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是苏联历史上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不过,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学界对勃列日涅夫时期与苏联兴亡关系的研究,远不如像研究苏联其他时期那样深入。
事实上,勃列日涅夫时期是苏联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其历史转折贯穿苏联整个政治体制,理应对该时期进行深入研究。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时,苏联国内正处于混乱状态。因此,出于稳固政权的需要,勃列日涅夫一上台就对苏联体制进行了改革。
事实上,勃列日涅夫本人也多次强调苏共二十大以后的路线是列宁主义的路线,要坚决继续下去。与此同时,新的领导集团又采取了诸多措施,逐步对斯大林时期、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进行调整。
在政治上,勃列日涅夫决定取消赫鲁晓夫时期的分权政策,对党政组织体制加强集权,基本恢复了斯大林时期的中央集团体制。除此之外,勃列日涅夫在经济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他不仅取消了赫鲁晓夫时期以生产原则为基础的工农业体制,还酝酿新的经济改革实验。
经过一番短暂调整后,苏联社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这一时期,苏联的经济情况较好,政治体制集权化的局面空前扩大,为勃列日涅夫站稳脚跟打下了坚持基础。
1967年11月,勃列日涅夫本人正式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应该说,对于苏联这个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世界强国来说,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也有现实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是顺应苏联社会改革浪潮的结果。
不过,我们要清楚,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一样,它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没有触及到斯大林模式的根本弊端。正因为如此,经历了“石油红利”的黄金发展期后,苏联社会在70年代中后期进入了发展停滞时期,甚至出现了“滞胀”的现象。
到70年代末,苏联的“新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基本结束,这场持续十年之久的改革最终以苏联社会的发展停滞黯然收场。尽管改革并未触及到苏联内部痼疾,但它还是改变了赫鲁晓夫时期政治改革混乱的消极局面,为苏联进一步的发展打开了新大门。
通过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在六七十年代,苏联的经济已经能和美国一较高下。据资料记载,在1970年,苏联经济总量达到了美国的60%,这无疑是极为了不起的成就,哪怕在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时代都从未实现。
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勃列日涅夫时代也积极发展军事竞赛。虽然还是有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但成效还是颇为喜人的。到70年代末期,苏联取得了与美国在战略核武器上的真正均衡,而在常规军事方面,美国已经丧失了当年古巴导弹危机时的压倒性优势。
正是靠着强大的军事武力,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一度逼迫美国转入守势,苏攻美守的格局基本形成。至此,苏联已经确立了超级大国的真正地位。
不过,我们要清楚,斯大林模式的根本弊端一日不除,苏联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计划一开始就是强调在不影响统一计划原则下进行的。在他看来,只有计划才是法律,才是苏联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在遵循计划的条件下才能保证苏联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我们要清楚一味地依靠计划并不能使经济焕发活力,反而会对经济产生阻碍作用,所以勃列日涅夫的路子从一开始就走错了。
当然,改革也势必会引起权力和利益之争。对于苏联特权阶层来说,有效的改革只是维护自身阶层的工具,一旦当它触及到集团的真正利益,被叫停也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在整个勃列日涅夫时期,各种苏联官僚特权阶层不仅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甚至成为了苏联改革的政治毒瘤。
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苏联社会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停滞的怪圈。由于缺乏必要的改革活力,再加上勃列日涅夫本人身边有一群保守分子,从而导致改革只是一句空口号,苏联社会的弊病实际上已经积重难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