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虽然是距离现在最近的封建王朝,但清宫留下谜案并不比前朝少,相当多的谜案到现在还没有定论。
然而也就是因为清朝距离现在时间近,所有不少的文人笔记、野史传闻和外国记载,为破解这些谜案提供侧面论证。
今天就来说两件特别雷同的清宫谜案:
乾隆帝踢死自己儿子的事,以及道光帝踢死自己的儿子的怪事,他们爷孙俩是真不可惜皇子。
那乾隆和道光为何要踢死儿子,他们俩踢死自己儿子的事靠谱吗?传闻又是如何而来呢?
1、乾隆帝发飙踢死自己的皇子
关于乾隆帝踢死自己儿子的事,并不见与清代的正史与野史之中,而是仅存在于英国人的笔记中。
在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的时候,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使团成员大多都留下了对清朝的文字记录。
除了正使马戛尔尼留下日志和报告书外,副使斯当东也留下了在清朝的觐见记录,其他成员如随行医生、画师等人,也对清朝的医学、化学、服侍等不同方面,着重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研究。
此外使团中还有一位随行主计员巴罗,他在回国后著有《巴罗中国行纪》一书,记录了自己在清朝的所见所闻。
在马戛尔尼使团一行抵达京师后,就按照清朝官员的安排进行了分别,一部分由正使马戛尔尼、副使斯当东率领,带着礼物前往热河觐见乾隆。
一部分则留在京师圆明园中,组建大型天文仪器等机器设施,等乾隆回京时候进献。
其中巴罗就留在了圆明园里,而且跟负责接待的清朝官员与太监混的不错,所以得以在太监的引导下进行游赏。
而在此期间自然也会听太监谈论宫廷秘闻,其中就包括乾隆帝早年踢死儿子的事。
事件的起因是乾隆某次南巡的时候,在苏州被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迷住,对她非常的宠幸和留恋。
所以乾隆决定把她带回宫中。
但这事被乾隆的皇后听说了,皇后肯定不会同意乾隆带美女回宫,于是双方就爆发了一场争执。
“皇后从一名太监那里,得知他(乾隆)有了新欢,害怕收到冷遇,精神崩溃,以至得到消息后几天,就用一根绳子自尽了。”
冷静下来的乾隆自然非常悲痛,于是立即返回京师给皇后发丧,结果皇后的儿子摊上了倒霉事。
他不知道应该以何种服饰面见乾隆。
“他的一个儿子,一个可爱的青年,怕引起他父亲的不快,不知道怎么去见父亲。”
如果穿上丧服去面见乾隆的话,他觉得会表示出对乾隆的不敬,因为他老娘就是被乾隆害死的,怕这样做会让乾隆觉得自己不满。
从而引来不必要的祸事。
但要是船上礼袍去迎接乾隆的话,又怕会显示出对亡母的不敬,所以就非常的纠结。
于是就去找教他的师傅商议,他师傅建议他把两件衣服都穿上,但是没有嘱咐它哪件穿里面,哪件套外面。
于是皇子就把礼服穿在了丧服外,结果乾隆此时正在怀念亡妻,看到皇子穿着礼服而没服丧非常气愤。
于是皇子就倒霉了。
“看到跪在脚下的儿子没有穿丧服,十分震惊和愤怒,认为他不尽孝道,当即狠狠地给他一脚。”
这一脚踢得是又准又狠,直接把皇子给踢死了。
“踢中一处要害,(皇子)呻吟几天后,这一脚证明是致命的。”
这就是巴罗记载的乾隆踢死皇子的故事。
2、乾隆真的踢死皇子了吗?
首先乾隆踢死皇子的事,清代官方史料和民间野史,都没有进行相关的记载或演义;
其次这件事不是使团成员的巴罗亲身经历;
最后讲述此事的太监,也未必是该事件的经历者,有极大可能也是口耳相传听来的。
那这就能证明乾隆踢死皇子的事不存在吗?
