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到张幼仪这个女人,很多人想到的应该都是她跟徐志摩那段无疾而终的婚姻。在父母包办婚姻和丈夫自由恋爱的夹层里,张幼仪是那个受伤害最大的人。
她被自己的丈夫嫌弃没有水平,打扮穿着土气。明明是三个人的故事,张幼仪却成了那个配角,她从自己的丈夫那里可谓是受尽委屈。
但是还好,张幼仪有一个十分宠爱自己的哥哥,他处处的维护张幼仪,在妹妹小时候跟别人一样裹脚的时候,张幼仪呼痛,他就阻止了自己的妹妹裹脚,还说到将来嫁不出去我养你。而纵观张幼仪的一生,她的哥哥确实是那个让她后半生重生的人。
拒绝妹妹裹脚
1900年的时候,张幼仪出生在江苏宝山,当时的家庭还是比较传统封建的。女性从小就要接受一种传统就是裹小脚,裹脚还是之前古代的时候延续下来了一种糟粕文化。
当时的人过度的相信三寸金莲,因为觉得脚小的女性就好看。男方家庭在挑选女性的时候喜欢脚小的,就这样女性一直受着裹脚的束缚,但是其实裹脚对女性的身体伤害特别大。
为了尽可能地将脚裹小,很多家庭就是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裹脚,这种是背离人生理的生长规律的,女性的脚会疼痛万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脚会变得特别的畸形,走路也走不稳当。这所有的一切,竟然是为了迎合当时社会上病态的主流审美。
三岁的张幼仪也被要求将脚给裹起来,但是这个过程是很疼的,张幼仪一直在院子里惨叫,她的哥哥张君劢听到后立马就赶了过去,看见家里的佣人正在给妹妹裹脚,张幼仪可怜兮兮的看着哥哥。
当时的清朝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了,尤其是南方知识分子的家庭更是接受的都是西方的教育,张君劢非常不认同裹脚的行为。
家里的佣人又搬出了那一套说辞,如果家里的小姐不裹脚,将来是嫁不出去的。但是还是被张君劢给严词拒绝了。
他宁可将来养自己妹妹一辈子,也不让自己的妹妹受这种封建糟粕的荼毒和伤害。一家人都拗不过张君劢,这件事情就只得作罢。
维护张幼仪的婚姻
长哥如父,在张幼仪的这段婚姻里,张幼仪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徐志摩因为文采斐然,并且在文化圈子里有一定的地位,他就开始追求他所谓的爱情,前有林徽因,后有陆小曼,反正文人墨客的身边就是莺莺燕燕不断。
他十分地嫌弃自己这个包办婚姻娶来的发妻,在跟张幼仪生完一个孩子之后,就开始独自在外面闯荡。
而徐志摩的那些风流韵事也不是什么秘密。林徽因是一个十分有底线的人,知道徐志摩的家里面有张幼仪还有孩子,所以她在犹豫和徘徊中还是跟徐志摩分手了。
徐志摩在美国期间,也是张君劢一直写信希望他能够回归家庭,将张幼仪也接到美国和他们团聚。但是徐志摩终究还是觉得张幼仪阻挡了他追求爱情的权利,1922年的时候,徐志摩向张幼仪提出了离婚。
这在当时的民国还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但是徐志摩执意如此,张幼仪在这段感情里也丝毫感觉不到关心和爱意,于是她就此和徐志摩离婚。
开始新的人生
作为张幼仪的亲哥哥,平常张君劢对张幼仪也是照拂万分。在离婚之后,张幼仪来到德国投奔自己的哥哥。
张幼仪曾把自己的人生分为2个阶段,一个是去“去德国前”和“去德国后”,可见,张君劢对她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
1934年,张君劢创立了国家社会党,他第一时间邀请张幼仪去管理党内财务,张君劢还是十分相信自己的这个妹妹的,而且对她可谓是鼎力相助。
在张君劢和徐志摩的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两种鲜明的对比。当徐志摩厌弃张幼仪时,她身上的一切都是不好的,她的穿着打扮土气,她没有水平和文化,她上不了台面。
但是在最了解自己的哥哥的眼里,张幼仪是聪明伶俐能够独挑大梁的,他没有徐志摩所说的那么不堪。所以说,如果你在一个人眼里非常的差劲时,也不要忙着自我怀疑,有可能只是他并不喜欢你罢了。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离开了徐志摩之后,没有家庭束缚的张幼仪反而可以自由自在地开始新的人生了,她有了自己的事业,甚至后来徐志摩跟陆小曼结婚后,无力承担陆小曼每天巨额的花销,还是张幼仪给了他很大一笔资助。
而当张幼仪蜕变之后,徐志摩反而又对她刮目相看了。一个女性,如果永远待在家里面相夫教子,等待丈夫的归来是无法赢得真正的尊重的,反而是要独立做自己,才能展现出真正的人格魅力。
张君劢既是张幼仪的哥哥,又是她的伯乐,他将张幼仪从那个家庭的泥沼之中脱离出来,发现了她真正的价值,他将张幼仪从封建裹脚的束缚里脱离出来,让她自由自在的成长。张君劢真的是一个合格的兄长。
小结:
在如今的时代,许多的家庭可能都只有一个孩子,可能是独生子女。但是我们还会有自己的表兄弟,还会有自己的好朋友。
我们要时刻明白的是,一个真正尊重理解你的人,他会发掘你身上一切闪光的品质。一个独立的女性,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赢得尊重。
有很多人想着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是捷径永远是最远的那条路。后来老年的张幼仪在回首自已一生的时候也觉得,后半生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