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这家中国慈善机构,从北宋办到民国,如今还在发光放热

这家中国慈善机构,从北宋办到民国,如今还在发光放热

来源:世界风情画(ID:finkeeper)

作者:保镖哥

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调知杭州。子弟以范仲淹有隐退之意,商议购置田产以供其安享晚年,范仲淹严词拒绝。 十月,范仲淹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范氏义庄,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并资助婚丧嫁娶等用度。

为规范义庄管理,范仲淹亲自订立《义庄规矩十三条》所载,赡济内容包括口粮、衣料、嫁娶费用、丧葬费、科举费,此外还有义学、房屋借居、借贷等。总之,几乎涵盖了族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赡济的对象是居住于本乡的族人(子弟中有外出做官的,不算在内),不分贫富,一视同仁。

时间不长,其法渐驰。治平年间,其子纯仁兄弟又续修,增至二十八条。它以条文的形式,对范氏家族的全体人员规定了行为准则。最大的特点是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奖罚结合。

范氏义庄相当于一个慈善信托基金会,供养了范氏家族800年之久。范仲淹为义庄精心制订了十三条规矩,很有远见。

例如,范仲淹规定,凡是范姓族人,每户按人口统计,五岁以上者,每人每天可分得义庄的白米一升,按月领取;如果领的是糙米,则需加量,一斗糙米折合白米8升;如果家里有奴仆的,做满十五年或者年龄达到五十岁,也可以如数领取白米,但只限一个名额。

范氏义庄开创了一种成功的公益基金模式,对受益者和官府来说都是好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即便改朝换代,范氏义庄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仅在明朝遭受过挫折,也挺了过去。在清朝,范氏义庄不止一次得到过官府的支持和资助。

范仲淹的后人不断地购买田产、扩大义庄规模,到清朝宣统年间,范氏义庄拥有的田产有5300亩。1938年,唐言借“范义庄”创办新式学校“私立崇范中学”,开启了义庄土地的新学之风。1945年,范氏后裔范君博、范烟桥、范亚侃收回义庄办学权,创办“私立景范中学” 。1956年,政府接管办学,校名先后为五爱中学、第八初级中学、第二十二中学,1989年,范仲淹诞辰一千周年之际,学校改名为苏州市景范中学,表达景仰范仲淹之意。

范氏义庄的持续传承,正应了《苏东坡全集》中的这段话,“君子之泽,岂独五世而已?盖得其人,则可至于百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子弟,故事传记,口粮,民国,族人,规定,白米,田产,年间,一家,官府,范仲淹,义庄,田产,范氏义庄,范氏,范仲淹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子弟,故事传记,口粮,民国,族人,规定,白米,田产,年间,一家,官府,范仲淹,义庄,田产,范氏义庄,范氏,范仲淹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子弟,故事传记,口粮,民国,族人,规定,白米,田产,年间,一家,官府,范仲淹,义庄,田产,范氏义庄,范氏,范仲淹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