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看过《孝庄秘史》的人,都会由衷感慨:干爹不能当。
大清王朝的摄政王多尔衮,挥师数十万大军,打下万里江山,都搞不定一个带娃的寡妇,自己落得个被她儿子毁墓鞭尸。一个普通人自信有多大本事,能解决这个千古难题?
如果非要抬杠说,这是辫子剧的戏说,历史上的多尔衮和孝庄太后,不一定真有私情,好色如命的皇父摄政王,未必看得上一个大饼脸的中年文盲妇女。
那么就举真实历史中,几个名人的事迹吧。
范仲淹。2岁时,其生父范墉去世,其母谢氏以家贫难济,改嫁朱文翰,范仲淹从其姓,取名朱说。
朱文翰也是进士官员,历任平江府推官、户部郎中、淄州长史等职。朱文翰原有二子三女,谢氏和他又生下三子。朱文翰作为继父,对“朱说”一直视若己出,“既加养育,复勤教导”,令他得以继续官宦子弟的生活。
23岁时,据说“朱说”看到朱家兄长挥霍家财,不知俭省,劝说了几句,被反口嘲讽「你范家子何必管我们朱家的事」,然后得知自己真实身世,大受刺激,离家出走。
23岁~26岁,“朱说”就读应天书院,生活教育所需,皆是当地朱氏族人资助。
26岁时,“朱说”考中进士,上任广德军司理参军,将母亲谢氏接到身边奉养,再也没回去过。
两年后,“朱说”升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上奏皇帝《奏请归宗复姓表》,终于归宗复姓,复名“范仲淹”。
范氏家族对此事极其抵制,逼范仲淹承诺,不分范氏祖产,其母不随葬范氏祖坟,这才勉强认可。
从此后,世人只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大宋王朝的【太师】【尚书令】【魏国公】,从祀于孔庙及历代帝王庙,千古流芳的范文正公,又何尝有人知道“朱文瀚”“朱说”其人其名?
范仲淹37岁时,其母去世,累加追封为一品诰命,【秦国公太夫人】。因范家祖坟不让改嫁妇人随葬,范仲淹又不希望母亲葬在朱氏祖坟,就直接在自己的庄田附近,起坟葬母。
他的生父范墉,生前只是个武宁军节度掌书记(从八品)的小官,也沾了儿子的光,追封正一品的【太师】【周国公】。
至于继父朱文瀚,自己官职已做到平江府刺史(从五品),不过是多个“太常博士”(从七品)的顺带封赠;倒也因继子的缘故,和自己夫妻20多年、生育三个儿子的正妻,生前分居,死后分葬。
先天下之忧而忧,先令自己母亲心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令自己继父不乐——好个大缺大德,哄堂大孝的当世圣贤!
萧赞。南齐末帝萧宝卷的遗腹子,梁武帝萧衍篡位后,纳其生母吴淑媛为妃,又过七个月后,生下儿子,取名“萧综”,为大梁王朝的皇次子,封为【豫章王】。
“萧综”21岁时,出任【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守一方。其母失宠,到封地告知他的身世。于是“萧综”发掘了萧宝卷的遗骨,又杀死自己年幼的次子,两次“滴血认亲”,确认自己就是萧宝卷所生。
25岁时,他趁着随梁军北伐的机会,孤身逃亡北魏,得到敌国厚遇,赐婚北魏寿阳公主,封【丹阳王】【骠骑大将军】【齐州刺史】,自己改名萧赞,并给生父萧宝卷大办丧礼,守孝三年。
萧衍闻讯,一怒赐死吴淑媛,十天后却又后悔,以礼改葬,又封萧赞之长子为永新侯,苦盼着他回心转意。
几年后,北魏国内大乱,变民四起,军阀割据。萧赞守不住齐州,被流民军驱逐出领地,寿阳公主又被军阀尔朱世隆逼凌,不从自尽。失去依靠的萧赞,出家为僧,四处逃亡,31岁病殁。
而同样执着的萧衍,专门派人取回他的遗骨,以皇子之礼陪葬在自己的修陵。(《琅琊榜》的“誉王”,很显然就借鉴了这个历史人物为原型。)
从这几个例子,就能看出,一个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对他的真正生父,对他的最初父系姓氏,究竟执念有多大。
可以像范仲淹这样,从幼儿起,就受了继父家二十多年的教养恩惠,自己都成家立业功成名就了,还非要改名换姓认祖归宗,去认那个两岁时去世的生父,哪怕范氏家族根本不想认他。
可以像萧赞这样,放着皇子亲王的尊荣,镇守一方的权柄,待自己如己出的继父,统统不要,抛弃生母和长子,杀死次子,弃国流亡,只为了“认祖归宗”,给素昧谋面的生父“尽孝”。
还有明朝的内阁首辅申时行,其祖孙三代,历时几十年后,依旧以不能姓亲生父祖的姓氏为耻,做到国家最高公务员,还要锲而不舍地恳求皇帝,成全他们“三代归宗”的心愿。
而且,社会舆论对这种做法,甚至还并没有太大非议,反而认为是人不忘本,大孝大义,充分予以肯定。
明太祖朱元璋,甚至办理过这么一桩案子:【继子割股案】。
有个人叫李子财,随母改嫁,继父对他视若己出。某日继父生病,想要吃肉,但家中贫寒,无钱购买。李子财就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烹煮后请继父食用。继父痊愈后,地方官请奏旌表这位继子的孝行。
然而,这种前代汉唐时,足以传为美谈的事迹,朱元璋听了却勃然大怒:「继父者,生父之仇也,对生父有夺妻之仇。此人身体受之生父,却割肉救活仇家,大不孝!」将李子财下狱处死。
这位起自民间市井的“直男癌皇帝”,通过这起案子,是不加掩饰地说出了基于男性本能的看法:继父就是继子的仇人!抢夺了他亲生母亲的仇人。
那些心胸不够豁达、性格足够偏激的继子,长大通人事后,会基于男性本能相信:「母亲是为了养育自己,才不得不委身于那个陌生男人的。」这便成为他们人生难以摆脱的巨大耻辱,才一定要执着于那个本身未必有什么感情的生父。
所以,「拖油瓶儿子养不熟」,也成为老百姓们基于一代代社会实践,总结的生活经验,或者说某种程度的“民间智慧”。
当然,那些真正被继父视若己出,接受了良好教育,心胸豁达明事理的孩子,同样也是很多的,比如上文那个挺倒霉的李子财,不可一概而论。那么,确定要赌这个概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