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印象里,清朝的建立,是因为当年明军围兵古勒城,攻打王杲。城内骚乱,明军趁机血洗全城。不巧的是,努尔哈赤的父、祖也在城中,结果全部战死。
努尔哈赤悲痛欲绝,发“七大恨”反明,打下了明朝的江山。
▲努尔哈赤
但实际上,这两件事儿并不是一起发生的,努尔哈赤的父、祖战死在1583年,而努尔哈赤“七大恨”彻底反明在1618年,中间相隔了35年。
努尔哈赤起兵为何等了这么久?
1583,努尔哈赤的父、祖被杀,努尔哈赤尽管异常悲愤,但他没有直接反明。
因为如果起兵,那么努尔哈赤将面临的局势:四周是女真其他各部,会很快被明廷同化;北面有虎视眈眈的蒙古,可能趁机作乱;山海关还有大量的明军精锐。
▲清朝十二帝
所以,努尔哈赤忍了。
明廷看到努尔哈赤表现得还算不错,就将塔克世所遗的土地人马都给了他,还赏了敕书,给了职位(袭都督指挥)。
“昔我父被大明误杀,与我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送还尸首,坐收左都督敕书,续封龙虎将军大敕一道,每年给银八百两,蟒缎十五匹。”(《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明代山海关
敕书可是好东西,主要为了“来朝互市”。
努尔哈赤可以拿着敕书给明廷纳贡,但是明廷要还礼,还礼要数倍于纳贡。这相当于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从1583年到1618年这三十五年间,努尔哈赤一共派人来朝互市了七次,得到各种物资无数,极大的武装了努尔哈赤的力量。要不是明廷拦着,估计三十道敕书努尔哈赤都得用了。
▲沈阳故宫平面图
努尔哈赤在父、祖被杀的当年,确实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但起兵可不是为了反对大明,而是为了收拾女真其他各部:
1584年,攻占栋鄂部;
1586年,攻占苏克苏护河部;
1588年,联姻哈达部和叶赫部;
1589年,明廷给努尔哈赤还升了官,封他为都督佥事,努尔哈赤同年就会盟了叶赫部、辉发部和哈达部。
升官又会盟的努尔哈赤实力大涨,他也发现了这条生财之道:吞并其他各部,再向明朝要官,再吞并,然后要更高的官。这样吞并得理直气壮、气壮山河。
1591年,攻占鸭绿江部;
1592年,努尔哈赤向明廷要官,求来了冠带、敕书;
1593年,努尔哈赤的势力已经不仅仅限于女真了,还狠狠摩擦了前来挑衅的海西女真四部、科尔沁蒙古九部;
1595年,明廷以努尔哈赤“保塞有功”的名义,封了他龙虎将军衔。
官职高了,努尔哈赤的威望也就更高了,再加上刚收拾完海西女真,在1597年,顺理成章地与海西四部结了婚盟。
1598年,来了意外之喜,征安褚拉库路得到人畜万余。对于农耕文明来说看似没啥,但对于偏游猎的努尔哈赤大军来说,可是一大笔财富;
1599年,努尔哈赤灭了哈达部;
时间来到了新的世纪,但四处打架的日子依旧:
1601年,努尔哈赤建了黄、白、红、蓝四旗,这是八旗的雏形;
1603年,喀尔喀蒙古五部拜了努尔哈赤的山头,尊其为汗;
1607年,灭了辉发部;
▲阿巴亥(影视剧形象)
等到1608年时,努尔哈赤的野心明朝已经搞不定了,此时的努尔哈赤依然没有明确反明。但却与明边将立碑划界,自称为国。
1612年,联姻科尔沁蒙古;
1613年,灭乌拉部;
▲后来的八旗铠甲
到了1615年,努尔哈赤在四旗的基础上,建立了后来鼎鼎大名的八旗制度;
1616年,努尔哈赤撕下“伪装”,在赫图阿拉八角殿称汗,建立了金(即后金)。
▲崇政殿
但此时还是没有与明朝真正对垒,而是又平稳地将后金运行了两年后,才在1618年,以“七大恨”誓师伐明。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努尔哈赤等了整整三十五年。总结来看,在这三十五年里,努尔哈赤先是向明朝“卖惨”,得到好处,扩充实力。
然后用明廷给的虚衔四处征战,用拳头统一了女真各部,彻底没有后顾之忧。还团结了蒙古多部的战线,得到他们的支持。
不光攘外,还要安内,成立八旗,建立后金,平稳运行两年,收拢权力后,努尔哈赤才真正地起兵反明。
以上。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努尔哈赤年表》(故宫博物院出品)。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