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列宁遗体防腐每年花费引质疑,俄罗斯揭秘:苏联解体后已不再拨款

列宁遗体防腐每年花费引质疑,俄罗斯揭秘:苏联解体后已不再拨款

列宁,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缔造者,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对于这个世界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刻的。

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缔造了全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让社会主义终于从一种“理论”成为了一项伟大的实践,此等功绩,将永远镌刻在历史之上。

只是,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最终都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1924年1月,列宁因病去世,享年54岁。

在列宁去世之后,如何安排他的身后事,成为了苏共全党、乃至整个苏联上下最为关心的一件事,最终,苏联决定对列宁的遗体进行防腐处理,并长期保存。

最初,这是一件“顺应民心”之事,只是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经济的下滑,也有人对于列宁遗体的处理方式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每年耗费巨款去维护列宁的遗体似乎并不“划算”,不如让他“入土为安”。

不过,相关文件显示,苏联解体后,政府已经不再为维护列宁遗体拨款,那么,维护保养的经费是怎么来的呢?列宁的遗体,最后又将如何处理呢?

长期保存遗体: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

列宁出生于1870年,他从1892年就开始组织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了俄文。1912年,列宁让布尔什维克成为了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并在1917年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俄,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可惜的是,这位伟人在 54岁时就因病去世,外界多认为,列宁在1918年受到的枪伤诱发了他晚年时的疾病。

1918年8月 30日,列宁在莫斯科进行演说时,受到了女社会革命党人卡普兰的袭击,两颗子弹命中了他的肩部,尽管这两颗子弹没有要了列宁的命,但由于医疗条件所限,子弹始终留在他的体内,埋下了祸根。

从1921年开始,列宁就开始经常抱怨他的头部、右侧锁骨和右手都有疼痛感,在请了多位专家进行会诊之后,医生一致认为是子弹引起了这一系列疼痛。

1922年,专家决定为他进行手术、取出子弹,尽管手术还比较成功,可从当年底开始,列宁的病情突然恶化,这不仅令他的语言功能受到了影响,他的右侧肢体还发生了瘫痪,就算是外国专家也对列宁的病情束手无策。

到了1924年1月21日,这位伟人停止了呼吸。医生诊断称,列宁是死于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脑出血所导致的呼吸和心脏衰竭。

令人惊讶的是,在后来的遗体解剖中,人们发现列宁的血管壁已经钙化得如同石头一样坚硬,而且他的大脑还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左半脑凹陷严重,普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无法从事任何脑力劳动。

但列宁不仅照常读书看报,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还在继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

第二天,苏共中央就将列宁去世的消息公告全国,讣告发出之后,数十万人在零下40度的严寒之中参加了列宁的祭奠仪式,雪片一样的电报、信件飞抵克里姆林宫,要求政府永远保存列宁的遗体,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

就如何安排列宁身后事的问题,苏共中央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斯大林等人认为,火葬是对领袖的“亵渎”,应当通过防腐手段长期保存列宁的遗体,直到人们已经“适应”了列宁不在的事实;而托洛茨基等人则坚决反对,认为应遵循传统流程安葬列宁。

但为了顺应人民的要求,最终,苏共中央决定,假如能够通过科学的方式长期保存列宁的遗体,那么他们就会将列宁的遗体安放在墓室里进行保存,以方便苏联人民进行瞻仰。

保存秘方是如何诞生的?

既然苏共中央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到底应该如何长期保存列宁遗体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苏共中央成立了“列宁遗体保存专家小组”,限时3个月来完成列宁遗体防腐处理这一问题。

俄罗斯寒冷的天气虽然为这项研究争取了不少时间,但这仍然是一个极为困难的研究议题。根据解剖标本保存的相关经验,一些教授认为可以利用醋酸甲、甘油溶液来对列宁的遗体进行防腐处理。

但在这一方案还通过之前,列宁的遗体上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变色、扭曲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另外一名专家提议应该将列宁的遗体“冷冻保存”,可多数专家对此提出了反对。

