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期间,太平军和清军在长江流域反复展开拉据战,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大城市,更是被反复争夺,如武昌、庐州等地。太平军前期,在天京事变前,曾三克武昌。而在天京事变后,军力衰退,但每到危急时,仍想要去进攻湖北,以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可惜后期的两次围魏救赵都没有取得想要的效果,反而损兵折将,加速了天国的灭亡。
因为安庆是陈玉成的地盘,李秀成对救援安庆并不感兴趣,陈玉成孤军奋战,虽然曾逼近武昌,但在外国人的干涉下,最终没敢进攻武昌,撤军撤退,继续回救安庆。
第二次。天京保卫战。安庆失守后,湘军顺流东下,很快包围天京。面对湘军的层层围困,洪秀全慌了,令在苏南发展的李秀成赶紧回来救驾。李秀成等十三王率几十万大军,进攻曾国荃的两万人,浴血奋战好多天,竟然没能打退湘军。
从1862年11月起,到1863年6月,太平军先是进入了安徽,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下,不断失败,最终因为缺粮,只能折返,回到天京。在渡江途中,遭到清军水师截击,损失惨重。三十多万人最后只剩两万人。这次计划的失败,使天京防守兵力更吃紧,同时苏南等地也在淮军的进攻下,相继丧失。太平军的根据地越来越小,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总结:太平天国最后的失败,除了天京事变后人心溃散之外,也与军事指挥上的一连串失误有关。太平军内部诸侯林立,互不统属,在安庆保卫战和天京保卫战中,相互不能协同作战,致使救援无不以失败告终。而两次围魏救赵根本就毫无意义,反而加速了天国的灭亡。
反之,湘军阵营里的曾国藩、胡林翼等人几乎都是读书人,大儒,面对太平军的这种小伎俩岂会让他们上当?如果杨秀清还在,即使不能挽回大局,太平军也不至于如此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