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巡抚丁宝桢杀了慈禧贴身太监安德海后,出现戏剧的两个方面。一是安德海被赶尽杀绝,随从被杀,家产抄没。二是丁宝桢被通报表扬,几年后还升为四川总督!
1869年9月16日(农历八月七日),山东巡抚丁宝桢给慈禧太后大红人——贴身太监安德海,来了个秋后问斩!霸道狠毒的慈禧惊呆了,气愤不已!可慈禧就是慈禧,老佛爷的她随即赏了丁宝桢一个“国之宝桢”的匾额。对山东巡抚进行了全国通报表彰,表彰他杀安德海杀得对,杀得好!
慈禧对丁宝桢的表彰
“国之宝桢”是啥意思呢?宝桢这个名字是个好名字,宝是珍宝、宝贵,桢是刚木,是栋梁。桢臣就是栋梁之臣嘛!说他是刚木,那是他太硬气,太厉害,杀安德海无疑是对慈禧当头棒喝。
说他是栋梁,丁宝桢的确是治国的能臣干吏。杀安德海可是技术活,不仅要胆大还要心细更重要的就是聪明,让慈禧有苦说不出,还要对自己通报表扬。“国之宝桢”的意思就是国家的宝贵栋梁!下面我带着你看看安德海是怎么作死的?丁宝桢是怎么技术性地干掉安德海的!
1869年同治皇帝13岁,慈禧太后就急着为宝贝儿子同治皇帝操办婚事!皇帝的终身大事,皇帝不急太后急,皇帝不急太监急!太监着急不仅为了太后开心,更有自己的小算盘,正是他这个小算盘才算死了安德海。
25岁的安德海,主动请缨,再三请求慈禧太后出宫为同治皇帝去江南置办龙袍,订购婚礼必备之品,因为过几天是他最在乎的日子!慈禧太后,想了想就愉快地答应了,并告诫他做人可以不厚道,但不能不低调,毕竟太监出宫于理不合,违反祖宗之法。谁知道安德海没有做到徐志摩所说,轻轻地我来了,正如我轻轻地走,却做到了死神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鉴于明朝灭亡和太监有一定关系,加上明朝太监权力过大,入驻中原的顺治皇帝1653年就下旨,一、皇帝不差遣,不得出紫禁城;二、不得干政;三、不得与其亲戚、外人、外官交接;四、不能购买田产,哪怕是以亲戚他人名义。顺治帝还不放心,后来专门令人在交泰殿宫门前铸成铁碑,时时警示!到了乾隆皇帝时,又专门形成制度,在《钦定宫中现行则例》
明确规定,太监品秩最高不超过四品,非皇帝差遣不得出宫。
安德海跪地谢恩,并大拍胸脯,表示自己办差,一定会轻车简从。安德海也是心细之人,考虑到顺治皇帝的旨意,乾隆皇帝规定,特地向13岁同治皇帝请示出宫事宜。安德海说,你妈让我出宫购置你的婚事所需之物。同治皇帝说,既然是老妈安排的,我还能说啥,不要惊扰官民,你走,你走,你快走!
有太后和皇帝的同意,安德海彻底放飞自我了。安德海就向慈禧太后告别,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慈禧何等聪明自然知道安德海的小心思,她也料定即使安德海招摇撞骗,没人会把他怎么样,也没人敢把他怎么洋。慈禧太后这样想,安德海更这样想。这样我想说的是,慈禧太后答应安德海的请求,不仅仅因为安德海聪明伶俐、长相帅气、甜言蜜语又极会来事,而且他还是有功之人。
八年前,咸丰皇帝驾崩,搞出了三驾马车的权力制衡。一驾是宝贝儿子的载淳的,当时还被称祺祥皇帝。一驾是八大顾命大臣。一驾是两宫太后。咸丰皇帝何等聪明,让顾命大臣和两宫太后制衡,而顾命大臣有八位,两宫太后有两位他们内部也能制衡。可他千算万算,没想到两宫太后和自己的六弟奕䜣勾结,通过安德海牵针引线,对八名顾命大臣发动突袭。从此权力落到了两宫太后手里,祺祥皇帝也变成了同治皇帝。同治者,两宫同治也!