显然也是不能武断排除的,因为这个故事发生的大背景是真实存在的,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哪个皇子被踢死了。
该事件的大背景是乾隆南巡期间,与皇后发生冲突导致最后皇后自缢,并引发皇后的儿子被踢死。
所以这事件里的皇后,明显就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她的死确实跟与乾隆发生冲突有关。
如果说那拉氏大家感觉陌生的话,那就说个大家熟悉点的人物,这位那拉氏就是《还珠格格》里的反派皇后。
根据正史的记载,她跟乾隆的冲突,发生在乾隆第四次南巡的乾隆三十年(1765年),据说俩人争执的皇后都要剪发出家了。
“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清史稿·后妃列传》)
皇后的剪发事件当时很轰动,无论是官员奏疏还是宫廷档案都有提及,但唯独没有提及皇后剪发的原因。
一般提到此事都是按照乾隆的口风为准,他说是那拉氏南巡途中突然发疯了,随后就让福康安提前护送她回京。
结果次年皇后就病死了,她死后乾隆依旧对她耿耿于怀,甚至没有按皇后的礼节下葬。
“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程回京,在宫调摄。经今一载余,病势日剧,遂尔奄逝。”(《清高宗实录》)
所以清宫资料中遮遮掩掩的皇后剪发发疯,很可能是因为跟乾隆在宠幸美女的问题上,俩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
所以乾隆以发疯为由让她提前回京了,结果皇后用剪发表示抗议和不满,导致俩人彻底不可言和。
巴罗记载的这个背景是有正史佐证的,但是皇后并不是死在南巡途中,而是死在回京后的第二年。
而且查乾隆十七个皇子中,去世时间最接近皇后那拉氏的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知名度极高的五阿哥永琪。
俩人都病死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但永琪是三月病死的,皇后却是七月病死的,永琪死在了皇后前面,不符合巴罗故事中的描述。
所以永琪不可能是被他踢死的那位皇子。
而且永琪也不是皇后的儿子,永琪的老妈是愉贵妃珂里叶特氏,而且皇后有自己的亲生儿子。
她活到成年的儿子是皇十二子永璂。
而这位永璂一直活到乾隆四十二年(1776年)才病死。
显然作为皇后的亲儿子也不可能被踢死。
所以乾隆踢死皇子的故事应系宫廷传闻,太监们把捕风捉影的故事讲给巴罗,巴罗又记载到了自己的著作中。
当然也不排除这个故事可能是真的,因为害死五阿哥永琪的病症是附骨疮,而且生长在大腿外侧,跟故事中乾隆踢到皇子下身的记载类似。
也许是把五阿哥病死的故事,附会到了跟皇后病死的故事中,所以才有了乾隆踢死皇子的传闻。
这个故事大致可以判断为是传闻而已。
3、道光帝也把儿子踢死了?
乾隆帝的孙子是道光帝,道光帝在传闻中也跟他爷爷一样,干出了踢死儿子的糟心事。
当然这件事宫廷档案也是没有任何记载的,而且民间也没有类似的野史和传闻,最早出于近代一位老太监的回忆录中。
这位老太监叫信修明,著有一本《老太监回忆录》,该书记录了上自道光下自宣统的,清末宫廷中的一些秘闻。
其中就包括道光帝踢死儿子的事——《道光误伤皇子》。
原文并不长,现做全文摘录:
“据传道光初年,老师某太史教读过严,告诉大阿哥(原注:长皇子)奕纬要好好读书,将来好当皇上。大阿哥说:‘我做了皇上,先杀了你!’老师便将这话转奏了道光皇帝。道光大怒,把大阿哥叫来,他刚跪下请安,道光帝就踢了他一脚。正好伤了下部,没过几天就死了。道光甚是后悔,追封他为隐郡王。”
首先老太监信修明并不是事件亲历者;其次这也是他在宫中听说的,所以开篇就加了“据传”二字;最后没有其他资料可以作证。
当然这同样不能说明事件不存在,但是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诸多不合理处,其中最大的bug就是追封问题。
回忆录中说奕纬死后道光很后悔,所以才追封他为隐郡王,但这很容易就被推翻了。
因为奕纬虽然是道光的皇长子,但因为其母妃辉发那拉氏出身低微,所以奕纬从出生到死都没有得到道光的宠爱。
尤其明显的是体现在爵位上,别说封他郡王和亲王这样的高级待遇了,奕纬到死都是个贝勒而已。
而且死后还才被道光追封为多罗贝勒。
“著追封多罗贝勒,所有应行典礼,著照皇子例办理。”(《清宣宗实录》)
所谓“隐郡王”压根不是他爹道光帝给的,而是他四弟咸丰帝继位后才追封的,而且“隐郡王”得“隐”,是奕纬谥号“隐志”的简称。
除此之外正史中对奕纬的记录表明,他压根就不是被道光帝踢中下体后,没过几天就导致了猝死,而是患病相当长时间才导致病亡的。
在道光十年(1830年)十月十三日的时候,大阿哥奕纬就已经有了患病的记录,道光帝还派大臣前去查问病情。
道光十一年(1831年)四月的时候,奕纬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还进一步恶化到病入膏肓的地步。
虽然道光对这个大儿子看不顺眼,但还是亲自跑过去查看奕纬的病情:
“上临视皇长子奕纬疾。”(《清宣宗实录》)
此后还多次去查看奕纬的病情,看有没有好转的可能了,但最终奕纬没有抢救过来。
所以奕纬的从生病到去世的有半年多时间,不可能是被道光帝一脚踢中下身后,没几天就不幸挂掉了。
“大阿哥奕纬,自上年秋间遘疾,至今春甫经就痊。兹复患病旬余,竟尔不起,深为悼恻。”(《清宣宗实录》)
所以这则故事应该也属于是宫廷的猎奇传闻,老太监在故事前加上“据传”二字,可以说非常的严谨了。
虽然乾隆帝和道光帝爷孙俩,踢死自己皇子的传闻故事非常相像,而且都来源于宫廷太监的讲述。
但应该都是八卦传闻而已。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