因为在举行悼念仪式时,列宁的遗体已经遭到了冷冻,如果遗体频繁经历“冷冻-化冻”这一过程,那反而会加剧遗体的损坏程度,况且,列宁的遗体已经开始腐烂,必须立即进行防腐处理。

只是真的要对列宁的遗体进行防腐处理时,许多专家、医生都因为没有把握而犹豫起来,只有一名犹太生物化学家巴尔斯基愿意接下这项堪称“史无前例”的重要工作。

但巴尔斯基经过了好几次试验,都没能成功找到一个理想的防腐处理方案,就在他焦虑之时,曾经为沙皇博物馆研究出防腐药剂的沃罗比约夫教授“挺身而出”,前来与巴尔斯基一同进行研究。

沃罗比约夫教授研究出的防腐药剂,是用来确保丝织品长期不变色、不变质的,如果要应用于人类的遗体上,那肯定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良。

现在我们很难说保存列宁遗体的“防腐秘方”到底是什么,但根据巴尔斯基和沃罗比约夫两人对列宁遗体进行防腐处理的过程,我们可以大致猜到一二。

首先,由于列宁的遗体本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褐色痕迹,因此,两人先利用过氧化氢、甘油、醋酸混合的溶液将这些褐色斑痕去除。

其次,他们用奎宁、麝香草酚等消毒物质对于列宁的遗体进行彻底了消毒,防止其组织腐烂,影响遗体的保存。

第三步是使用福尔马林对遗体进行防腐处理,为了使得福尔马林能够更好地渗入机体组织,两人还在列宁遗体的后背、腹部、手臂、腿部等各个部位切开小口,并逐步提高福尔马林溶液的浓度,让福尔马林溶液可以顺利灌注到遗体内部。

一个星期后,工作人员又将列宁的遗体移入酒精和甘油的混合溶液之中,这一步既能够对遗体进行防腐处理,还能令列宁的遗体看起来具有更加自然的光泽。

随后,列宁的遗体被置入假眼球,其唇部的扭曲和变形也得到了矫正,与此同时,两人还在浸泡列宁遗体的溶液中加入甲酸盐、水以及一些消毒物质,让列宁遗体的防腐处理“更加可靠”。

这个过程持续了数月,期间,巴尔斯基和沃罗比约夫经常连续工作几天几夜,生怕防腐工作出现什么意外。

为此,他们累得精疲力尽,甚至都没有力气走回下榻的饭店,于是,苏联方面专门为他们准备了一节可以用于居住、休息的电车车厢,方便他们就近休息。

1924年5月底,防腐工作顺利完成,经过详细的检查,列宁遗体得到了妥当的保存,为了检验这一成果,苏共召开了一次党代会,并在会议期间邀请代表们瞻仰列宁的遗容。

这些曾经见过列宁的党代表们瞻仰仪容时发现,列宁的遗体不仅保存完好,而且皮肤还有自然光泽,仿佛他依然活着。

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在看到丈夫的遗体时,更是表示他仿佛是在安睡一样,这与列宁逝世前的样子几乎完全一样。

如此之高的评价,意味着长期保存列宁遗体的试验成功了,同样也意味着苏联民众可以瞻仰他们伟大领袖的遗容了。

每年百万的维护费用,从何而来?

为了保护好列宁的遗体,列宁墓的相关安全设施,不亚于政府的核防设施,还有哨兵守卫遗体。

安放列宁遗体的水晶棺常年保持在恒温16度的状态,各项指数都按照专家的要求严格设定,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遗体出现变色、腐烂等问题。

每周一和周五,专家和医护人员还会对列宁的遗体进行检查和日常的防腐处理。

每隔18个月,列宁遗体还要接受一次专门的护理,工作人员会将遗体浸泡到特制的药液之中加强防腐,并为列宁换上新衣服、重新化好妆,再安置成安睡的样子。

如果工作人员发现列宁遗体上有任何细小的蚀变,那也必须经过卫生部的同意才能进行处理,绝不可以擅自对遗体进行任何处理。

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民众可以看到最为“栩栩如生”的列宁,方便苏联人民怀念这位伟大领袖。

