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5月,中国西南出了件大事:法国准备以越南为跳板,对中国发起侵略攻击。
当时,主张和谈的李鸿章把握着朝廷的军政大权,中越交界的两广和云南军政均由李鸿章主持。
在朝廷举目无措之时,70多岁的左宗棠站了出来,当时已经在家休假赋闲的他听到法国入侵的消息,立马启程去北京见光绪皇帝。他说:这次侵略比以往还严重,中国马上要面临被瓜分的危险,现在只有跟法国来一场大决战,才能解救被瓜分的危局。
清朝最后一根“硬骨头” 左宗棠将军
1883年10月,左宗棠组成定边军,定边军沿用楚军、西征军模式:首先练心,再次练胆,最后练打仗技术。两个月后,恪靖定边军练成,向朝廷请示作战策略,却得到这样一句话:如法军打来,战亦违旨,退亦违旨。
根据清廷的这个指示,上阵杀敌是违抗命令,撤退逃跑也是违抗命令,那就只剩一个动作:站在原地不动,等着被法军来打死。
而这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战略就是由李鸿章提出的。李鸿章自己不打,左宗棠主动请缨,他却在幕后处处掣肘。
李鸿章
到1884年4月,中国军队因为受到李鸿章命令的约束,不敢放手还击,法军节节胜利,攻下南方门户镇南关。诺大的东方帝国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不可一世的法国将军派士兵在镇南关的废墟中插上一块牌子,羞辱清廷:“广西的门户已经不再存在了!”
两个月后,法国组成远东舰队,开进福州、基隆口岸,准备随时对中国本土发动攻击占领。
事实证明,一味妥协投降赢不来和平与尊重,面对咄咄逼人的法国,李鸿章无计可施。到了1884年8月,清廷只能听取左宗棠的意见,要求陆军火速进兵镇南关。
早已愤怒的中国军人,终于不用再受李鸿章的约束了。他们对着法军插的牌子,也立下一块牌子:“我们将用法军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
之后镇南关一战,愤怒的中国士兵,将法军杀得片甲不留。法国将军被打得遍体鳞伤,差点阵亡,躺在担架上逃过一命。这一震撼性的国际消息,瞬间传到法国国内。法国上下全部震动,他们起来抗议政府,矛头直指总理茹费理。发动这场战争的茹费理内阁当天倒台。
但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议和派又跳了出来,他们怕法国卷土重来,所以主张“见好就收”,趁机和法国议和。就这样,本来已经准备接受失败的法国政府竟然意外的在谈判桌上占据了主动权!
《中法新约》由李鸿章迅速签订。新约规定:(1)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允许对越南订立条约。(2)勘定中越边界,并在边界保胜以上和谅山以北指定两处为通商地点,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3)降低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4)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商办。
这是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之后,签订的一个彻头彻尾的丧权辱国条约, 是世界外交史上空前绝后的奇闻。
左宗棠听了之后气的吐血,说“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还说:“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清朝不败而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