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陆的发现,标志着欧洲殖民活动的开始,虽然该种活动以掠夺为目的,但是仍促进了世界民族文化的交流,而以上所有的一切,都要感谢哥伦布。可是您也许不知道,哥伦布在发现新大陆之前,曾经冒着被船员打死的风险,才最终到达了美洲。船员们为何会反对哥伦布寻找新大陆?哥伦布又会想到怎样的破解之法?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哥伦布全名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他出生于1452年9月22日(此时中国还处于明代景泰年间),是意大利著名的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属于西方大航海时代的领军人物之一。
童年时期的哥伦布,不但聪明好学,而且还颇具探险精神,他经常带领小伙伴玩“捉海盗”的游戏,并成为了孩子们之中的小头领。青年时期,哥伦布开始接触“地圆说”,认为地球是一个硕大的球体。与此同时,随着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著《马可·波罗游记》的流行,哥伦布便愈加期盼能够到达东方,继而亲眼观赏书中所描述“黄金如山,丝绸铺地”的场景。
人是一种奇怪的生物,一旦有了理想,便会奋不顾身地去达到目的,直至成功,哥伦布亦是如此。哥伦布认为,东方与欧洲相距甚远,并且有重洋相隔,想要达到东方,唯一的方法便是有一艘属于自己的帆船,而且还是能够远洋航行的巨轮。
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哥伦布梦想着用巨轮能够到达富庶的东方,自己的口袋里却身无分文,别说是轮船,即使是一块船板,他都无力支付。为了完成自己的航海梦,哥伦布开始周游列国,十多年来,他徘徊于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葡萄牙之内,试图游说各国君主出资帮助自己,然而所得到的回应均是拒绝,这一度令哥伦布十分失望。不过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慧眼识人,她帮助哥伦布说服了国王裴迪南二世,使他的航海计划得以实施。
哥伦布的航海计划来之不易,正因如此,他对此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在此之前,所有航海家的航海时间都未能超过两个月,他们最终不得不因食物及淡水匮乏而被迫返航,所以,此次哥伦布准备令航行的时间更久一些,起码要在两个月以上。
哥伦布雇佣的船只,名为“圣玛利亚号”,这艘旗舰是由加利西亚人建造的克拉克帆船。从当时西方的帆船规模来看,长27米、宽8米的“圣玛利亚号”在当时属于中大型船只与哥伦布心目中的巨轮相去甚远。为了能够令“圣玛利亚号”航行的时间更长,哥伦布命令海员们向船舱添置足够用的必需品及淡水。此次跟随哥伦布出行的海员,共有87人之多,他们都是经验老道的航海好手,相比之下,哥伦布倒是似乎显得有些经验不足。
除此之外,“圣玛利亚号”还有两艘辅助船一同随行,它们分别是“尼雅号”与“平塔号”,“尼雅号”长不超过21米,宽仅6米,而“平塔号”则长23米,宽7米。三艘帆船载满了物资,同时也载满了哥伦布的名誉与希望,一同扬帆起航,奔向遥远而又神秘的东方。
海上的生活单调无比,并且海员们时刻要注意随时可能降临的风浪。闲来无事之时,海员们会叼着烟卷坐在船舱里赌博,船舱里传出的一阵阵喧哗声和恶臭味,都在敲打着哥伦布的心弦。因为哥伦布知道,两个月零六天已经过去,而眼前并未出现自己梦寐以求的陆地,船上淡水与食物即将所剩无几,海员们看他的眼神也越来越仇视,似乎哥伦布将他们带进了一个可怕的深渊。
哥伦布的担心是正确的,随着船上的食物越来越少,一些海员开始躁动不安,甚至扬言要返航回国,如果不回去,他们就干掉哥伦布。哥伦布只能好言劝慰,并开始为他们编织东方财富的大梦,毕竟此时困窘的他,也只能给予船上众人一些仅有的精神安慰。在谈判良久之后,海员们决定,继续向前航行三天,如果三天过后再找不到海岸,他们就会调转船头,哥伦布只好无奈答应。
此后的三天里,海员们开始频繁观察船只的计程器,并私下议论不知还要多远才能到达彼岸。不过哥伦布倒是有自己的“小聪明”,他偷偷调整了计时器,令其显示的路程看起来能尽量短一些,如此也能给海员们一些希望。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哥伦布此举风险极大,海员们如今已经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如果知道哥伦布在偷偷捣鬼,这群壮汉一定会把他活活打死。
不知是哥伦布的坚持感动了天地,还是历史进程就是如此巧合,就在第三天的傍晚,海员们终于发现了漂浮在海面上的芦苇,并发现了一道海岸,他们兴奋地喊着、跳着,还把哥伦布高高举起,庆祝此次航行的伟大胜利,然而哥伦布的心情却是五味杂陈,其中不仅有喜悦,甚至还掺杂着些许的庆幸。自此之后,哥伦布正式发现了美洲大陆,从此也令世界连接在了一起。
由此可见,无论任何人,在坚持梦想的同时,也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成功来之不易,而获得成功的手段更加难能可贵,哥伦布的创举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