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左宗棠雷霆手段收复西北,堪称史上最被低估之人

左宗棠雷霆手段收复西北,堪称史上最被低估之人

左宗棠收复新新疆,绝对是屈辱昏聩的晚清最高光的时刻。

如果没有左宗棠,中华大地将会损失约占版图六分之一的国土,物产丰富的塔里木、准噶尔,苍茫巍峨的天山昆仑山,可能都会沦为异域。

左宗棠几乎以一己之力,保住了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在列强环伺、风雨飘摇的环境下,他用尽雷霆手段驱除外虏,为新疆地区换来30年的和平,被称之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一、阿古柏入侵

1865年,绰号“中亚屠夫”的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在英国、沙俄的支持下,出兵占领了新疆南疆地区,并扶持傀儡布素鲁克以喀什为中心,成立了“哲德沙尔汗国”,随后又攻陷了阿克苏等地。

1867年5月,阿古柏宣布取消“哲德沙尔汗国”,建立“洪福汗国”,自称“洪福之王”。并相继攻占了库车、库尔勒等地,整个南疆沦入阿古柏之手。

1870年,阿古柏又悍然入侵北疆,侵占了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等地。到1871年底,整个新疆除伊犁被沙俄占领外,整个新疆地区已经全部被阿古柏占领。

阿古柏统治期间,在新疆地区横征暴敛。大肆掠夺当地百姓的劳动成果,而且阿古柏在统治区推行奴隶制,大批百姓沦为奴隶在喀什、叶尔羌的市场上被迫廉价出卖,阿古柏本人就役使着三千名以上的奴隶。

为了进一步得到英国、沙俄的支持,阿古柏大肆向英俄出卖权益,使得英俄在新疆拥有通商、驻使等多项特权。新疆已经彻底脱离了大清朝廷的统治。

二、要“海防”还是要“塞防”

关于新疆的困局,清朝朝廷不是不知道,但是他们一开始坚持他们传统的用人政策,在边疆要员的人员任用上,他们更加信任满州权贵。可是此时的满州将领,早已不是当初那些能征善战的八旗将领了。

清廷派去的乌鲁木齐提督成禄,不但不率兵剿寇,反而驻兵在远离前线的奇台搜刮民财、诬民为盗、截粮截款,在陕甘督办军务的左宗棠一怒之下,向朝廷上本参奏了成禄的所作所为,最终成禄被判为斩监侯。

此时的大清帝国已经摇摇欲坠,国力危殆导致国防部署捉襟见肘。

在西部,新疆已经脱离朝廷近10年之久;在东部沿海,不但英、法、美等老牌列强时时侵扰,日本更在是明治维新之后迅速崛起,对腐朽没落的大清王朝虎视眈眈。

整个大清王朝像一艘四处漏水的破船,羸弱的国力已经不足以堵住所有的窟窿,所以在清廷的朝堂之上,有了要“海防”还是要“塞防”之争。

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主张放弃塞防,将有限的国力用在海防之上,斥巨资打造坚船利炮拱卫海疆。

关于新疆,李鸿章认为新疆北邻俄国,南近英属印度,

“即勉图恢复,将来断不能久守”,“而论中国目前力量,实不及专顾西域”。

所以主张直接放弃,

“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

所以李鸿章建议停撤西北

“已经出塞及尚未出塞各军”,“停撤之饷,即均作海防之饷。”

而以兵部尚书丁宝桢、湖南巡抚王文韶为首的“塞防派”,则主张朝廷要先行平复西北,提出“目前之计,尚宜以全力注重西北。”

左宗棠则提出“海防、塞防”并重的理念,光绪元年(1875年)三月初七日,左宗棠呈上了一份名叫《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的折子,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

针对李鸿章只有牺牲“塞防”才能加强“海防”的观点,左宗棠认为:

西北塞防军费已经十分紧张,并无余裕可以划拨给海防,而且不收复新疆,陕甘一带的清军便会被长期牵制,不仅不能裁减兵饷、助益海防,更是自撤藩篱,敌人会更加得寸进尺。

而且左宗棠认为,虽说海防塞防并重,但是要讲究先后缓急,国家寸土不能让人,更何况新疆不是“万里穷荒”,如果“剿抚兼施”、“粮、运并筹”,收复新疆大有希望。

左宗棠的塞防主张,得到了当时正执政的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文祥的支持。

而且慈禧太后也考虑到,一旦丢失西北,万一列强自东部海上来袭,自己连个跑路的地方都没有。

最终慈禧下定决心,在1875年5月,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授予他筹兵、筹饷、指挥军队的全权。

63年岁的左宗棠,开始走上他收复新疆的豪迈征程。

三、艰难复杂而又周密详尽的筹备

左宗棠接下平定新疆这个任务之后,整个大清朝廷对他都不看好,“朝命甫下,人人皆为公危”。

一是因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大清朝面对西方列强屡战屡败,没打过一场胜仗,朝廷上下个个谈洋人色变。入侵新疆的阿古柏虽说不是欧美列强,但是背后却有英国和沙俄撑腰,总兵力达到5万多人,并且装备了大量的英制武器。