1869年9月初,安德海雇大船两艘,小舟五六条,在主船上挂出“奉旨钦差采办龙袍”竖条大旗,辅船挂出有着三足乌的“日月旗”。三足乌为王母娘娘所独有,这里表明他这是懿旨、圣旨办太后的差事。带着老婆、官家、随从、保镖,浩浩荡荡顺流南下,一路上耀武扬威,对地方敲诈勒索,扰民滋事。
安德海一个太监也有老婆?其实太监有老婆之事,在各个朝代也是屡禁不止。不过,这里要说的是,对食不算结婚,而且对食指的是宫女与宫女之间的爱情,菜户才是太监和宫女的爱情。太监结婚和正常人结婚一样,不过,有一点,能结婚的太监一定是大富大贵大红大紫的太监。
马赛花
别看安德海小小的蓝翎六品太监,一年前24岁的安德海,迎娶了徽班唱旦角的年方19岁的美人、艺名九岁红的马赛花为妻。这就如同今天的大富豪迎娶当红女明星一样,引起轰动。更引起轰动的是还是太监娶妻子,最引起轰动的是慈禧太后也上礼庆贺。慈禧特地,赏赐他的小安子白银千两、绸缎百匹。
农历七月二十一日(1689年9月7日),是安德海的重要的吉日,什么日子呢?就是他的生日!从宫里出来,安德海很兴奋,他也大肆庆贺自己的生日,甚至把龙袍都挂出来,让大家祭拜,把地方闹的苦不堪言!当安德海进入山东地界,巡抚丁宝桢发现后,下令沿路知府、知县,严加跟踪,随时采取形容,另一方面奏疏一封,日夜兼程上报。奏疏声明,清朝从没派太监外出办差,置办龙袍是织造局的工作,太监办差怎么没有相关文件,安德海铺张浪费、敲诈勒索,还拿出龙袍 ,这都是违规的。丁宝桢最后表示,一体跟踪查拿!
丁宝桢这是要先斩后奏啊!安德海似乎有预感,在山东走得很快,没两天就从德州走到东昌(聊城)又走到了泰安县。泰安县知县是何毓福,这老何曾是监察御史,他曾弹劾作威作福的安德海,结果安德海毫发无损,他却被发配到泰安县做知县。何毓福收到丁宝桢的指令,立即捉了安德海,并押送到丁宝桢处。
安德海一看是丁宝桢,怒不可遏表示你这不是抓我,而是抓老佛爷,我可是奉太后旨意办差。你一个小小的巡抚如此作死,这是造反。丁宝桢更是义正言辞说到,我巡抚是二品大员,你一个区区六品宦竖,口口声声说是奉旨,你圣旨、懿旨呢?你没这些文件,就是假冒钦差。再说了,你擅用龙袍、携带女眷、耀武扬威、索贿纳贿、滋扰地方,你就是真有文件,这里随便一条罪名,都是死罪!
安德海瞬间像霜打的茄子,从傲慢变成了谦卑,并随之认错求情,并承诺放自己一马,自己一定会在太后面前多多美言!丁宝桢只是一笑,安德海觉得又有希望又没希望,他的心再也淡定不下来。丁宝桢是要放他一马吗?绝不是这样,丁宝桢要杀安德海是个技术活,如果抓住了上去就是一刀,那风险有点大。
丁宝桢又一封加急奏疏,星夜送向京城,巧合的是慈禧恰巧病了。奕䜣以同治帝学习批奏折为由请示慈安,慈安同意就问慈禧,慈禧身体不舒服,只知道宝贝儿子练手批奏折,绝的是好事情,也立即同意了。慈安、同治帝、奕䜣以及内务大臣一商量,同治皇帝这货怎么玩儿,太该杀了。(尔曹如此,该杀之至)他们还怕安德海跑出山东,向直隶、两江、江苏、山东发送加急加密旨意,不用审判就地正法。(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丁宝桢收到皇帝的旨意后,一刀就解决了安德海!
