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被后人誉为“千古一帝”。在其年少时,便誓要撤藩,同吴三桂等无冕之王暗中角逐,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关于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常有人提出,既然康熙皇帝如此决绝,又富有信心,为何没有御驾亲征,而是躲在北京城内运筹帷幄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下其中的原因:
第一,朝中分歧严重,无可替其坐镇京师之人
吴三桂最早是没有反清的念头的,只是想世守云南,而且其子吴应熊也在京城为人质,所以更是不敢贸然起兵。而之所以起兵,主要在于康熙皇帝撤藩的决定。吴三桂起兵发生于康熙十二年,当时康熙皇帝亲政不久,对于这个年轻气盛的皇帝,朝中元老大臣多有不服。
况且面对三藩这一庞大的势力,朝廷是难以抵抗的,所以纷纷反对撤藩。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之初,朝中更是分为主撤派和反对派,意见不一,且反对者占多数,并将康熙皇帝的决策视为一意孤行,所以康熙帝一旦御驾亲征,势必会导致朝野动乱。
而当时没有一个皇帝可以依靠的皇子或者值得信赖之人坐镇,这也是不能御驾亲征的主要原因之人。
第二,撤藩之举是一次冒险行为。
当时三藩势力十分强大,可以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之所以能够坐镇南方,威震八面,是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的。而且朝廷养活他们也是耗费了大量的财力,这也是康熙皇帝为什么撤藩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清廷的势力与三藩实力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这也是为什么朝中人闻三藩而丧胆的原因。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但当时换作其他皇帝,是断然不敢尝试的。康熙皇帝与吴交战,获胜的概率也只不过占有五成。说的好听点,康熙皇帝雄才大略,高瞻远瞩,这都是打胜仗之后的话了;至于交战之前,对于决策者而言实则是一场冒险的战争,一不留神,结局就会大变。而且当时吴三桂已经建立其他年号了,也就标志着肯定要与朝廷为敌了,所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面对一场没有把握的仗,康熙皇帝勤政岂不是自投罗网。
第三,最初对形势估计有误,没有御驾亲征
虽然前文也已经提到朝中大臣对于康熙皇帝撤藩的担忧,以及对于与吴交战的不放心。谁也不清初,清吴开战之后,战争会持续多久。实际上,清吴之战打了八年,时间都赶上后来的中国抗战了,可以说战线拉得十分长,也十分艰难。康熙皇帝年轻气盛,对形势估计不足。
最初认为这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于是只派了满洲八旗和绿营兵,甚至十三年之时,蒙古王公奏请出兵,还被康熙皇帝谢绝了。十三年之时,康熙帝也曾试图御驾亲征,但被大臣以京师为根本重地况且皇太后年事已高的为由的请求挽回了。而康熙帝之所以没有出征,大概也是认为没必要劳师动众,是他对战争形势估计的不足所致。
第四,后期吴败局已定,不必御驾亲征。
如果说最初朝中一切尚未稳定,康熙皇帝不可贸然离席,需稳住朝中大局。那么后期,随着吴三桂年事已高,策略失当,以致败局已定,就更犯不上康熙皇帝御驾亲征了。
御驾亲征无非就是为官兵们打打气势,况且历代御驾亲征的皇帝,下场好的不多,还有一部分皇帝因御驾亲征而被俘虏了,所以御驾亲征对于皇帝而言并非一件好事。特别是在刚亲政不久的康熙帝看来,当时的朝中政局是不允许他亲征的。即使后期亲政准噶尔,不也遇到了皇太子篡位的情况,所以皇帝还是老老实实待在京城比较好吧。
/文:夕阳下的晚枫&史海烂柯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