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实现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通过残酷压榨剥削殖民地以完成其原始积累,从而获取了大量的资源用以实现工业化的目的。这个定论深入人心,一直被大家所认可而成为主流观点。但仔细想来,有一个西方帝国主义强国好像不是这个路子发展起来的,这个国家就是德国。
德国属于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活动中也没能占有先机,只是在发展起来之后才攫取了一些殖民地,基本上没有参与其的工业化进程。那么问题来了,德国的原始积累是怎样进行的呢?
其实在早期帝国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上,主要有着三个途径。一是对于本国农民的剥削,二是奴隶贸易的利润,三是对于殖民地的压榨。比如在早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英国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中,基本上就是走的这个路子。
在英国有着我们耳熟能详的“圈地运动”,为了获得发展纺织业所需的羊毛,资本家和庄园主勾结,将耕地变为牧场,使得广大的农民群体流离失所,被誉为是一场“羊吃人”的运动。而流民最终又进入了工厂,成为了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而英国也是最早开始奴隶贩卖的国家,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作为拥有最大的殖民地的国家,英国有着最为广大的原料供给地和产品倾销地。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英国完成了原始积累成为了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
下面看一看德国。它如上所说,殖民运动开展较晚,而且收效甚微。但通过英国的发展来看,原始积累不仅仅在于对外掠夺,还可以对内压榨。相比于英国,德国的对内压榨显得分量更重一些。容克地主阶级通过特权在本国农民身上攫取了大量的财富,比如废除“农奴制”,通过这一活动获得农民缴纳的高额赎金外,还使得地主得以兼并土地,为资本主义大农制提供了便利。再者,这一活动使得大量的劳动者和市场的出现,为已经发萌的的资本主义提供了成长条件。
另外,德国境内丰富的铁、煤等资源,也使德国有条件积累大量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其境内关税同盟和统一市场的形成,最终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简单地说,德国的原始积累主要是源于对内的剥削和对于邻近弱小国家的掠夺。另外,通过与西欧国家的经济往来,实际上德国一定程度上也享受到了那些国家在殖民地中获取的利益。
总的来看,德国的崛起大致有这么几点原因:第一,得益于它与西欧的联系比较密切,能迅速得到来自西欧的技术和理念;第二,众多的德裔使德国与美国保持了密切的联系,能轻易得到美国的资本、资源和市场;第三,在南美也有数量众多的德裔人口,方便德国进口这些地区的资源和出口工业品;第四,德国本身丰富的煤铁资源,使得基础工业能够在不借助于外力的情况下发展起来。而发达的钢铁、机械、交通等工业又为其他产业提供推动力,这一点是德国比之南欧国家甚至是法国最有优势的一点;第五,德国由于地理和文化的原因向东欧、巴尔干等不发达地区倾销工业品非常便利。如此等等原因,使得德国得以迅速崛起,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内,走完了英国一百多年走完的路,而这其中原始积累无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原始积累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这上面德国的路有别于英国等老牌殖民地国家,这也是很多后来者的主要途径。新中国的工业化更是如此,我们完完全全是以内部为原始积累的方向。我们是以农业低价格的“剪刀差”方式,是以人为的低工资方式,极其艰难的完成了原始积累。没有殖民地,没有与世界的经济往来,完全靠的是我们自己每一个人的节衣缩食,以牺牲生活质量来达成的。
我们的工业化和那些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们的工业化最终是为了攫取更大的财富,而我们的工业化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为此,我们的人民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实现了工业化。在建国初,民主人士梁漱溟和伟人在发展中的民生问题上有过一场著名的争论。伟人就此问题提出了“大仁政”和“小仁政”之说,指出在当时以有限的资源急于改善民生和用来原始积累以完成工业化相比,后者无疑更具有紧迫性,是“大仁政”。
历史证明了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得以迅速完成工业化,虎口夺食般的从西方列强控制下世界里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为我们的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不能忘记那个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年代,工人、农民还有知识分子,每一个为了国家的建设而节衣缩食、艰苦奋斗的先辈。一代人吃了几代人的苦,是他们用自己的苦难为我们换来了今日之盛世,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