确实,在苏联解体前的数十年里,只要列宁墓对外开放,来自全苏联、乃至全球各地的人必定会排着队去瞻仰和悼念这位对世界历史有着深刻影响的伟人。

不过在苏联解体后,人们对于列宁遗体的态度却突然“转变”了。一方面,关于列宁遗体的各种离奇传闻不断见诸媒体。

例如,有人说列宁遗体1/3的皮肤、手指以及全部毛发都进行过置换。

例如,有人说列宁的遗体其实已经开始腐烂,他的腿和手都已经被截取,安上了“假肢”。

再例如,有人干脆说,列宁的遗体现在只剩下一个头部,其余部分都是假体……这些传闻仿佛是在质疑,他们瞻仰的真的是“列宁本人”吗?

传闻沸沸扬扬,但官方也从未承认或者否认。只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列宁的遗体确实是“每况愈下”,毕竟在巴尔斯基教授去世后,他的接班人在这方面的经验并不充足,列宁遗体的保存也因此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在另外一方面,维护列宁遗体的开支也受到了巨大质疑。

在苏联时期,政府每年都会拨出数百万元的经费,专门用于列宁遗体的保养,民众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这是伟大领袖,保存他的遗体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

但到了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时期,人们的思想、社会的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列宁的地位也得到了彻底的“颠覆”,有人提出,俄罗斯不应当再为保存列宁遗体支付款项,或许让他“入土为安”才是比较好的选择。

20世纪末,有人提出要将列宁遗体安葬到圣彼得堡沃尔科夫公墓,他们声称这样是为了实现列宁和母亲葬在一起的遗愿。

还有激进人士打出过“埋葬列宁和列宁的事业”的口号,试图让俄罗斯政府同意重新安葬列宁。

不过,反对人士认为,列宁从没有表达过要与母亲葬在一起的意思,而且他的遗体保存在殡葬史上是一个“奇迹”,也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如果轻易将列宁下葬,将会影响到生物医学界对此的研究。

而且,俄罗斯共产党一直坚决反对将列宁遗体移出列宁墓,还声称要重新安葬列宁的人完全是在“挑衅”,他们认为列宁墓已经进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保护名录,没有人可以破坏列宁墓。

为了平息这些争论,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01年时正式宣布暂不对列宁遗体进行迁葬,让其仍然安置于红场的列宁墓中。

同时,俄罗斯官方也表态称,早在苏联解体初期,俄罗斯政府早就已经停止了为列宁遗体保护进行拨款的行为,前苏联的“列宁墓实验室”也已经改名为“全俄药用植物科学生产联合体生物结构研究中心”。

这个研究中心的人员包括巴尔斯基教授的后人和一些完全出于自愿的工作人员,而他们的经费则来自于社会捐助。

俄罗斯宣称,该研究中心对于列宁遗体的持续维护完全是出于自愿的,他们同时也是在进行一项“科学实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假如维护列宁遗体的费用并没有由政府开支,而只是来自于支持者的捐款,那么这笔开支似乎也不必接受民众的监督乃至质疑。

不过,毕竟列宁墓已经与克里姆林宫、红场彻底“捆绑”在一起,俄罗斯人民对此多加关注,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

至今,关于列宁要不要“入土为安”的问题,仍然是俄罗斯人民关注的话题,对此,普京一直坚持这件事应当交由时间和人民来决定,他认为,有一天俄罗斯人民将会就此问题达成一致,因为“历史不能操之过急”。

也许,今后列宁的遗体到底会“何去何从”,我们只能交给时间来揭晓答案了。

-END-

作者:妍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列宁,进行,子弹,苏联,俄罗斯,质疑,处理,防腐,研究,遗体,消息资讯,列宁,巴尔斯基,苏联,列宁墓,遗体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列宁,进行,子弹,苏联,俄罗斯,质疑,处理,防腐,研究,遗体,消息资讯,列宁,巴尔斯基,苏联,列宁墓,遗体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列宁,进行,子弹,苏联,俄罗斯,质疑,处理,防腐,研究,遗体,消息资讯,列宁,巴尔斯基,苏联,列宁墓,遗体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