二是因为新疆路途遥远,导致大军的补给线过长。一旦开战,无论是战略物资运送还是大军的后勤保障都将十分困难。而悍匪阿古伯已经在新疆经营了十余年,如果清军贸然出征,必定是一方劳师远征、一方以逸待劳的局面。

这些不利因素几乎人人皆知,但左宗棠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他详细分析了敌我情况和新疆的地理气候情况,制定出了“缓进急攻、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

所谓的“缓进急攻”,就是充分考虑新疆地理、气候、交通等带来的不利因素,扎实做好军饷、军粮、军械的筹备工作,一旦时机成熟,就要以雷霆之势迅速发起攻击,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敌人,收复失地,避免战线、时间拉的过长造成补给不利的情况发生。

所谓的“先北后南”,即先安定北疆,再进军南疆。这主要是因为阿古柏的势力主要集中于南疆,在北疆的势力比较薄弱,先攻北疆易于先声夺人,而且北疆物产丰富,可以为西征大军提供军资储备,可以帮助西征大军战稳脚跟,解除后顾之忧。

方案一旦制定,左宗棠立即着手准备工作。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摆在左宗棠面前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资金的问题,但是由于清朝早已腐朽不堪、百业凋零,再加上还时不时要给列强赔款,清廷财政已经是千疮百孔。

所以清廷只能下令户部拨款200万两、各省协助筹措军饷300万两,而且允准左宗棠向洋商贷款500万两,共筹集军饷1000万两。

但这些军饷显然不够,于是左宗棠又先后三次向洋商借款1375万两,共计借了1875万两“洋款”,并且向胡雪岩等华商借款846万两,这样总算凑齐了西征大军的军饷。

有了钱,左宗棠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军粮问题,左宗棠认为筹粮、运粮事宜尤为重要,“事事利钝迟速,机括全系于此”。左宗棠命西征军前锋部队统帅张曜驻军哈密屯田积粮。1876年(光绪二年)一年便收获了粮食5160余石,基本上可以解决本部半年军粮所需。

而且左宗棠还向新疆东部、蒙古甚至俄国人手中买粮,并且设置了大量的运粮台站,借用民力配合官运转运军粮,确保大军军粮能够及时供应。

为了解决西征大军武器的问题,左宗棠创办了西安机器局和兰州制造局,从广州、浙江调来专家和熟练工人,仿造了大量的德国螺丝炮和后膛七响枪,并对传统的中国劈山炮和抬枪进行了改造,使之更适合作战。

经历过太平天国战争的左宗棠,深知先进武器的重要性,所以他觉的仅仅依靠仿制和改造武器是远远不足的,通过对欧美等列强的武器进行一番对比,左宗棠对德制武器产生了浓厚兴趣,最终斥巨资购买了数门德制克虏伯大炮。

另外,西征军还配备了2万多支林明敦、马梯尼、来福马枪等步枪,这样的军械配备,几乎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军队的水平。

在所有准备工作都即将完成之时,左宗棠又下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命令——裁军!

左宗棠提出“兵贵精实”,对原来的景廉、成禄等部进行了裁减,先后裁去了马步军40营,他还将一部分老弱的兵勇转为农垦劳力,负责为西征大军种植、转运军粮,这样一来,不但大大减少了西征军的后勤压力,而且上阵杀敌的全是能征善战的精兵强将,为他的“缓进急攻”战略提供了保证。

1876年4月,准备了一年之久的西征大军,在肃州开始集结,收复新疆的战幕正式拉开。

四、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收复之旅

1876年4月底,左宗棠一声令下,西征大军兵分两路向西挺进。一路由湘军统领刘锦棠率领主攻乌鲁木齐,一路由徐占彪和张矅率领,严防巴里坤哈密一线,防止敌人向东逃窜。

8月13日,刘锦堂、金顺部包围战略重镇古牧地,经过4天鏖战,西征军在8月17日用大炮炸开城墙杀入城内,一举拿下古牧地,歼敌6千余人。

古牧地失守,据守乌鲁木齐的敌人如同惊弓之鸟,刘锦堂兵贵神速,率领部队迅速向乌鲁木齐挺进。8月18日,守卫乌鲁木齐的匪军弃城而逃,西征军顺利收复乌鲁木齐、迪化。

9月2日,金顺部开始围攻玛纳斯城,但由于各部配合不力久攻不克,后在刘锦堂部的援助下,最终在11月6日拿下玛纳斯城。至此,仅用3个月的时间,西征大军便收复北疆。

此时冬季来临,大雪封山,不便于开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左宗棠遂令大军进行休整,开始第二轮的“缓进急攻”。