丁宝桢杀了安德海后,整个朝野都惊呆了。曾国藩惊叹丁宝桢乃人中豪杰之士!民间高呼他为丁青天。慈禧最初很生气,后来转念一想,这事光有个丁宝桢,安德海不会被杀。也就说,杀安德海的不是丁宝桢、何毓福而是恭亲王奕䜣、慈安太后甚至是同治皇帝!既然大家都讨厌他,而他又不听自己的劝说,他的死咎由自取,不能让安德海影响自己。
于是,惊奇的情况出现了,愤怒的慈禧强忍着笑脸为丁宝桢颁发牌匾,并在安德海事件上好好加了一把火。慈禧太后还对安德海赶尽杀绝,安德海随从包括六名太监、官家、保镖一律处死!在1876年还受到光绪皇帝的亲自召见,当场册封授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并替代吴棠署理四川总督一职。
可以说安德海之死,丁宝桢成为最大赢家。当时的人总把他和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沈葆桢并称二桢,两人都是能臣干吏。当时的礼部尚书李端芬把他与曾文正、左文襄并称三大臣。丁宝桢是贵州人,33岁中进士,先后担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职务。
安德海之死,看起来是他作奸犯科而被杀,我们进一步看则是他引起众怒,如果你再仔细去看的话,多少有点“谋杀”的味道。慈安、慈禧搞定八大顾命大臣后不久,恭亲王奕䜣就遭遇了卸磨杀驴的待遇,奕䜣惹不起嫂子,但他总认为是安德海在嚼舌头。慈安行为端庄,一项看不惯安德海的油嘴滑舌和持宠而骄。同治皇帝正处于叛逆期,慈禧管的太严,而他的行为又总被慈禧了解,同治皇帝认为这是安德海打的报告告的密。同治皇帝即位后,曾对心腹太监说他最想杀掉小安子(安德海)。
同治皇帝
过年时,同治皇帝御笔给大臣们赐福,小安子仗着慈禧太后的宠爱,竟然向同治要福字。同治皇帝大过年的不好拒绝,再说他又是慈禧太后的红人,就写了一个福字给他。不过,同治皇帝留了个心眼,福字写的没毛病,但“赐小安子”却写成了赐“小女子”。“安”字没了头就是“女”字,暗含着同治皇帝要他的命,而他却偷偷耻笑小皇帝连个安字都不会写。
安德海在咸丰年间,偷藏媚药被丁宝桢误食,险些闹出尴尬。你说一个太监偷藏媚药为何呢?
这不由让人怀疑他和慈禧是否有绯闻,不由的让人怀疑他是否净身彻底。据内务府官员透露,这种媚药药劲超强,及时太监也能“正常”。
安德海剧照
如果说,安德海偷藏媚药无意简戏弄了丁宝桢的话,那丁宝桢一次叩拜慈禧和皇帝出现意外,安德海就有意要借故杀害丁宝桢。丁宝桢一次叩拜慈禧和同治皇帝,顶戴花翎不慎掉落,丁宝桢赶忙一边高呼有罪,一边慌忙要捡,那个安德海就作死了。他一边呵斥丁宝桢失仪该死,一边一脚把他的顶戴花翎狠狠踢了一脚。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真是太后不急太监急,当时弄得丁宝桢非常尴尬,而慈禧太后、同治皇帝脸色也很难看。
从丁宝桢第一次奏疏上报,我就发现了问题,他最后一句一体跟踪查拿,表明了他的“先斩后奏”的苗头。真的是丁宝桢要先下手为强嘛!不是,而是丁宝桢和同治皇帝、慈安等人形成默契,他们再等待一个机会。在安德海出行之前,丁宝桢就被同治皇帝召见,随后丁宝桢对安德海的行踪了如指掌。当安德海多个心眼,向同治皇帝说要办差时,同治皇帝还恐怕他反悔,还要他快走呢!
慈禧太后不报复丁宝桢,是因为丁宝桢非常能干,是国家难得的人才。无论是在山东还是四川,都做出了骄人的政绩,真正实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丁宝桢还推荐很多人才,比如薛福成、张荫桓、长庚、鲍超等人。
丁宝桢还是个美食家,本是贵州人,贵州人和四川人一样都喜欢吃辣的。他在四川担任总督时,把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非常美味,后来大家都爱吃。今天人们把这道菜称为宫爆鸡丁,最初这道菜叫宫保鸡丁,宫保就是太子少保的简称。丁宝桢在四川总督一职上,就担任了太子少保。
1886年四川总督丁宝桢薨逝,享年66岁,清政府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谥号文成。《清史稿》说:“丁宝桢政尚威猛”,可他却全心为民,慈悲为怀,为了救苦救难,他不仅花光了俸禄,还债台高筑。最后,竟然贫贱到他的属下们纷纷捐款才得以安葬。伟哉!丁宝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