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辛亥革命时禁卫军等军队的军装与标识

辛亥革命时禁卫军等军队的军装与标识

1911年前后是我国历史上风起云涌的大变革时代,一场推翻数千年封建制度的伟大革命开始爆发,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一支革命军臂缠白布,手执枪械和炸弹,以吹螺角为冲锋号,在广州开始了武装起义。这次广州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了,为理想而献身的七十二烈士历经磨难才得以安葬黄花岗,但起义的枪声敲响了大清皇朝的丧钟。

从当年五月起,四川、湖南、湖北、广东掀起“保路运动”,十月,武昌起义紧接着爆发。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后,宣布成立军政府,全国各省很快响应,清帝国在一片独立的呼声中轰然倒塌,中华民国破茧而出!令大清皇室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各地举行起义、宣布脱离清朝统治的主力,正是朝廷当年组建训练、用于保卫自身的新军。事实上,广州起义、武昌起义和各省起义的主要参与者和组织者,都来自于北洋常备军各镇,甚至包括在光绪、慈禧死后,宣统时期再次新组建的部分禁卫军!正是革命从心脏地区爆发,清皇朝的覆灭才比任何一个朝代来的迅速。

禁卫军,是宣统皇帝上台后又重新组建的一支皇家军队,是原来准备独立于北洋常备军之外,用于监督、制约北洋军的皇城护卫军。这支军队装备精良、身份特殊,待遇优厚,像当年的满清八旗一样享有特权。就是这样一支特殊军队中的一部分,也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而参加了起义。而其余参加起义的主要是镇守南方地区的常备军,这部分常备军和袁世凯的嫡系六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清末清政府培养的一大批留日士官生大都集中于南方各军,因此这部分军队的亲日倾向较明显,特别表现在军服方面。而这时新出现的禁卫军的军服,则保持了北洋常备军最初的制式,在此基础上略有改变。

1.禁卫军的建立

自从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后,特别是一手组建了北洋常备军,可谓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虽然用尽心思去应付满族亲贵的猜忌,可是排汉的满人对他仍不放心,尤其对他握有兵权的职务不放心。因此,他便被解除了直隶总督职务”。

袁看出他面临的危险。于是交出第一、第、第五、第六四镇的兵权以图自保。但噩运继续降临,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光绪和慈禧同时病危,清廷为防万一,册立三岁溥仪为帝,以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光绪此时尚在弥留之际,闻知兄弟为摄政王,下手书命载沣杀掉袁世凯,以报戊戌政变时出卖自己遭致终生被囚的仇恨。而康有为也上书摄政王请“杀贼臣袁世凯”,欲为戊戌六君子报仇,袁遭遇了人生最大的危机。

然而,与袁一直抗争不和的张之洞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以国有大丧,不宜诛戮大臣”为由极力表示反对,在他的带领下,北洋军的四、六等镇统领和庆亲王奕劻用“如必诛袁,则先解除臣等职务,以免兵士有变,致辜天恩”等胁迫之辞,最终迫使载沣放弃了杀袁的决定,以“袁世凯现患足疾,步履艰难,难胜职任。袁世凯着即开缺,回籍养疗。

袁世凯虽然离开了朝廷这个政治中心,但他多年经营的北洋军的精锐主力仍然分掌于他的亲信爪牙手上。摄政王非常清楚这一现状,1909年就在他放逐袁世凯的同时,为了加强自己的军权,“在原皇家卫队的基础上,从新军中抽调骨干,组建新的皇家禁卫军,主要由贝勒载涛专司训练”。统帅由载沣自任。还委派了一批满族大臣主持军务,并制订宣布了一个陆军武官任用制度和计划,规定今后北洋常备军的三十六镇高级将领都要由载沣创办的贵胄学堂毕业生担任。

