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看了很多的清宫戏,但对大清的历史却并不一定真实的了解。
其实大清一开始并不叫大清,叫“后金”,是1616年女真部努尔哈赤建立的。
当时明朝的国号叫“大明”。明是什么呢?明是日月,属火,而且明朝的皇帝皇子名字都带火。后金是什么呢?是金子属金,而火克金,金被日月一照,就化了后金,所以后金肯定干过大明。
于是在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大清属水,而水能克火,于是在1644年清灭明。
当时的多尔衮带着八旗劲旅入驻中原,顺治帝一统江山,作为大清的第三任皇帝,但是这位皇帝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8年,最后又不知所终。
除去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下面还有六帝,分别是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加起来一共十二帝。
从1636年算起,到1912年民国成立,一共历时268年。这部剧的历史背景就是在清朝入关后,经过康熙近50年的治理,国家的政局相对稳定,周边国家经过连年的征战,基本上没有了再威胁到中原王朝的实力。这时候的农民起义,汉族的抵抗又基本被平定,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但是除此之外,毕竟是到了康熙执政的后期,国家由于连年的用兵,对内的紧缩。政治上的积弊渐渐显现。
国家需要一个强化的改革,需要刷新吏制,而此时的康熙又日渐苍老。
而且陷于储君之争,导致国家的根基出现动摇,同时自己的几个儿子又各显神通,为了争夺储君一位,在中间出现各种明争暗斗,派系党争。
此时的大清,从国家层面上来看,由于朝廷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导致国库的一个空虚,百姓的贫困;从社会层面上来看,满汉的矛盾依然尖锐,此时的官民矛盾日益被激化;从政治上来看,“九子夺嫡”导致整个国家的政局动荡,党派纷争。
也就是表面上看上去很强大的巨人,但实际上躯体渐渐腐烂,虽然强大,但也到了不得不治理的程度。
而此时老年的康熙虽有心整治却无力回天,几个儿子又忙着夺嫡,无心国家的社稷。
大臣们忙着站队,满人忙着躺在祖辈的功劳簿上混吃等死。
在这样的康熙盛世下,老百姓实际上食不果腹,垂死挣扎。
整个国家此时急需一场大的变革,一场大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