兵仅有千人,剩下的都是手执长弓的弓箭手。由于弓箭射程范围有限,杀伤力不强,再加上骑兵防御装备精良,弓箭手在战场上通常难以发挥优势。
六千士兵创奇迹
对比略显寒酸的英国士兵,法国军队不仅在数量上呈压倒性态势,在人员配比和装备上也占尽优势。在与英国士兵对峙时,法国将士欢欣雀跃,已经开始想象胜利后的欢庆了。
但这一次,幸运没有眷顾人多势众的法国,现实给法国皇室上了一课。骄傲自满的法国军队没把敌方放在眼里,以至于在战术上露出了致命的破绽。
在阿金库尔战役中,法国军队依仗人数众多,直接在地势狭窄的地区展开正面进攻,周围连防御工事都没有。
而英国军队占据了地理优势,先派出重装骑兵在前方阻击,弓箭手则拉满弓,在后方蓄势待发。
待法国军队进入弓箭手的射程范围内,亨利五世一声令下,漫天弓箭纷至沓来,法国骑兵瞬间血染黄沙。骑兵还没发挥出作用,法国军队就已经死伤惨重。
最后,亨利五世仅用6000人便大败法军5万士兵,不仅击杀超6000名骑兵,还俘获了众多敌军。在此战役中,亨利五世率领的士兵仅损失400多人。
经此一役,法国人曾经高昂的斗志被无情摧毁,不得已低下了自己的头颅。而亨利五世的名声彻底打响,英国百姓赞叹他英勇无畏的精神,四处歌颂他的风光伟绩。
在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也不少,但像阿金库尔这般戏剧性的战役却不多见。后人们不理解拥有常规配置的英军如何能战胜强大的法军,从而创造难得一见的真正神话。
战役发生后,各国学者都在研究亨利五世胜利的原因,有人将之归结为法国目中无人,毫无战术就上了战场,有人将之归结为英军占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位置,抵住了法军的进攻。有关战争胜利的猜测始终不断。
长弓之谜
时间来到1982年,在阿金库尔战役过去了567年后,学者们从沉没的英军军舰中发现了长弓,这些长弓的面世,揭露了英国弓箭手战无不胜的秘密。
英国科学家对长弓进行了实验研究,惊讶地发现英国长弓不同于欧洲其他国家常用的弓箭。
英国长弓的弓身采用的是欧洲水松木,这种水松木韧性好,弹性强,制作成弓箭之后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特性。
当弓箭手拉满弓,弓身因拉伸而产生弯曲变形,弹性不好的木材难以恢复原状,从而影响弓箭射程。
但欧洲水松木则不然,它不仅能恢复原状,还能因自身轻微震动而让弓箭射得更远,动能更大。
欧洲水松木的使用,加大了英国弓箭手的杀伤力,在同时期各国的弓箭配置中,英国长弓具备突出优势。
此外,英国军队为了提升出箭速度和命中率,还改良了弓箭手射箭的手势。一般来说,弓箭手射箭时常用右手两指夹住箭尾,左手自然撑住箭杆,利用弓弦的能量射箭。
但在射箭的过程中,手指与弓箭之间难免会存在较大摩擦,弓箭和弓架之间也会有所接触,从而导致射程变短,拉弓费力。英国军队便改用V形手势,极大减小弓箭与弓架间的摩擦。
有了欧洲水松木的优良性能,再加上正确的射箭手势,英国弓箭手射出的箭威力巨大,箭速甚至可以达到200米每秒。要知道子弹的速度也才300米每秒。
在缺乏高精尖作战武器的战场上,5000名弓箭手每分钟就能够射出2万多支箭,这些箭个个快如子弹,瞬间就能穿透法军的盔甲。再配以优良的战术,大败数万法军倒也在情理之中。
在杀伐果断的战场上,也处处充满着古人的智慧,英格兰帝国大胜近10倍敌军的神话就潜藏在小小的弓箭中。这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看似不起眼的改变,却能成为杀敌制胜的关键。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