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视作品里面,对于古时候的女子的刻画,或多或少都带有现代人的审美的影子。无论服装或者道具如何的还原,在选择演员的时候,可供选择的范围也都局限在当红女星之中。而这些女星的容颜,无疑是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这也就造成了一些人在看过了某些清代宫廷剧的观众们,生出“皇帝后宫美女如云”的理解。
可是真正看过当时清代的真实照片的人,却往往表示照片中的女性容颜令人难以接受。堂堂天子的伴侣,除去穿着打扮极尽繁琐奢华,似乎单论长相,并不如何让人惊艳,难道这就是当时天下最美的一批女子了吗?其实通过一组老照片,我们可以看出清朝的妃嫔们并不像传说中说的那么丑,甚至容貌并不输现代的明星们。
清代选妃的限制
造成这种认知反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人口基数上来看,因为清代选妃拥有诸多限制,所以在符合条件的一小部分女性中,出现美女的概率变小,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这所谓的限制,就是清朝祖训中关于婚姻的“满汉不通婚”。尽管几乎每位皇帝都会娶若干外族女性为妃,但大多只能称为侧室妃嫔,并且她们所生的子嗣也很难成为继承大统的皇子,这也变相使得很多女性放弃了入宫的打算。
在皇帝成年并完全掌权之前,他的婚姻和伴侣大多无法自己决定。而长辈为他选择的伴侣,则大多是贵族或者姻亲范围内的女子。对于统治阶层来说,这样的择偶方式,不但可以保证种族血统的纯净性,也可以安抚其他合作伙伴,做到“亲上加亲”,从而达到稳固阶级统治,保持资源分配权的目的。
在这种严苛的条件下,一个女人的出身是否高贵,远比她自身的容貌是否倾国倾城要重要得多。在那个对于女性生育价值更为重视的时代,作为传宗接代的角色,女性在其他方面的优点往往被人所忽视。
她们往往被要求学好如何当一个贤妻良母,而不是如何当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这是时代的悲哀,也不能不说是那些高贵的女性的悲哀。当然,作为一个只能被动接受的男性——皇帝本人,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
面对镜头的古人们
看过那时的照片后,大部分人可能会有一种感觉:跟现代人相比,她们显得不够生动,好像是一群木偶被摆在镜头前,被人强迫着参与了这次拍照一样。这个感觉可能跟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习惯有关,因为当时仍处于封建社会,所以社会风气仍然是保守的,对于一位贵族的女子来说,行,走,坐,言都是有很多要求的。
这就导致了当时的照片中,大部分女性并没有过多的表情,甚至连微笑这种现代常见的表情也几乎看不见——她们在镜头外也大概如此,也许这也是皇家规矩的一部分。
镜头里面的女性,有的在站姿上看起来不自然,这是因为当时的女子大部分缠足引起的。脚步的变形不但使女子无法参与劳动,甚至日常生活也无法离开侍女,这也表现出当时的女性的一种无奈的迎合。
还有一点显著的不同,来自于审美的变化。审美这个东西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对于当时社会普遍认为美的服饰和妆容,现代人存有异议是可以理解的。对比于现代的简约自由,那时的女性穿衣讲究华贵繁复;现代的妆容更倾向于自然的淡妆,而那时的女性造型更加夸张。比起现在的“化妆要像没化妆”,那时的女性也许更倾向于“看不出来化妆那就白化了”吧。
摄影技术的落后
技术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摄影技术发明的初衷,是记录事物当时的客观形态,这也导致早期的相片过于“真实”。因为真实,所以当然不止能记录一个人的优势,她的缺点也一样会被一起真实的呈现。而这也成为现代人无法理解的原因之一。毕竟在摄像技术高速发展的如今,如此“真实”的画面,通常让人难以接受。
也正是拜这种写实风格所赐,相片里的清代女性为后世呈现出一种完整的视觉观感——美的更加真实。比如历史上有名的珍妃,照片上的她皮肤白皙,面目清秀,一张鹅蛋脸纯洁可爱。这幅面容即使放到现在,也算得上一位美女了。
更可贵的是她拥有和那个年代格格不入的性情,她敢于表现自我,对于世间万物都保有一份赤子之心。也正是因为她的与众不同,让慈禧太后对她十分不满,更是在八国联军入侵时逼迫她跳井而亡。
还有一位美人是溥仪的正宫皇后——婉容。照片上的她雍容华贵,优雅恬静,隔着镜头都可以感受到她的气度不凡。
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伴侣,抛开命运强加给她的光环外,这位亭亭玉立的女子,对于传统观念里的完美妻子,做出了完美的演绎。可见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审美如何更迭,出尘的美人放到什么年代,都不会过时。
结语
正如南方饮食文化里面对于过度烹饪的厌恶一样,有一些人对于过度修饰的照片也带有不同看法。因为过度烹饪的菜肴虽然更易入口,可是却失去了食材的本味,更因为调味料的趋同,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照片也是如此,修饰得越跟从潮流,人也可能变得越不像自己了,又谈何留下珍贵得回忆呢?
说到美丽,或许抛开易老的容颜,气质的恬静和优雅才是永恒的。一位胸有阅历,尝过人生悲喜的女人,那种从内而外散发出的从容和温婉,一定可以超越种种技术手段的限制和世俗的束缚,在多年以后,依然可以被人记忆犹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