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32万人洪水中丧生,雍正无人可用心急如焚,张廷玉 死牢有现成的

32万人洪水中丧生,雍正无人可用心急如焚,张廷玉 死牢有现成的

文|史说百家

编辑|史说百家

雍正七年,清军与北方边境的准噶尔部族展开了一场大战,结果信心满满的清军竟然被打得落花流水,正当雍正想要重整旗鼓,派出重兵一举重创准噶尔的时候,南方爆发了洪灾。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雍正措手不及,只有尽快治水解决内部灾乱,才有精力对付边疆虎视眈眈的准噶尔,但是文武百官之中竟然一个能胜任此任务的人都没有。

这时张廷玉向雍正推荐了一个人,还称只有他才能尽快处理洪灾与暴乱,雍正一听立刻就让此人觐见,结果张廷玉却说人虽然是现成的,但是还在死牢里,雍正大手一挥:快将人请过来!一代名臣就此诞生。

张廷玉举荐的究竟是何人?为何会被打入死牢呢?雍正又为何如此信任他?

贵族子弟科举入仕

对于古代的寒门学子来说,十年一寒窗就是他们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清朝的满族属于贵族阶层,而贵族子弟想要入仕则不需要经历艰难的科举考试。

但是众多的贵族子弟中也有博学多才之人,并没有依靠家中的权势,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了科举考试并且高中进士,阿克敦就是贵族子弟中能通过科举入仕,并且一路高升的佼佼者。

章佳阿克敦是满族正蓝旗人,年少时期的阿克敦与同龄的贵族子弟一样骑马、射箭、到处打猎游乐,父亲给他取名为阿克敦,意思是“结实”,就是希望他能成为一名身体强壮的勇士。

清朝的统治者是满人,他们在马背上打天下,因此相比于读圣贤书,贵族子弟的骑射教习更加严苛,阿克顿也是从小就被教授骑马射箭,但是阿克敦更喜欢安静的读书。

慢慢的阿克敦就与身边的朋友们格格不入,他心中所想皆是经世治国之道,想要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然而朋友们却觉得明明花点钱就能办到的事情何必非要自己考。

清朝时期虽然科举依旧盛行,但是“捐官”制度的出现,导致科举慢慢变成了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通道,捐官简单来说就是花钱买官,一般只有王朝溃败时才会出现。

清朝自从入关便设计了这种选官制度,以往的科举制度是由汉人设计并实行了千百年,显然更适合重视读圣贤书的汉族人,满族自古注重骑射,因此满人在科举考试中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作为少数民族的皇帝,自然是希望八旗子弟有更多的入仕机会,以此来保证满人对官僚对于朝堂的绝对控制权,因此捐官制度应运而生,而这项看似腐败的制度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虽然朝堂上的满人数量在上涨,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捐官入仕,这就导致了很多的满族大臣学识根本就不够,皇帝时常会觉得身边根本就无人可用。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坚持自己科考入仕的阿克敦简直就是一股清流,康熙四十八年,阿克敦以二甲第三名的成绩考中了进士,与同批的汉人相比,皇帝自然觉得满人更加亲切。

与同朝其他捐官入仕,没有真才实学的满族官员相比,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靠自己的学识通过了科举考试的阿克敦自然就成了香饽饽,进士后被授予了编修,到了雍正年间已经升任了国子监祭酒。

九子夺嫡雍正上位

提起雍正皇帝,就不得不感慨他的上位着实不易,康熙的儿子非常多,并且各有各的长处,哪一个也不是草包,胤禛排行第四,上面有皇长子与太子,但是九子夺嫡的最终胜者却是他。

皇长子因为身份的原因无缘太子之位,但是夺嫡的野心太过明显,老二虽然在襁褓中就已经被封为了太子,但却因为自身无能被立了废,废了又立,两人皆不为康熙所喜。

剩下的皇子也慢慢摸清了康熙的心思,两个哥哥都不受父皇的喜欢,这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有了夺嫡的希望,亲王之间明争暗斗,康熙想装作看不见都不行。

康熙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六十多年的时间里迟迟未定继位人选,胤禛看透了康熙对于兄弟相残的厌恶,于是就韬光养晦,前期并不参与亲王之间的争夺。

在众人争抢的最激烈的时候,胤禛只是与各位兄弟和睦相处,给康熙留下一个重感情大于重权利的印象,私下则拉拢了年羹尧与隆科多两位重臣,逐渐丰满了自己的羽翼。

成功上位之后,雍正终于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他成为皇帝之后的第一要紧事就是铲除异己,之前的“兄友弟恭”荡然无存,各位亲王也是杀的杀发配的发配。

