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霄钰
前言
如果说满清第一武将是谁可能会有争议,但说到满清第一汉臣那一定是张廷玉。
作为进入满清太庙的唯一汉人,拥有如此殊荣的他,很多人却说他临死时不得善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满清太庙唯一汉人
太庙是古代皇帝的宗庙,原本是供奉着皇帝先祖和本朝的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功臣的神位也可以在皇帝批准下进入太庙之中,这种行为被叫做配享太庙。
配享太庙一直都是历朝历代文臣武将所追求的殊荣,因为当后世皇帝祭祀先祖时,配享太庙的人也可以随之享受一部分皇室香火。
而张廷玉死后能进入满清太庙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因为配享满清太庙的条件实在是太难了。
清朝近300年的国祚中,出名的文武大臣不在少数,可能够配享太庙的也只有26个人。其中23个是满人,还有两个是蒙古人,只有张廷玉是唯一一个汉人。
而从文武区分上来看,其中23人是战功卓越的知名将领,剩下的三位中,第一位是雍正的得力助手,被广大网友称为“雍正朝常务副皇帝”的怡亲王胤祥,而另一位是洋务运动主导者恭亲王奕䜣。
这两位可都是王公贵族,而最后一位就是三朝元老的文官:张廷玉。
作为唯一一位汉人和文官,张廷玉在满清太庙中的形象就显得格外引人关注,那么张廷玉到底凭什么能够享受到这份殊荣呢?
三朝元老
张廷玉出生于1672年,他的父亲是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并且担任过雍正的汉学老师,可以说张廷玉是一个妥妥的官二代。
由于父亲是雍正的老师,张廷玉得以成为雍正年幼时期的陪读,这为张廷玉和雍正后期良好的君臣关系打下了深厚基础。
虽然张廷玉是汉人,但他却精通满语,甚至曾经以满文学科的第一名通过了翰林院考试,以至于张廷玉备受康熙的重用。
康熙曾钦点仅仅三十多岁的张廷玉入职南书房,并担任自己的日讲起居注官,负责服侍并记载康熙的日常言行。
虽然伴君如伴虎,但亲近皇帝也意味着能够最大程度上获得皇帝的注意,张廷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修撰8年时间就升到了刑部左侍郎,这样的升官速度在汉臣中已经是相当于坐火箭了。
由于张廷玉在刑部的优异表现,最终被康熙任命为吏部侍郎,他对康熙朝官吏腐败的现象进行了严厉打击,这也让康熙非常满意,也更加符合雍正的脾气。
而康熙驾崩以后,继位的雍正对于张廷玉的重用更是提升了一个级别。
首先关于编撰康熙朝实录的工作被雍正委派给了张廷玉,根据后世史学家的考证,康熙作为清朝有名的君主,他的实录太过简单。
并且对比同时代的其他史料会发现,实录存在大量修改的痕迹,就比如康熙和怡亲王胤祥的矛盾就被删除了。作为一个臣子即便是总编,张廷玉也没有这个胆子敢于修改实录,所以只可能是雍正授意的,目的就是掩盖自己或自己人的一些黑料或者黑历史。
能替领导隐瞒黑料,让张廷玉备受雍正喜爱,于是在接下来6年时间里,张廷玉先是担任左都御史(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检检察长),然后又担任了翰林院掌院学士和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掌握了清朝的钱袋子和人事管理权。
可以说当时张廷玉基本在清朝所有的核心部门,都当担任过主管领导,他的门生故吏遍布朝堂。
可雍正对张廷玉十分放心,因为张廷玉从不结党营私,他从没有以私人名义给任何一位官员写过信,相当于现今社会中一个人微信从不给同事私聊,有话说也是公事。
正是因为这样,张廷玉成为雍正的贴身秘书,尤其是后来怡亲王胤祥去世以后,张廷玉在雍正朝基本上是取代了胤祥的所有工作。
而雍正朝所制定众多对后期有极大影响的制度,都基本出自于张廷玉之手,可以说张廷玉基本上就是雍正朝的首席执行官。
而张廷玉多年的谨小慎微、勤勉工作的张廷玉也换来了回报,雍正驾崩后曾留下一道遗旨,不仅任命张廷玉为乾隆的辅政大臣,更是允许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
汉人配享太庙,这在清朝是毫无先例的,而从此配享太庙成为了张廷玉晚年的执念,但也正因如此他的晚年无法善终。
从不结党的张廷玉却在晚年陷入了党政之中,而一切也离不开乾隆的小心眼儿。
鄂张党政
导致张廷玉陷入党政的罪魁祸首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留下了遗照的雍正。
雍正死后曾留下两位辅政大臣,分别是满臣鄂尔泰和汉臣张廷玉,不仅赋予了两人配享太庙的待遇以及辅政的大权,最重要的是遗诏中有一句话。
张廷玉、鄂尔泰,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
那基本上就是除非两人谋逆,否则这两个人在政治上就是不可能倒台的。
