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纳粹从一开始就对大多数人,公开了他们的反犹太主义,但这在当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欧洲的右翼民族主义团体,也一直在反犹太,不过很少有人会预测到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实上,一些德裔犹太人甚至没有感到一丝惊慌。一名德国犹太妇女甚至表示过自己要投票给纳粹,因为“希特勒只是指那些不忠于德国的犹太人。”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认为,这只是周期性的影响欧洲社会的反犹主义恐慌之一,更理智的头脑终究会占上风,并缓和纳粹的极端主义。而且移民也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容易,当时没有人想要50万德国犹太人,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反犹主义。
而且当时的德国犹太人,都认为希特勒是个跳梁小丑,不可能继续掌权,所以他们最谨慎的做法就是等他下台。自古以来,犹太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大屠杀,不过他们也根本无法想象这一次大屠杀的规模。自然,当时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也不知道,也很难把握纳粹反犹太主义的凶残程度。而关于犹太人居住区、大规模屠杀和死亡集中营的报道,甚至在最初都被认为是夸大的宣传。
而且纳粹当时最大敌人是社会主义者和其他政治对手,而后来的大屠杀则是逐渐实施的。毕竟纳粹的灭绝政策在1933年甚至1938年都没有完全形成,而苏联对犹太人的迫害直到1941年6月才开始。最终,直到1942年1月的万湖会议,才最终定下对犹太人的处理方案。无论如何,1939年9月战争爆发后,移民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纳粹掌权后,还是有成千上万的欧洲犹太人试图逃离,但并没有多少国家愿意接纳他们。而当战争开始时,欧洲早已无处可藏。
加上之前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各国都很害怕接纳数以万计的额外失业者。更糟糕的是,在纳粹德国愿意让犹太人移民的时候,政府早已经没收了他们所有的资产作为为他们办理出境签证的代价。因此这个时候如果放任移民,只会让德国犹太人不仅会去到自己的公民都没有工作的国家,而且他们到达时也会身无分文,给已经过度消耗的社会救济服务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
到战争爆发后,也确实有国家在想办法帮助犹太人移民。当时的丹麦因为拒绝了向纳粹德国交出7万左右丹麦犹太人的要求,最终从1943年10月,开始通过水路将他们运送到中立和未被占领的瑞典。因此,纳粹推翻了丹麦当地政府,取而代之的是法西斯政府,最终协助纳粹于1944年3月,将50万犹太人围捕并运送到奥斯维辛。
1938年,在由美国发起的埃维昂莱班会议上,大多数欧洲国家和一些美洲国家,试图找到一个解决方案,使德国犹太人可以移民出德国。很快,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都有了移民配额,不过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提高配额,接纳数十万的德国犹太移民。唯一的例外是多米尼加共和国(在独裁者特鲁希略的统治下,他宣布将接纳10万人,但从未成为现实)。最终,会议没有取得任何实际的成果就草草结束了。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1939年的“水晶之夜”之后,一艘名为圣路易斯号的船,载着937名犹太难民离开了汉堡。但古巴、美国和加拿大都拒绝让这艘船靠岸,最终不得不回到欧洲。其中一些乘客被允许进入如荷兰、英国或法国。而剩下的620名乘客不得不继续返回,最终其中大约一半人死于纳粹的大屠杀。
不过无论如何,德国犹太人的大规模移民,并不能阻止希特勒入侵欧洲其他地区,围捕并杀害犹太人。而且在大屠杀中失去最多犹太人的国家不是德国,而是波兰,约16.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