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大清皇后孟古青,被废后回家生龙子,皇帝想接回,娘家:接就出兵

清朝皇室世代和蒙古贵族联姻,努尔哈赤的16位妃子中有2位来自蒙古,皇太极的一后五妃均为蒙古人。

顺治帝的两位皇后,也都来自蒙古的科尔沁部落,但顺治帝却两度想要废后,险些破坏了满蒙联姻的大局。

顺治的首位皇后孟古青被废后贬为静妃,她自从被废后,就在满清官书中再无记载,倒是在朝鲜官方史书中,记载了她的下落。

满蒙联姻

在明清交替之际,满清皇室和蒙古贵族之间的联姻,始于清太祖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自从率领建州女真部落崛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后,就积极为自己的部落谋求联盟,他向蒙古的科尔沁部落示好,希望和科尔沁进行联盟以壮大力量。

科尔沁部落是元太祖铁木真弟哈萨尔的后代,是真正的元朝皇室后裔,在刚开始,科尔沁部落对努尔哈赤的态度十分冷淡。

此时的努尔哈赤旗下的力量十分薄弱,别说问鼎中原了,就连统一整个东北地区也还是个不小的挑战,努尔赤虽然有意与蒙古科尔沁部落交好,但科尔沁部落却丝毫没有显示出诚意来,反而敌意十足。

万历十一年,女真叶赫部纠集九部联军,与努尔哈赤的建州部女真在古埒山发生战役,叶赫部的援军中,就有科尔沁部落的人参战。

在古埒山战役中,努尔哈赤率部大胜,科尔沁部落意识到努尔哈赤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参见九部联军被击败的蒙古明安贝勒开始主动示好努尔哈赤,双方有了初步的互动。

努尔哈赤和科尔沁部落的关系改善之后,双方的交流和合作逐渐加深,但双方之间的满蒙联姻,要直到将近三十年后,才正式开始。

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随着建州女真和科尔沁部落的关系越发紧密,努尔哈赤主动向科尔沁部落的贝勒明安求婚,提请娶明安贝勒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

双方一拍即合,结成姻亲关系,当年4月贝勒明安送女前来完婚,这桩婚姻是努尔哈赤家族与蒙古贵族的首次通婚,从此也拉开了满族皇家宗室与蒙古贵族联姻的序幕。

为了拉拢蒙古贵族,努尔哈赤从此在满清皇室中坚持推行满蒙联姻的政策,他自己的16位后妃中有两位都来自科尔沁部落,努尔哈赤的四个儿子也分别迎娶蒙古女子,建州女真和科尔沁部落随着姻亲关系结成了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经过努尔哈赤的苦心经营,满族已经成为了东北的统治力量,蒙古的彪悍骑兵更是满族逐鹿天下时需要紧紧握在手中的重要筹码,因此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极为重视满蒙联姻,从清太宗皇太极这一代,满蒙联姻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

皇太极的一后五妃,均为蒙古贵族女子,这种联姻关系确立了满蒙一家的共同利益,之后满族八旗子弟和蒙古骑兵联手作战,打下了日后问鼎中原的基础。

皇太极的后宫之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庄妃,名为布木布泰的博尔济吉特氏,她日后被封为孝庄文太后,是顺治帝福临的生母。

在皇太极死后,她辅佐顺治、康熙两帝,是清朝开国时期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

有清一代,根据清朝皇家族谱的记载,满蒙联姻达586次,满族上层的皇亲贵胄中嫁到蒙古的女孩子就有四百三十人,而王孙贵胄中赢娶蒙古贵族之女的也有一百五十六人。

其中清朝皇帝娶的蒙古王公女儿娘家生下的后代,叫姻亲台吉;嫁给蒙古贵族的满族宗室的公主、格格们生的后代叫公主子孙台吉,有清一代,仅蒙古科尔沁部的公主子孙台吉和姻亲台吉,就有两千多人。

在清朝统治的几百年时间里,这些姻亲台吉和公主子孙台吉,还不断地和满族皇家宗室保持着相互嫁娶,形成了亲上加亲、亲上套亲的满蒙姻缘关系。

满族皇家宗室与蒙古贵族之间的联姻,繁衍了成千上万的混血后代,培养了一批忠于满清皇朝的蒙古贵族,对于稳定清朝的统治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有清一代的满蒙联姻,并不是没有波折,在皇太极之后即位的顺治帝福临,他成年后的两位皇后,和他的生母一样,都是来自科尔沁部落的博尔济吉特氏,但顺治帝却闹出了两度废后的闹剧,令满蒙之间的联姻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中顺治帝的首位皇后孟古青,被贬为静妃后干脆离开了紫禁城,返回蒙古老家居住,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谜团。

顺治两度废后

顺治八年(1651年),14岁的顺治到了可以成婚的年龄,为他挑选合适的对象,就成了满清皇室的头等大事。

满清皇室沿袭了皇太极满蒙联姻的做法,为顺治帝挑选了他生母庄妃的侄女,蒙古科尔沁部和硕卓里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博尔济吉特孟古青。