而更要命的是雍正为避免自己的皇子再出现“九龙夺嫡”的场景,他将皇子一直限制在宫内,并且严禁皇子们和大臣结交。
这让乾隆继位以后连很多臣子都不认知,他为了能够让自己坐稳皇位,只能全力依赖张廷玉和鄂尔泰两位大臣。
但这也导致,即便张廷玉和鄂尔泰两人没有结党的意愿,其他的官员也会主动向两人进行靠拢。
乾隆和鄂张两人的关系,在乾隆登基的前几年里可以说是非常好的,甚至给两个人封了伯爵的爵位,张廷玉至此成为了满洲入关以后,清朝第一个封伯爵的汉族文臣。
而在张廷玉看来,只要自己晚年不犯错,就能如愿配享太庙流芳百世,这对一个自小深受儒学文化教导的张廷玉来说,那诱惑力比什么都大。
但随着乾隆的皇位稳固,乾隆对鄂张两人就是越看越不顺眼。因为他们的势力太强了,从中央到地方,王公贵族到六部九卿再到地方巡抚,可以说两个人如果联合起来,能直接把乾隆给架空。
很多功高震主的臣子是怎么死的,皇帝知道他们没有造反的心思,但有这个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罪责。而面对张廷玉和鄂尔泰两人这样的势力,可以说只要是个正常的皇帝,没有一个是不忌惮的。
于是乾隆就利用一些事情开始分化鄂尔泰和张廷玉的关系,致使两个人的矛盾逐渐变大,在朝堂上形成了对立局势,乾隆也借此坐收渔翁之利。
而在此期间,乾隆先是通过弘晳逆案,解决掉了皇室内部的敌对势力,然后乾隆利用各种机会,对中央和地方的大量官员进行了大换血。
就比如在乾隆四年的时候,乾隆就利用为太庙修灯笼的事情大做文章,当时整个事情花费大概有三百两左右,对于宫廷花销来说是九牛一毛,但乾隆却指责工部勾结内务府,在皇家工程中滥支滥报。
最后工部从上到下全被处罚,乾隆也趁机将工部尚书换成了自己的心腹。
以至于到乾隆五年的时候,全国当时七个总督被他换掉了六个,各省十七个巡抚被换掉了十五个,中央六部尚书更是全部换了个遍。
当乾隆做完这些以后,立刻就在同年对张廷玉和鄂尔泰进行了一场政治打击。
乾隆五年四月的一场御前会议上,乾隆毫无征兆的对张廷玉和鄂尔泰进行了批判。
史书记载:从来臣工之弊,莫大于逢迎揣度。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乃皇考简用之大臣,为朕所倚任,自当思所以保全之,伊等谅亦不敢存党援庇护之念。而无知之辈,妄行揣摩,如满洲则思依附鄂尔泰,汉人则思依附张廷玉……若如众人揣摩之见,则是二臣为大有权势之人,可以操用舍之柄,其视朕为何如主乎?
乾隆不仅把鄂张两人定性为了勾结朋党,甚至还强行提升到了民族对立的高度。乾隆这话说完以后,本来和鄂尔泰关系极为密切的汉臣开始远离他,而满族人也不敢走太近,怕有勾结朋党的嫌疑,反观张廷玉也是一样的道理。
并且乾隆本人一直奉行满洲至上的原则,对汉族大臣进行多次打压,而作为汉臣领袖,张廷玉自然就是打压的重点对象,而乾隆的一系列做法也使得张廷玉临死都是抱憾终身的。
不得善终
乾隆其实自始至终对张廷玉配享太庙就有意见,想着以后祭拜先祖还要顺道拜张廷玉这个汉人,乾隆就浑身不舒服,但碍于雍正遗旨无法发作。
在乾隆六年的时候,刘统勋突然上书弹劾张廷玉势力太大,刘统勋是刘墉的父亲,但他更为敏感的身份是乾隆的老师和张廷玉的门生。
这次的弹劾让张廷玉直接开始退出官场,而如果张廷玉能早点去世,他或许也不会遭遇后面的事情,问题是他太能活了,甚至熬死了自己的大儿子。
75岁的张廷玉为儿子去世伤心欲绝,于是上书乾隆要告老还乡,结果乾隆的原话是:“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
意思就是没见过配享太庙的人能够活着告老还乡的,你要工作到死才行,三年以后张廷玉再次请辞,这次乾隆想了想同意了。
临走前张廷玉亲自面见了乾隆,询问自己配享太庙的事情还算不算数,乾隆当时也是发挥特长,写了三首诗给张廷玉,字里行间都表露着没问题。
可第二天张廷玉本来该亲自去找乾隆谢恩的,结果张廷玉因为太老了当天身体不适没起来,就让自己二儿子去了,这让乾隆极为恼火。
而当时在场的官员有人去给张廷玉通风报信,吓坏了的张廷玉急忙进宫谢罪,这下乾隆更生气了,认为张廷玉在自己身边安插的眼线,于是革除了张廷玉的伯爵爵位。
而碰巧这时乾隆皇长子病逝了,张廷玉返乡的事情就先搁置了,等丧期过后,张廷玉上书问能不能返乡,乾隆当时就疯了。
虽然张廷玉的一些行为符合礼制,但乾隆认为张廷玉是皇长子的老师,现在丧期刚过就着急回家,于是乾隆就废除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
并且在之后乾隆还下旨抄了张廷玉的家,但由于张廷玉确实是清官,家里是啥都没有。
晚年遭遇人生大变的张廷玉活到了84岁寿终正寝,临死时他都是满腔遗憾的,因为干了一辈子活,自己追求的目标也没有实现。
结果就在张廷玉死后没几天,乾隆又表示,让张廷玉配享太庙是自己父亲雍正的遗命,自己怎么赶违背呢?于是又恢复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
但张廷玉这时已经是不知道这回事了,也可以说是没有善终,怀抱着无限的遗憾死去。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