但贝勒载涛此时尚是一名二十一岁的青年人,对于新式的军事技术和军队的管理并不了解、也缺乏经验,因此禁卫军的组建工作他很少过问,都交给士官毕业生良弼负责,良弼是留学日本的士官第三期毕业生,本来只担任禁卫军第一协统,后来受载涛委派担任了禁卫军的训练大臣,他吸收了一批留日士官生作为禁卫军的各级将领,从事实上很快打破了载沣制定的须由贵胄学堂毕业生任职的规定。

禁卫军与武卫军的命运一样,在建军史上都是昙花一现,它从1909年正式开始组建,到辛亥革命爆发才初具规模,但还没有来得及参加过任何一次重要战斗便跟随清皇朝的覆灭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2.禁卫军军装

禁卫军的军官是上、中、次三等九级,军佐只有中、次二等六级。军帽的造型采用了欧洲皇室卫队的帽盔,帽盔上的帽章也分军官与军佐二类,军官金色,军佐银色。而礼服与常服盔帽的区别,前者在于帽刺上有红缨,后者则没有。

能够展示禁卫军实际上的军服形象的是秦风老照片馆收藏的一批老照片,这批照片拍摄记录的是禁卫军的一次出洋考察活动。

禁卫军代表团与德国皇太子一行合影

载涛(前排左)头戴品官暖帽,身穿深色衣领军服,军服上口袋与后来的中山装相似,肩章仍然保持了北洋常备军的式样,衣领上的领章是圆形的团蟒纹徽。袖口的袖章很宽。良弼(前排右侧第一人)等随行人员的军服除了军裤为深色,头上戴的是军帽之外,其余都与载涛相同,军帽的外形仍然保持了北洋常备军的样式。肩章的外形仍是长条板,没有半圆形头和肩章穗。可以说,禁卫军实际使用的军服应仍然是北洋军的军服,只是在某些部位和徽标上做了一些修改。

3.北洋军军衔标识的变更

辛亥革命爆发这一年的三月初,也就在广州起义爆发前的半个月前,摄政王载沣一面赶走了袁世凯,加紧建立禁卫军来巩固宣统小皇帝及他的统治小集团地位,一面也调兵遣将,把自己信任的爪牙分布到北洋军的各镇去,这项部署是通过改变北洋军的军衔标识来进行的,即在更换军衔标识的同时,提拔、黜退了一批将校军官。

在广州起义爆发前的半个月前,摄政王载沣一面赶走了袁世凯,加紧建立禁卫军来巩固宣统小皇帝及他的统治小集团地位,一面也调兵遣将,把自己信任的爪牙分布到北洋军的各镇去,这项部署是通过改变北洋军的军衔标识来进行的,即在更换军衔标识的同时,提拔、黜退了一批将校军官。

新的领章根据北洋军军官的级别仍然分为三等九级,军佐和士兵二等六级军官的一等为正、副、协都统:二等为正、副、协参领:=等为正、副、协军校;额外军官同于军校。士兵一等为上、中、下士:二等为正、一等、一等兵。军佐中等分一、二、三级,分别与正、副、协参领相等:次等也分一、二、三级,分别与正、副、协军校相等。

冯国璋礼服像

4.各省民军与起义军服饰、特征

湖南、江西、江苏、湖北、广东、云南等省,镇守当地的北洋军都掌握或控制在具有革命思想的将领手中,其中不乏朝廷大臣的子侄。辛亥革命爆发后,广州起义、武昌起义、各地的兵变、起义此起彼伏、起义的民军队伍有的由煤矿工人、有的由农民、更多的则是由学生、青年知识分子包括一些游侠、僧人组成,而每一支起义军的中坚力量都可以看到新军的影子。可是起义军大都未经训练,散漫无组织纪律,因此常常不能与经过正规训练的起义新军(北洋军)很好地配合。虽然起义之初声势浩大,数日之间能集结数刀人,结果往往因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指挥而导致失败。

鉴于起义民军的组成成分复杂。且都是在短时间内集中起来的。因此各省义军都不可能有统一的服装。相对较为一致的是参加起义的北洋新军。但为了与朝廷前来镇压的北洋军有所区别,都必须在原来的军服上要么加设标记,要么做一些改动以便于战斗中更容易辨识敌我,具体的做法是:

