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历史中,有一个话题近年来被讨论了很多次,甚至还有很多人为此感到可惜,这个话题就是乾隆皇帝没有接受马戛尔尼访华时提出的要求。
公元1793年,英国政府想通过与大清王朝谈判,开拓在中国的市场,于是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
马戛尔尼访问的经过就不详细展开了,大家都知道在这次访问的过程中,马戛尔尼因为没有按照中国的要求行礼叩头导致谈判过程很紧张,最终马戛尔尼没有得到他所期望的结果。
于是,后世的人们都为此感到可惜,因为在此之后不到五十年英国就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市场。
我们的中学课本上有过这样一段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是当时乾隆皇帝对马戛尔尼说的。意思是:大清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外国人的货物,也不需要与外国进行贸易。
由于此时的清朝在乾隆晚年的统治下国力由盛转衰,因此很多人都把当时的乾隆皇帝视为自大与愚昧无知的愚蠢之人。
然而,乾隆皇帝真的是因为愚蠢到马戛尔尼不行叩头之礼而拒绝与英国人通商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英国人提出的要求和马戛尔尼提出的要求。
第一,割让香港岛(对应的是马戛尔尼当年提出的要得到珠山地方的一处小海岛)。
第二,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广州设立的行商在对外贸易中欠下的英商的债务)、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第三,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对应的是马戛尔尼当时提出的除了广州以外,另外开放宁波、珠山、天津、及广东等口岸,双方进行贸易),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对应的是马戛尔尼提出的在北京设立商馆)。
第四,协定关税(对应的是马戛尔尼提出的货物不上税或者少上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第五,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国商人在中国自由贸易。
马戛尔尼的要求下面我们一条一条说。
割让小岛明显侵犯了大清国的国土主权,别说是缔造大清盛世的乾隆皇帝,任何一个正常的中国人都不会同意的。这一条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五口通商看起来正常,但是在此之前,中国与外国进行贸易,都是在广州进行的,广州有专门的洋行进行处理。其他国家都没有提出要求,英国人却提出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答应了英国人的要求,会影响到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因此这一条只能拒绝。
至于在北京设立商馆,北京是大清的首都,是天子脚下,马戛尔尼提出条件自然是看上了这个地方的繁华,可乾隆皇帝当然也知道北京的重要性,肯定是不会同意让英国人开商馆的。这一条也只能拒绝。
而货物不上税或者少上税,就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将受到损失,这又是一条无理要求。同样是只能拒绝。
除此之外,马戛尔尼还有一条自由传教的要求。这一条出现在后来的中英《天津条约》中。
英国是个基督教国家,允许自由传教就意味着基督徒将大量涌入中国。而我们可以看一下晚清时期基督徒在中国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就能知道基督徒来到中国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中西方除了宗教不同,在制度、思想和文化上也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鸿沟,帝制时代的中国是无法理解西方人的思考模式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乾隆皇帝拒绝马戛尔尼的要求是很正常的,我们非但不能给他扣上自大与愚昧无知的帽子,反而应该对此给予肯定。
【我是@历史星空的镜像,以帝王故事为经线,历史事件为纬线,讲述王朝兴衰的历史瞬间。欢迎大家来关注、阅读、评论、转发和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