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十三日,顺治帝迎娶博尔济吉特·孟古青为皇后。

孟古青和顺治帝福临的结合是可谓是亲上加亲,毕竟孟古青的父亲吴克善是顺治皇帝的舅父,那么孟古青和顺治的关系,就是表亲,通俗说法就是表兄妹或者表姐弟的关系。

二人的结合又有着满蒙联姻的大背景,本来应当一桩符合多方利益的皇室婚姻,但不料这桩看似完美的联姻却在日后惹出了一番风波。

顺治帝是一位棱角分明的皇帝,他幼年丧父,登基后权位被多尔衮长期把持,直到多尔衮死后才得真正掌权,也许是因为这段经历,让顺治掌权后的一些做法,难免有些偏激和激烈。

顺治十年(1653年),顺治帝突然提出要废掉皇后,理由是皇后“无能”,难以母仪天下。大臣冯铨、陈名夏等人劝谏顺治帝,认为皇后并无明显的失德之处,废立皇后之事定不可意气用事,需要三思而后行。

心意已决的顺治帝岂会就此罢休,他又提出皇后奢侈,生性善妒,性格难合圣意等理由。

顺治帝一心坚持,孝庄太后也难以劝解,最终废后一事遂了顺治帝的意,将皇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宫。

顺治废后的理由,主要有这么几条:

一是皇后无能,这里的无能不是指能力不足,而是指皇后没有生育子女,完成最重要的传宗接代任务。

二是顺治和皇后志趣不合,顺治崇尚简朴,但皇后却比较奢侈,此外顺治认为皇后比较任性,嫉妒心强,两人一起生活矛盾不断。

因此顺治认为皇后不够贤淑,不能成为后宫之主。

还有一条则和多尔衮有关,顺治声称皇后是多尔衮在自己尚未成人时所定,没有尊重自己的选择。

细究这些理由,未免有些牵强,顺治提出废后时,两人成婚不过两年,而且在这期间顺治就已经长期疏远皇后,因此没有任何理由可以看出皇后没有生育能力,对她“无能”的指责未免过于苛刻。

至于两人性格志趣不合,倒是没人可以否认的,两人婚后的这段时间,确实根本合不来,孝庄太后之所以最终同意儿子废后,可能也和这个原因有关,但皇室婚姻本就是政治高于一切,很少有能因为个人喜好而任性妄为的。

因此,当顺治提出废后的时候,就有大臣劝谏,不必因为这个理由就轻易废后,完全可以保留现有皇后的名分,另立东西两宫。

顺治执意废后的另一个理由,是因为这个皇后是多尔衮所挑选,这个理由倒是被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是主要原因。

多尔衮在顺治七年(1650年)冬天去世,在他死后仅仅两个月,顺治帝就在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由此可见顺治对多尔衮的积怨之深。

顺治迎娶孟古青为皇后是在顺治八年,此时多尔衮已经去世,但选定博尔济吉特·孟古青是在多尔衮生前就已经定下的,多尔衮在去世前一直掌握朝中大权,因此,这位皇后人选的确定自然少不了由多尔衮拍板。

顺治登基后,对多尔衮极为仇恨,那么连带迁怒多尔衮所定下的皇后人选,看上去是个合理的推测。

顺治对多尔衮仇恨的来源,主要就是因为多尔衮一直是压在他头上的一座大山,使得他虽然有着皇帝之名,但却无法掌握真正的权力,只能生活在多尔衮的阴影下,如同皇位上的傀儡。

野心勃勃的多尔衮让刚刚登基的顺治封自己为“叔父摄政王”,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多尔衮定夺,年幼的顺治则被多尔衮以不谙政务为名,排除在军国大事的决策层以外,根本没有插手国事的机会。

堂堂皇帝,却没法掌握实际政权,只能在叔父摄政王的巨大阴影下忍气吞声,也正因为如此,顺治在登基后的几年间,早已经积累了极大的不满和仇恨,多尔衮的意外去世,自然给了顺治报复的机会。

因此多尔衮去世后,掌握权力的顺治迫不及待地清算了多尔衮,一切和多尔衮有关的,都是顺治的眼中钉,其中母仪天下的皇后人选,也是多尔衮生前所定,这当然让顺治耿耿于怀。

顺治是满清入主中原后的首位皇帝,有着特殊象征意义的皇后位置,人选的敲定无疑破费思量,凭心而论,多尔衮当政时敲定的博尔济吉特·孟古青是个绝佳人选。

满蒙联姻本就是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都坚持推行的,顺治大婚前,满清刚刚入主中原,政权尚不稳固,更需要蒙古铁骑的有力支持,因此从蒙古科尔沁部落中挑选皇后人选无疑有着很大的政治意义。

博尔济吉特·孟古青同时还是孝庄太后的侄女,孝庄太后在满清后宫中地位显著,是实际的后宫之主,又是顺治帝的生母,皇后的位置选择她的侄女,也有利于后宫的稳定。

但对顺治来说,这些理由再充分,都抵不过他对多尔衮的仇恨,他必须清洗掉一切和多尔衮有关的痕迹。

因此顺治在废后理由中,也明确说这个皇后是多尔衮在他“幼冲”时所定,不是他本人的真实意愿,正好这个皇后入宫以来和顺治矛盾不断,根本无法正常相处,那对顺治来说,废掉这个皇后正好可以证明自己作为皇帝手中无可争议的权力。