加设标记;起义部队有的在上臂缠以白色毛巾,脚穿黑布面树胶底鞋,如广州起义民军即以此为标识。而武昌起义的军队除了臂上缠白布外,胸前也挂一块小白巾。在起义各路民军参加会攻江宁的战斗中,则以白布围裹军帽帽墻为识。

武昌起义

会攻江宁的吴淞光复军

改变军服颜色;默认起义民军有的是统一穿蓝军衣的。

改变军服样式:在参加辛亥革命的起义军中,除了原为北洋新军的正规军队之外,还有少部分是由革命志士、革命组织专门组建、训练的小军队,这些军队都有专门设计的不同于北洋军的军服。

上海都督陈英士嘉奖攻克狮子山有功士兵的纪念照

辛亥革命时期的起义者和上海女国民军

设计专门的帽徽:为了易于识别,有的起义民军设计了专用帽徽,如辛亥革命早期出现过一种8角星帽徽同样的帽徽在这一时期的其他老照片上也能经常看到,星角的数量据说代表了当时宣布独立省份的数量。到了武昌起义时,起义新军又换上了一种十八角星的帽徽,这种帽徽却在同时期的图片资料中几乎没有发现过,很可能这种帽徽的使用时间很短暂,使用的面和量也比较小而少。辛亥革命成功后,清皇朝被推翻,北洋政府建立,全国陆军又都统一换成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组成的五角星帽徽,这五色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的共和,代表皇权的龙更换为代表共和的五色星反映了国家形式进入共和的特征。这种帽徽通用于整个北洋政府时期。

在参加起义的民军中,也有不少人是穿着原来生活中的服装,如煤矿工人和社会其他阶层人士,更有少数隶属于清勇营的旧军人,这部分民军一般都采用系扎毛巾等标识的方法来表明身份。

佩戴五色星帽徽的北洋军官像

十八星、五色星帽徽

辛亥革命爆发前后,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正在发生着激烈变化,形形色色、盘根错节的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己达到沸点,山雨欲来风满楼可以说是这时候的最好写照。在这期间出于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结果而产生的禁卫军,从建立之初就可以说是先天不足的,只任用纨绔子弟为其统帅,而上任的要求仅仅是要同意去出国考察,就更显得荒谬,这种状态下的军队建设,本身就缺乏思想,更不用谈有什么建树。因此禁卫军的军服制式整体上没有跳出北洋常备军的框架就可想而知了,只是由于统帅周游了西方列国,将领中间多了一些留学归国之人,使新设计的军服和军衔标识更接近于日本和西方列强的军队而己,其中包括1911 年3月颁行的新常服领章。

而作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军,特别是那些少数小规模的革命志士组织建立的革命军队,这些战士很多都是留学欧洲和日本的留学生,他们在海外就参加革命组织,都深受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观念新、行为激进他们归国视自己的使命就是发动革命,推翻封建社会,因此都是抱着明确目的投入到南方各省的新军中去的。他们发挥自己的学识与才干,在北洋军或自己组建的小型军队中,大力推进西方和日本的先进方法,这些军队所配备的军服都采用了当时最新的式样,这些新军服、新军衔标识应该说把中国近代的军服体系更进一步推向西方化、日本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军装,常备军,袁世凯,标识,摄政王,爆发,军服,贝勒载涛,军队,辛亥革命,消息资讯,袁世凯,北洋军,禁卫军,民军,军服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军装,常备军,袁世凯,标识,摄政王,爆发,军服,贝勒载涛,军队,辛亥革命,消息资讯,袁世凯,北洋军,禁卫军,民军,军服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军装,常备军,袁世凯,标识,摄政王,爆发,军服,贝勒载涛,军队,辛亥革命,消息资讯,袁世凯,北洋军,禁卫军,民军,军服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