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的历史人物中,阎锡山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不光因为他是鼎鼎大名的“山西王”,同时在民国三十八年的历史中,他几乎参与了全部的重要事件。在此期间,阎锡山始终占据高位,这一点连蒋介石、李宗仁等人都不得不服。有时候甚至觉得,看阎锡山的个人经历仿佛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民国的变迁史。
(图)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
1883年10月8日,阎锡山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亲阎书堂是一个从事借贷放贷生意的商人。
他14岁就进入了父亲的“吉庆昌”钱庄做起了伙计,开始积累经商的经验。
如果不是后来阎书堂投机生意失败,父子二人被迫逃债,也许阎锡山将来就会接过父亲的产业,做一个安安稳稳的“土财主”。
当然了,事情没有如果,为了躲避债主,阎书堂带着儿子来到太原,也正是在这里改变了阎锡山的一生。
在太原,阎锡山先是想办法考上了山西武备学堂,后来又被公费保送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那里他还加入了同盟会,见到了孙中山,参与制定推翻清政府的计划。(要是清政府主管留学事宜的官员,知道自己派遣的留学生干了这种事,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吧?)
1909年阎锡山毕业回国,没多久就当上了山西新军第四十三协第八十六标教练官与标统(相当于上校团长)。
两年后,辛亥革命爆发,为了响应全国的革命形势,山西新军在同盟会的策划下宣布起义,起义军攻入城内,杀死了山西巡抚陆钟琦。事后,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督军。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阎锡山的行为似乎有点不光彩。
(图)阎锡山。来源《生活》(美国图画杂志)
据他表侄张瑞生回忆:1911年10月29日,山西起义军加入反满复汉的辛亥革命,杀了山西巡抚陆钟琦及其子陆光熙。阎锡山在这一仗中带着亲信躲在树丛中观望——“如果起义成功,他跟进的部队可以参与邀功;如果失败,造反的责任可推到别人身上。”
瞧瞧这小算盘打的,这哪里有半分革命党人的豪迈,或是新式军人的热血?分明就是一个穿了军装的投机奸商嘛!
不过,这才是他人生投机生涯的开始,在此以后,他都会仔细地打好算盘,尽量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辛亥革命成功以后,阎锡山转而投靠了袁世凯,为了得到袁世凯的信任,他不仅公开反对孙中山,后来还宣布脱离国民党。甚至袁世凯称帝时,阎锡山主动“劝进”,因此被封为“一等侯”。
当然,阎锡山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好处,他在山西的地位得到了袁世凯的承认,被其任命为山西都督。
从此阎锡山在山西站稳了脚跟,成为那里的“土皇帝”,一直到解放前。
(图)袁世凯,图源网络
袁世凯死后,阎锡山又抱紧段祺瑞的大腿,还称段为老师,在重大事情的抉择上惟段祺瑞马首是瞻。
尤其是在护法运动中,阎锡山坚定的站在段祺瑞这边,排除自己的嫡系部队晋军第一混成旅旅长商震去湖南作战,结果惨遭全军覆没。
这一次的惨败令阎锡山痛定思痛,以后绝对不能轻易站队,奉行“三不二要主义”。
即“不入党、不问外省事、不为个人权利用兵,要服从中央命令、要保卫地方治安”。
之后虽然阎锡山还替段祺瑞打过几次硬仗,但更多的是利用段的影响力,借助战争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1926年国民党正式誓师北伐,考虑到阎锡山在北方的势力举足轻重,国民党和张作霖双方都对其极力拉拢。
一开始阎锡山居于两者之间,摆出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态度。直到北伐军接连击败吴佩孚、孙传芳,兵锋直指奉系军阀的时候。
阎锡山才匆匆跳出来,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悬挂青天白日旗。
只不过,他的这个“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是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事后追认的……
(图)段祺瑞,图源网络
看到吴佩孚和孙传芳被北伐军轻易击败,阎锡山以为张作霖也会像他们一样不堪一击,于是主动出兵讨奉。
可惜这时北伐军一时未能北上,张作霖便用尽全力猛攻晋军,阎锡山大败,不仅损兵折将,还丢了不少地盘。
想必这时阎锡山的内心肯定在哭泣:“这笔买卖亏大发了!”