九子夺嫡的惊心动魄也让雍正养成了多疑的性格,威胁已经被消除之后,他仍然担心自己在皇位上坐不久,于是就夜以继日的处理政事,如果不是为了皇嗣,他甚至想跟政务厮守终生。

因为经历过夺嫡的残酷,所以他就对任何威胁皇位的因素非常敏感,能与他争夺皇位的兄弟们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几个功高震主的大臣又冒出了头。

即使是两朝重臣,只要对爱新觉罗家的统治产生了威胁,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将钉子拔出,这些人被解决之后,朝中可用之人骤然减少,这时既有才能又是满人的阿克敦理所当然的受到了重用。

金钱蒙蔽心智被判死刑

阿克敦一夜之间就成为了朝堂上的香饽饽,雍正对他的欣赏与重视毫不掩饰,波云诡谲的朝堂上多得是深谙趋炎附势之人,因此阿克敦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追捧。

虽然阿克敦入仕的时候还是康熙年间,但是雍正继位之后他的仕途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步步高升,雍正四年阿克敦就已经成为了两广总督,官居从一品。

虽然从文官职位转为武官,也离开了京城到广州上任,但是从两广总督的职位就能看出雍正对他的信任。

两广总督的全称是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不仅是广西、广东两省所有政务的总管,更是九大封疆大臣之一,是真正意义上的封疆大吏。

成为一品大员之后,阿克敦手上的权利自然就大了起来,或许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又或许是当地的官吏实在太过分,总之,阿克敦一口气弹劾了广东的大批官员。

当地的官吏腐败成风,仗着山高皇帝远就为所欲为,阿克敦的行为自然是将这种乱象狠狠整治了一番,此时的雍正正是信任阿克敦的时候,他所弹劾的官员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惩罚。

阿克敦当上了两广总督,甚至还兼任了两广将军,正可谓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本来就容易惹人嫉妒,他这一弹劾,怀恨在心的人就更多了。

但是阿克敦毕竟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又是皇帝重用的红人,这些官员就算是不服也只能忍着,一段时间之后,雍正将阿克敦调到了广西地区,广东官员便开始了疯狂回击。

有人弹劾阿克敦明明知道新会县发生了严重的强盗案,但是他不进行调查,甚至还将强盗案当成了盗窃案结案,还有人上书称阿克敦贪污了海关的税银,甚至指示家人向泰国(时称暹罗)来的船只索要“规礼”。

就连孔子的后人孔毓珣都上书弹劾阿克敦贪污公款,雍正大发雷霆,没想到自己信任重用的大臣竟然是这样一个贪官,立即就下令将阿克敦处以斩监候,关进了死牢当中。

其实单单是贪污或者处理案件不当并不至于处死,坏就坏在了他指示家人向暹罗船队要规礼,自古以来海关的官员多有借职务之便系那个船队索要财物的陋习。

这种事情屡禁不止,不论是监察还是整治都是耗时耗力还不见成效,官员们总有办法掩饰过去,时间一长中央也就听之任之了,但是阿克敦竟然还敢向外国船队索要礼物。

他的行为一下子就从收受好处上升大了大清朝的颜面问题,要是这种事情传向了世界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阿克敦这就算是触怒龙颜所以被判了斩监候,等待审查秋后问斩。

被举荐将功赎罪

阿克敦入狱之后,雍正还时常叹息,没多久之后雍正就无暇顾及阿克敦的事情了,北方准噶尔战乱,雍正本想教训这个蛮夷小国,没想到领军的将领不争气,竟然战败了。

还没等重新整装再战准噶尔,南方就传来了急报,连日的暴雨造成了洪灾,已经有32万百姓受灾,雍正只能将全部的精力放在选人治水上,但是一连几日的早朝都没能解决此事。

雍正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就算是他再勤于政务也不可能长出三头六臂处理这么多的事情,此时张廷玉看出了雍正的焦虑,朝中大臣都不敢接下这项任务,毕竟治水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事情。

张廷玉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进宫面见雍正,他声称自己有一现成的人选,能够帮助雍正解决南方水患,雍正大喜过望连忙问此人是谁,张廷玉也不掩饰,直言此人还关在死牢当中。

雍正一听就知道张廷玉举荐的人,就是不久前因贪污而入狱的阿克敦,立刻疾言厉色呵斥了张廷玉,张廷玉来之前就已经料到雍正会发脾气,因此早有应对之法。

雍正在张廷玉的解释中平静了下来,张廷玉称除了阿克敦,朝中也无人能够前去治水,雍正同意了张廷玉的提议,让他赶紧将阿克敦从死牢中请出来,让他将功赎罪。

阿克敦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小命不保,没想到雍正竟然给了他这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他立刻收拾行装出发当南方去治水,一路上都在不停查看受灾地区的地图,思考着最佳的治水方案。