顺治和孟古青皇后本就性格不合,两人火热不容,再加上多尔衮的缘故,顺治的废后决心无人可以阻挡,最终他也得偿所愿。

孟古青是孝庄太后的侄女,她的被废让孝庄太后难以向娘家交待,孝庄太后为此实行了补救之策,她为顺治选定的第二位皇后也来自科尔沁部落博尔济吉特氏,是被废皇后孟古青的侄女,也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女。

孟古青被废一事令蒙古人有所不满,但是看在孝庄太后又为顺治帝选定另一位蒙古皇后的份上,蒙古贵族们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

顺治十一年(1654年),顺治帝又迎娶了自己的第二任皇后,但顺治帝对她的感情十分平淡。

之后,顺治帝又有了最为宠爱的董鄂妃,心思更是根本不在新皇后身上。

到了顺治十五年,顺治帝又闹出幺蛾子了,他以皇后“不才”和“不知礼”为由,再度提出废后,希望封董鄂妃为皇后。

这次可没有上次那么容易了,前后两位蒙古皇后被废,无疑会给满蒙两族之间造成不可弥补的隔阂,孝庄太后联合文武大臣坚决抵制了顺治帝废后的提议,这才使得皇后的封号得以保留。

顺治帝的第二位皇后虽然保住了皇后的头衔,但她和顺治帝的感情已经名存实亡,好在顺治帝死后,康熙对她十分尊重,她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以77岁高龄去世。

孟古青的下落

作为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在成婚两年之后被废黜皇后尊位,降为静妃。

此后,关于废皇后 (静妃)的下落,清代官书讳莫如深,孟古青的下落成了一桩历史悬案。

清朝官书中,关于孟古青最后的记载就是关于废后,顺治十年八月二十五日下谕称将其将为静妃。

此后,《起居注》《实录》等清代官书中,就再也没有对废皇后 (静妃)的记载,后世所修的皇室谱牒 《玉牒》内,也未将废皇后(静妃)列入顺治帝的诸位后妃之中。

到了嘉庆年间,军机处还奉嘉庆帝的旨意,就废皇后 (静妃)一事发函询问东陵妃园寝,想要查出废皇后 (静妃)最终去世的日期以及埋葬地。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一个妃子,竟然连满清都掌握不了她的最终下落和归宿,从此可以看出,静妃一事,充满了玄机。

关于废皇后 (静妃)的下落,后人在翻查史料中,在清朝官方史书中一无所获,倒是在朝鲜的史料和民间记录中,找到了一些端倪。

朝鲜麟坪大君李在顺治十三年十月时曾作为使者停留于京师,其所著 《燕途纪行》中记载道: “十九日庚寅……前日所废皇后,今月因其父入朝,许以带还。其父乃帝之表叔云。”

根据这则记载,被废的皇后孟古青是在顺治十三年由其父和硕卓里克图亲王吴克善接回蒙古本家。

在朝鲜《显宗大王实录》中,显宗六年 (1665年)三月的记录中,亦记载有废皇后孟古青返回蒙古之后的情况。

《实录》中记载,显宗召见诸大臣,询问曾经出使清朝的礼曹判书郑致和道:“卿归自彼中,有何所闻?”

郑致和答道:“窃闻蒙古之女,曾为顺治皇帝之后,失宠黜还其国而生子,年今十四。”

这则记载明确说明了废皇后孟古青在返回蒙古之后,还生下了顺治帝的儿子,清朝屡次请蒙古送回,但蒙古却拒绝将顺治帝之子送回清廷。

而且出使清朝的朝鲜大臣郑致和还进一步推测,蒙古人兵强马壮,假如日后拥立孟古青和顺治帝的儿子,恐怕会动摇清朝的统治,这让清朝深以为患。

此 《实录》后来经过朝鲜王朝官方改修,郑致和的说辞被基本保留,说明朝鲜官方史书认为这则消息是真实的。

这是孟古青下落的唯一明确记载,但之后蒙古和满清并未因此而有什么纷争,其中是否还隐藏着什么秘辛就不得而知了。

参考资料:

《满蒙联姻视角下的顺治帝废后研究》,《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8月

《顺治帝的三位后妃》,《历史教学》,2003年7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系,娘家,满蒙,顺治帝,部落,骑兵,皇帝,科尔沁,蒙古,努尔哈赤,消息资讯,顺治帝,皇后,蒙古,孟古青,多尔衮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关系,娘家,满蒙,顺治帝,部落,骑兵,皇帝,科尔沁,蒙古,努尔哈赤,消息资讯,顺治帝,皇后,蒙古,孟古青,多尔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关系,娘家,满蒙,顺治帝,部落,骑兵,皇帝,科尔沁,蒙古,努尔哈赤,消息资讯,顺治帝,皇后,蒙古,孟古青,多尔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