1877年4月14日,休整了一个冬天的西征大军亮剑出征、进军南疆。

4月16日,刘锦棠率一万精锐包围达坂,4月19日西征大军开始攻城,在西征军强大的火力攻击之下,匪军被打的哭爹喊娘,最终出门投降。此役西征军歼敌2000余人,俘虏1000余人。

随即,刘锦棠以破竹之势攻占托克逊城,又协助张曜、徐占彪拿下吐鲁番。西征大军仅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收复了达坂、托克逊和吐鲁番,打开了南疆门户。

阿古柏眼见大势已去,在逃到库尔勒后,于5月30日气急暴病而死,但其长子伯克胡里则在喀什噶尔称王,打算负隅顽抗。

左宗棠让大军再作休整,然后在9月由刘刘锦棠、张曜率2万精兵向西挺进。大军在一个月内疾驰1千公里,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收复了南疆东四城(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

随后,“飞将军”刘锦棠趁敌军仓皇不定,不待张曜部全军到达,兵分三路进击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尔,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收复了南疆西四城(叶尔羌、英吉沙尔、喀什噶尔、和阗)。

伯克胡里及另一个匪首白彦虎,被迫进入俄国境内。

从1876年4月西征大军进发开始,左宗棠历时一年八个月收复了将近160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按照1876年8月作战开始,左公仅用了一年五个月便收复了落入敌手十年之久的新疆!

千里江山、万倾沃土,终在左宗棠的运筹帷幄及众将士的浴血奋战下,重回华夏怀抱。

五、铁腕戍边

到1878年1月,新疆被何古柏侵占的土地全部重回中华。但阿古柏长子伯克胡里却贼心不死,屡屡纠集残部入疆劫掠。如何长久的解决边境的隐患,成为摆在左宗棠面前的新问题。

1878年9月中旬,伯克胡里派出了心腹金山带领500匪军,偷偷逾越边境并深入阿克苏以西的边境。

刘锦棠得知消息后,率领九百骑兵,三百步兵,于9月27日从喀什噶尔出发,沿着边境线将其截住,全歼匪军,活捉匪首金山。

12月上旬,伯克胡里继续派亲信阿里达什继续侵扰边境,阿里达什继续率领500人马侵扰喀什噶尔的西部边境。刘锦棠在9日晚上亲率2000精兵全歼敌军,击毙匪军头领阿里达什。

1879年年初,阿古柏残余部将艾克木汗又纠结了两千三百多人前来侵犯,一路烧杀抢掠,直达距喀什噶尔两百多里的一带地区。

刘锦棠迅速调集四千多人马,在诱敌深入后将匪军包围,除了艾克木汗之外,匪军悉数被歼,无一漏网。

1879年9月艾克木汗又纠结三千残寇,围困色勒库尔城。刘锦棠亲率骑兵、步兵共两千余人前去援救。

艾克木汗听闻刘锦棠率领清军前来,吓的仓皇逃窜,刘锦棠命令提督董福祥率“董字营”执行追歼。

刘锦棠和董福祥深知,如果这次放跑了敌人,这群贼寇今后势必还会回来兴风作乱。为了永绝后患,出征前左宗棠已经授意刘锦棠对敌人“不留生俘、虽降也杀”,就是为了防止敌人出而反而,降而复叛,多生事端。

此次贼寇虽逃,但是必须赶尽杀绝,才能永绝后患。

董福祥率军四昼夜奔驰800里,人不卸甲、马不卸鞍,终于在9月25日追上贼寇,董福祥命令各营全力出击,绝不留情,务必将敌人全部歼灭。

一番厮杀过后,匪军被打的溃不成军,仅有三百多骑翻山逃窜,董福祥仍不罢休,“纵兵搜捕,复斩三百余骑”。

这一战,阿古伯的残部被斩杀殆尽,再无可能祸患边境。

正是由于左宗棠尽乎残忍的“不留生俘”的命令,才将匪众连根拔除,彻底稳定了新疆地区的局势,为新疆地区换来了30年的和平。

此役过后,左宗棠在奏折中说:“出关以来,艰阻劳悴,以是役为最。巨寇已平,边境宴然”。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渡玉关。

这是杨昌浚为左宗棠收复新疆所写的诗,在中华大地饱受屈辱的时代,左宗棠以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高超精准的战术手段,维护了华夏大地的领土和尊严。称的上是雄才大略、铁骨铮铮的千古功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左宗棠,手段,朝廷,沙俄,海防,李鸿章,西北,列强,新疆,雷霆,消息资讯,刘锦棠,左宗棠,阿古柏,新疆,喀什噶尔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左宗棠,手段,朝廷,沙俄,海防,李鸿章,西北,列强,新疆,雷霆,消息资讯,刘锦棠,左宗棠,阿古柏,新疆,喀什噶尔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左宗棠,手段,朝廷,沙俄,海防,李鸿章,西北,列强,新疆,雷霆,消息资讯,刘锦棠,左宗棠,阿古柏,新疆,喀什噶尔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