但是到了受灾地区他才知道什么叫做纸上谈兵,实际受灾地区的情况比上报的严重太多了,路上已经设计好的方案必须全部推翻重建,他只能先到河道附近进行考察。

地方官员在就已经想尽了办法,仍然拿肆虐的洪水没有办法,这次的洪灾已经导致无数人颠沛流离,良田和房屋都被冲毁,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灾民,路边甚至还有饿死的百姓。

阿克敦被这样的场景震得说不出话,回到驿站的他只能埋头画图,用最短的时间设计好了治水方案,他要在原本的清江浦旁边重新修凿一条支河作为辅道。

大禹治水曾言疏为上策塞为下策,阿克敦是想让这条支流与原来的主道搭配使用,有了支流的辅助,灾情就能大大减退,此法还能将治水的开支缩减到最少。

这样一个快捷、便宜的方案交到了雍正的手里之后大受赞赏,雍正立即就回信表明同意了此法,阿克敦得到认可之后立马开干,顺利解决了南方的水患问题。

经历了生死的阿克敦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即使被雍正夸赞治水有功也没有任何的骄傲与自满,雍正也已经兑现诺言不再追究他贪污之罪。

南方的水患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北方边境的战乱还没有平息,准噶尔仍然在蠢蠢欲动,阿克敦就自请带兵出征平定准噶尔,雍正从治水之中看到了他的能力,再加上阿克敦也当过两广将军,雍正就准他带兵前往北境。

经过了4个月的长途跋涉,阿克敦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伊犁,阿克敦并没有领重兵与准噶尔正面开战,而是选择了和谈,史料记载“阿克敦与议三日”,最终与准噶尔达成一致各自休战。

阿克敦返回京城不久之后雍正就驾崩,继位的乾隆皇帝也知道阿克敦的才能,但是没有让他继续担任武官,而是让他干回了文官的老本行,任命他为翰林院学士。

任职翰林院学士之后阿克敦一直兢兢业业,乾隆欣赏他的勤勉,就让他重新担任了刑部尚书,能在被判斩监候逃过一死,甚至将功赎罪重返朝堂,这样的机遇可不多见。

当年他因贪污、破坏大清形象等罪名被判了斩监候之后,雍正时常惋惜,毕竟向阿克敦这样的人才朝堂上并不多,但是他竟然与那些腐败的官员同流合污。

雍正当时最生气的应该是两点,一个是他差点让大清在全世界丢人,另一点就是他手边瞬间少了一个能够重用的臣子,而张廷玉也是看到了雍正并不是真的想将阿克敦置于死地,所以才敢举荐他。

若是雍正真想斩杀阿克敦,就不会是斩监候而会是斩立决,更不会在张廷玉举荐阿克敦治水的时候,轻易就将他放出了死牢,所幸出狱后的阿克敦没有辜负雍正与张廷玉的期望。

重入朝堂的阿克敦也是“仕途坎坷”,后来又被判了两次死刑,但都是有惊无险,在多个职位上辗转之后还是担任刑部尚书,一直到他致仕。

结尾

古代的科举相较于如今的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能从全国各地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进士及第,就足以证明阿克敦有着其他捐官入仕的贵族子弟所不具备的志气与能力。

登高者必有坚韧心性,否则面前的坦途大道就会变成万丈深渊。转任武官之后阿克敦被金钱与权力迷失了心智,最终被判死刑,犯错就要受到惩罚,牢狱之灾也是他罪有应得。

被张廷玉举荐之后,阿克敦也将功补过,后半生的仕途也历尽艰辛与考验,最终成为一代名臣,幡然醒悟的阿克敦也一直教导儿子当官就要时刻为百姓办事,决不能贪赃枉法。

在阿克敦的教导之下,他的儿子也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武将,父子二人一文一武,对朝廷始终忠心耿耿,两人都做出了不错的成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张廷玉,子弟,捐官,满人,阿克敦,雍正,清朝,皇帝,康熙,贵族,消息资讯,张廷玉,阿克敦,雍正,准噶尔,康熙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张廷玉,子弟,捐官,满人,阿克敦,雍正,清朝,皇帝,康熙,贵族,消息资讯,张廷玉,阿克敦,雍正,准噶尔,康熙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张廷玉,子弟,捐官,满人,阿克敦,雍正,清朝,皇帝,康熙,贵族,消息资讯,张廷玉,阿克敦,雍正,准噶尔,康熙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