虽然这一次战败,但是由于阎锡山牵制了大量奉军,对北伐军稳定南方的局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阎锡山对北伐的战略局势还是有不少功劳的。
1928年经历过第一次下野的蒋介石,重新组织兵力进行北伐,阎锡山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再次与张作霖作战。
由于这次国民革命军准备充分,张作霖战败,并于6月退回东北,之后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1928年12月29日,奉军的继任者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
这一次北伐的胜利让阎锡山声望大振,从此与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齐名,成为雄踞华北的军阀。
然而这只是故事的开始,很快挑战就来了。
(图)张作霖,图源网络
1929年10月28日,国民政府任命阎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但是必须到南京来就职。
这就好比他阎锡山原本是“山西公司”的独立老板,现在“国民政府集团”的CEO蒋介石命令阎老板过来当副CEO,代价是放弃“山西公司”的全部股权。
这让生意人出身的阎锡山哪忍得了?怎么能为了一个空头衔放弃自己经营多年的“小王国”呢?
没过多久,蒋介石和阎锡山的关系就迅速恶化。
1930年3月,阎锡山联合之前被蒋介石打压的李宗仁、冯玉祥等人出兵讨蒋,双方陈兵百万的中原大战,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可是,这一战的主角却是“少帅”张学良。
在大战期间,张学良一直骑墙观望,两不相帮。双方为了争取到张学良的支持,使尽浑身解数,开出了巨额的筹码。
最后,有江浙财阀在背后支持的蒋介石技高一筹,9月18日张学良通电拥蒋,率兵入关夹击反蒋联军,阎锡山等人大败,随后宣布下野。
说起来,这“土财主”还是敌不过“大资本家”。
(图)张学良,图源网络
下野后的阎锡山蛰伏在大连,可是暗中仍牢牢掌控山西的军政大局,随时准备东山再起。
很快他的机会就来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人侵占东北。为防止日军坐大,蒋介石被迫联合曾经的反对他的李宗仁、阎锡山等人。
重新出山的阎锡山从此埋头积蓄自己的实力,不再与蒋介石公开争斗,对于蒋的重大决策,也在表面上予以支持。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阎锡山担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下野期间,阎锡山总结出一套“中的哲学”,在抗战中,阎锡山将这一套“哲学”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共dang、国民政府和日军的夹缝中左右逢源。
对此阎锡山曾说他这是“在三颗鸡蛋上跳舞,哪个鸡蛋也不能踩破”。
不过随着日本人的战败投降,之前的平衡被打破,阎锡山再也坐不住了,飞快地跑出来接收日本人占领的地区。
阎锡山的炮兵司令周玳在解放后回忆:“我们跟随阎锡山较久的人,都摸透了他的脾气。他是‘钱鬼子’出身,算盘打得最精,总要把敌我双方的力量,放在戥子上称了又称,只有在自己的力量大大超过敌人的时候,他才会明白表示态度;不然,他照例是八面玲珑,决不贸然得罪人的……”
这时,在阎锡山眼里,蒋介石的力量自然是大大超过共dang的力量,于是他紧紧跟随蒋介石参与内战。
当然了,结果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国民党战败退到台湾,阎锡山也在那里度过了余生。
(图)蒋介石,图源网络
也许阎锡山的奸诈、狡猾、没有立场令很多人感到不齿,但是他对山西很多方面的贡献可谓居功至伟。
尤其是在教育方面,阎锡山更是痛下血本,兴建了一大批学校。
到1916年,山西每万人中有小学生290名,居各省之首。
从1924年起,山西适龄儿童入学率每年都在80%以上。
到了1937年,山西有55所中学、17所师范、6所大学。
陶行知1925年说:全国“真正实行义务教育的,算来只有山西一省”。
阎锡山认为,什么钱都可省,唯有教育不能省,因为教育是世间第一样积德的事情。
像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中的徐向前,曾因为家贫而辍学,后来听说阎锡山建立的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正在招生,而且是公费!
徐向前立即赶过去通过了考试,成为山西国民师范第一期速成班的学生,而且他在这里阅读了大量的政治理论刊物,逐渐成长为一名进步青年。
为此阎锡山曾吐槽:“我山西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文有薄一波,武有徐向前,如果这两个人都为我所用,我就可以统治全中国,可惜他们都跑到共dang那里去。”
(图)阎锡山全家合影,1947摄于太原。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在阎锡山执掌山西的三十八年里,山西的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治安、民生民计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其治理下,山西成为了享誉全国的“模范省”。
长期以来对于阎锡山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喜欢他的人对他推崇备至,不喜欢他的人对他鄙夷不屑。
长期以来,阎锡山因为精明、圆滑而得以在民国历史的舞台上身居高位,而晚期也正因为过于“精明”险些身败名裂。
有句话说得好,旧思维解决不了新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也应该及时刷新自己的思想。
不要被过去的经验和思想束缚,从而淘汰在时代的潮流中。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文:易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