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历史长河中,帝王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市井百姓,见到帝王都需要顶礼膜拜,这也是帝王最看重的一种礼节。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历史学家对各朝各代的礼节研究时,做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清朝,历史学家对它们的礼节最为津津乐道。
因为在清朝乾隆年间时,有这样一则故事充分体现了帝王对于礼节的重视,也诠释了什么是伴君如伴虎。乾隆曾对自己的叔叔说:“你以后见朕不用跪拜”,可他叔叔死前对妻子说:“我不该当真”。这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乾隆为何让他不用跪拜呢?
乾隆,清朝历史上的第6位统治者,雍正的第四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关于他的典故以及影视剧不胜枚举。而关于他的历史也相当详细。乾隆的即位是临危受命,因为雍正去世的突然,留下一堆烂摊子给乾隆后就撒手人寰。
乾隆即位后,日夜不眠的操持国政,可还是有种分身乏术的感觉,虽然有张廷玉、富察氏等一些重臣帮衬,但还是缺少说心里话的臣子。因为在清朝的前几任皇帝在位时都有宗亲帮忙打理朝政。康熙幼年时有四大总理王大臣,而雍正也有廉亲王,宝亲王等辅助办公。可到了乾隆即位,所能用之臣寥寥无几。
其实这并不是乾隆不敢用人,而是他所能用之人几乎没有,因为在雍正时期,经历了九子夺嫡,有才学的宗亲收押的收押,惨死的惨死。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帝王的交替也注定朝中的大臣会被换一波血。这也铸成了无人可用的大错。
不过事无绝对,雍正临死前还是留下了一个兄弟,帮助乾隆打理朝中之事,那就是康熙的第十七子,爱新觉罗·允礼,之后的果郡王,《甄嬛传》中与甄嬛暧昧的那个王爷。
当时的九子夺嫡闹得满城风雨,几乎康熙所有的儿子都牵涉其中,唯独允礼涉身漩涡之外,因为当时的允礼年纪太小,母亲又是汉女,他自知帝王宝座与自己毫无关系,与其搏命一争,倒不如退而求其次,当一个逍遥王爷。这也正是允礼的聪明所在,不加入党争,不论谁赢,自己都能独善其身。
允礼的打算在九子夺嫡后得到了成果,当时的九子夺嫡甚是惨烈,康熙所有的儿子几乎全部惨死,允礼则蛰伏了起来。而雍正即位后,念他实心报国,并无二心,特封他为亲王,也让他拥有了实权,掌管户部三库。
要知道,户部三库并不是谁都能掌管的,这可是一个肥差,几乎等同于掌管着整个清朝的钱袋子,这足以看出来雍正对他很是信任。但这并不是允礼的高光时刻。
他的高光时刻是在公元1735年,当时雍正预感自己大限将至,于是特派人将允礼宣至御前,亲口封他为总理事务大臣,辅助乾隆打理国政。
当时的允礼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乾隆即位后更加不留余力的付出,他受雍正的熏陶,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有时候忙起来连饭都没有时间吃一口,就这样,允礼也累坏了身体,患上了“脚疾”。
当然,允礼这样的无私奉献让乾隆深受感动,常让太医前去为允礼诊病,也让允礼不必每日都到朝中述职,可间隔几日进宫一次即可。而乾隆为了宣扬自己爱臣如子的形象,在允礼入宫后还不必行君臣之礼。
据野史记载,允礼秉性老实,为人忠诚,对于所忠之人的话都尽数相信,所以对于乾隆的话,允礼更为相信了。
于是,每到允礼朝堂论事之时,其他的王公大臣都行大礼拜见乾隆,而允礼则坐于朝堂,他心中虽有别扭之情,但转念一想,让自己坐下是当今的皇帝,又是自己的侄子,也就心安理得了。
允礼虽然这样想,可乾隆并不这样想,他看着允礼安然坐在椅子之上,好像与他平起平坐,接受众臣的朝拜,心中悔恨之意已生。可奈何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乾隆不可能把之前所说的话收回去,这也渐渐成为了乾隆心中的一根刺。而让乾隆拔掉这根刺的是发生在乾隆元年2月份的一件事,乾隆借此事罢免了允礼的职务。
当时西北战事已打了数年,国库银子所剩无几,清军又连连败退,乾隆盛怒之下召见张廷玉、允礼等几名大臣入宫议事。
允礼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就往宫里赶,可他行动太不方便,等他到的时候,乾隆他们已经商议的差不多了,乾隆见允礼姗姗来迟,心中的火更胜,而允礼还是依照以前的习惯,并没有向乾隆行君臣之礼。这让乾隆彻底爆发了。
乾隆怒火中烧,指着允礼大骂没有为臣之心,毫无人臣之礼。随即摘掉了允礼的官职,并且还免除了亲王待遇。至此,允礼终于见识到了什么是“伴君如伴虎”,感受到了什么是宫廷险恶,他心灰意冷,郁郁寡欢,以致于旧疾恶化,在家中悔恨一年后撒手西去。在他临终前,他对自己的福晋哭诉,“一切皆因礼数而起,我不该因疾废礼”。
允礼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有些礼节是自古传承来的,比如说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妻等等,都存在着独特的礼节,这些礼节是老祖宗积累下来的经验,也是维持关系的关键所在。礼不可废,但也不必墨守成规,当有特殊情况的时候,可酌情变之。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