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要把靳辅陈潢抓到京师来问罪,是因为这两位治河的专家,不同意他那外行人以统治者的姿态给的治河意见。
不按他的要求挖入海口,不仅自己不挖,还在他派于振甲等人去挖时,上游不关闸,致使下游白挖。即便他下圣旨让关闸,写私信恳求,这二位还特别有底线,为两岸百姓着想,居然敢抗旨不尊。
把二人抓直京师时,康熙知道陈潢在治河问题上是一根筋,是属于油盐不进的,根本说不动。
所以他特意单独召见了靳辅。先是给其强加一项依附明珠进行淤田买卖的莫须有的罪名;然后又以内阁官位为诱惑,想跟这个做了几十年官的老官僚做个交易,让他回去乖乖的按自己的意思把下河挑了。
毕竟在康熙眼里,久于官场的靳辅应该懂得变通,知道尊君令;知道君无戏言,皇上说的话必须照办。
结果,靳辅依然给拒绝了,还让他收回成命,不要一意孤行。[捂脸][捂脸]
康熙气得手都抖了,回屋子就是一通乱砸。
但靳辅陈潢治河的确有功,所以他想要处置他们必须要有一个能堵住众人之口的理由。
就如当年他处理阿席熙与靳辅银两之争;就如当年他救靳治豫;就如当年黄河决堤祸及三省时他保靳辅陈潢一命一样。
当年的这些事情,都是高士奇出面,让处处想至靳辅陈潢于死地的阿希熙、伊桑阿等像吃了一个苍蝇似的。
那时候,他靠着高士奇可以非常痛快的让索党之人吃苍蝇。
此刻,他要治靳辅陈潢的罪,就特别需要一个打手,一个能让靳辅陈潢心甘情愿认罪的打手。只要这二人能认罪,就好办了。
可明珠与高士奇却非常明确的表明自己不愿意做这个“打手”,明珠居然说“像靳辅陈潢这样的忠臣都被抓了,以后谁还会给朝廷卖命”,还说“那俩人抄家所得还不到五两银子,如果直接用抗旨不尊给砍了,黄河立马就决堤,这一巴掌下来,就算他是皇上也接不住。”
而且明珠这个狗东西,居然还查到太子爷与淤田案的关系,和索额图利用淤田的租银给太子爷买私宅、买姑娘后。
就背地里笑话他康老三教子无方,盼望他能废了太子,自己好扶持大阿哥上位。
这明珠大爷,招了自己话多的祸。而且他的这些大逆不道之语,还是当着高士奇说的。
这,这让康熙这个皇上情何以堪。
既然大阿哥与明珠的觊觎东宫之位,那为保太子,明珠非除不可了。
所以康熙把靳辅陈潢明珠归成一党,这件事情,徐乾学与郭琇在康熙的点拨下自告奋勇的给做了。
康熙本来以为探花郎出身的徐乾学,也能像高士奇一样,按他的心思,把罪名稳稳当当的安在明珠靳辅陈潢的头上;然后自己再出面,以仁慈的方式赦了他们,让他们治河的去治河,干活的老老实实离开上书房去干活。
结果徐乾学大人只是会在折子弹劾的自说自话,一到现场公审,立马就被靳辅陈潢问得一愣一愣的。
这还不算,明珠为了自己的性命,在刑部不断的爆索额图的黑料,也算说的过去,只是时不时的要撤出太子爷,康熙自然不能接受。
在康熙眼里,高士奇就应该按他的意思来,他要治明珠,高士奇就得当“打手”让明珠乖乖认罪伏法。对于明珠时不时的撤出太子爷,高士奇就应该阻止明珠。
结果高士奇是等明珠把太子爷撤出来后才阻止,而且还是用六部堂官都参与淤田案来阻止的。
这样一来,靳辅陈潢的罪没定下来,明珠也就只有贪污那一项罪名了。
这场刑部断案,就是给康熙吃了一只绿苍蝇。
康熙本想以赦靳辅陈潢来要挟这二人暂时按自己命令挖下河,结果这也只能如此了。这二人还得处置,知道审也审不出来个名堂,所以康熙只得自己下旨把靳辅的职给革了。陈潢则只能软禁在狱神庙。
这样,康熙才可以把言官弹劾这二人的折子扔一边去。如果不处理,那索党和言官,还逼的不行。
只是这俩个人,康熙还真舍不得杀,留着,万一黄河出问题,就可以不顾朝臣反对,再派去治河。
高士奇既然不愿意给他康熙做打手,那即便他再有才,不为自己所用,那在康熙眼里就成了废材,所以他开始针对高士奇。
这样一来,高士奇买通太监打听他的日常书单呢什么的就都翻到了明面上。还让梁九功告诉高士奇,自己很厉害,说高士奇的文采只能锦上添花,不要也罢。
这样一来,高士奇就只得自己寻退路了。让明珠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同党参他与明珠,自己又散尽家财,并贴出因为害怕要隐退的对联。
这样一来,康熙果然给他来了一个“休致回籍”。只是即使被罢官了,高士奇还是以徐乾学要与自己合伙谋反要挟着去见了陈潢最后一面。
其实在康熙眼里,无论你是忠是奸,只要你不欺他,只要你按他的意思办事,那即便你祸害百万百姓,他也能保你青史留名,就像于振甲一样。
但如果你不按他的意思办事,那即便你有天大的才,那也是用时拿来,不用时一脚踹开。靳辅陈潢有大才,但不听他话,所以即便还有用,也只能关起来。
高士奇明珠不愿意给他当枪使了,立马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他照样一脚踹开,等着想用的时候,再招回去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