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词歌咏自己的志向,这是古代文人最擅长的一种方式。像龚自珍的“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便是其中代表。
此外,以画作或者故事表达实际的含义,在古代也同样常见。曾经清朝年间就有一幅见鬼图,慈禧太后倒是爱不释手,却不知这纯粹是对整个国家的一种深刻讽刺。
普通人不敢看,一是内容十分恐怖,二是画作反映的现实,实在荒谬,荒谬到常人不愿意接受的地步。
创作的由来
有关这幅见鬼图创作的由来,还要从蒲松龄创作的《聊斋》中的一个故事开始说起。
相传在康熙年间,曾有一位书生进京赶考之时,于一树林中偶遇一位美丽的女子。
虽然奇怪女子为何会出现在人烟稀少之地,却还是因为对方的容貌而忽略。仅仅只是一眼,书生便认定对方是他的梦中情人。
随后两人赶赴集市之中,有好心人发现这位女子一些异于常人的举动,有意提醒书生,千万不要因为女色影响了他的前程,何况对方还如此奇怪。
没曾想好意劝告,却成了书生眼里的嫉妒。没本事找到貌美如花的伴侣,倒来挑“我”的毛病,真是岂有此理。
眼看书生不仅不听劝,甚至眉宇间还逐渐显露出怒色,众人自不再言语。萍水相逢之人,哪来那么多关心。
书生倒也毫不在意众人的态度,在他心中,只要他能尽力考取功名,随后和女子一同回到家乡,那就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尤其是每次读完书本之后,回头看看烛光下温婉动人的女子,书生更是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动力。
可就在两人快要行至京城时,却突然遇到一名道士。这名道士一看书生的面貌,就知道他多半已经被女子迷失了心智,什么也听不进去。
于是某一天夜晚,趁着书生外出,“女子”一人在家的时候,道士强行做法,带着书生来到“女子”窗前。
书生从窗缝中看到的画面,便是清朝这幅著名见鬼图呈现出来的内容。也是直到这个时候,书生才知晓他究竟有多么愚蠢。
见鬼图与慈禧
那么见鬼图所呈现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凶神恶煞、面容狰狞的鬼怪,正在为一女性皮囊化妆。
人们难以想象,当书生看到与自己行走了一路的女子,真实身份竟然是这副模样,心里会是怎样的想法。
至于慈禧会对这幅图画爱不释手,也不知应该批评她愚蠢,还是评价她无知。
虽然画作表现出极强的想象力,以及与现实生活的强烈冲突感,但就这两方面来说,慈禧多半都欣赏不来。
对她而言,见鬼图不过是一幅稀奇的画作而已。以往所有文人的画作中,都没有与之相同的绘画,自然显得见鬼图之珍贵。
或许会有人觉得评价慈禧,不应从艺术赏析的角度处罚。只是纵观慈禧的收藏就会发现,此人除去金银财宝、珍珠翡翠之外,基本没什么艺术品。
像这样的人会有艺术鉴赏力?估计谁都不会相信。
何况换一个稍微有点尝试的君王都知道,这一画作表面上看起来是对鬼怪的想象,实际上却是对社会黑暗的控诉,对当权者无能作为的讽刺。
本应该十分生气的慈禧,反倒爱不释手,也足以证明她根本不知道这层含义。
试想一下,倘若国家富足强大,人们生活安居乐业,谁会没事儿想些鬼怪故事出来?
强汉、盛唐、富宋以及后来的大明王朝,可曾有文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讽刺统治者。唯独清朝出现这类情形,慈禧太后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实在荒谬。
古代老百姓不敢看,是生活实在悲惨。正在给女子皮囊作画的鬼怪,即像那些伪善的朝廷命官,也像那些令人作呕的慈善富商。
打着拯救世人的幌子,却恶狠狠地剥削着平民百姓的精神与肉体。这样的现实,古人逃不掉,也不敢看。
尤其联想到画作盛行的背景年代,满清晚期,国弱民穷,任人欺凌。统治者心里只想着如何维护表面的威仪,却从来没有想过改变。
慈禧凭借一人之力,让整个国家堕入更深的深渊之中。正如那狰狞的恶鬼,为皮囊一遍又一遍化妆时,甚至都忘了恶鬼的身份。
民怨而无人听,最终也只能将想法藏在心里,麻木地冷眼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