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周星驰曾经主演的一部喜剧电影——《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在电影中,周星驰扮演的角色是一名九品官员。
所谓“九品”,是中国古代的末流官吏等级,与之相对的最高品级就是“一品”,而“一品”又分“正一品”和“从一品”,从命名中不难发现,“正一品”官位显然高于“从一品”。
每个朝代的官位等级分类都有它的独特性,但总的来说官位等级不同,官员的待遇也会有所不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作为清朝时期最高级别的“正一品”官员他们的待遇如何?
我们知道先秦时期的官制划分还比较复杂,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他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智慧建立起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与此同时官制也总算是有了一个简易体系。
秦汉有三公九卿制,唐朝有成熟的三省六部制,宋朝有二府三司制,而清朝的官制是什么样的呢?
清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统治阶级了创立一套新的官制,一方面用于加强中央集权,一方面用于削弱分化大臣权力。
清朝官制称为“九品十八级”。其中,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级。十八个级别还被划分为三个大类——分别是堂上官,堂下官或参上官和参下官,每一类里面包含的官品数也不尽相同。
正一品是中国古代官品等级的最高级别。正因为级别最高,才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评得上“正一品”。想要成为“正一品”并非易事,仅靠个人的实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得靠运气加持。
像历史上我们所熟知的鳌拜、和坤、刘墉、纪晓岚他们都是“一品”官员,不过纪晓岚曾担任的太子少保,只能属于“从一品”,相比“正一品”要略低一级。
然而细看这些人物的个人简历,要么个人能力出类拔萃,要么家底殷实,绝非等闲之辈。
可见,想要评上“正一品”可以说是比李白的“蜀道难”还要难!
既然“正一品”的等级这么高,那它一年的俸禄也不少吧?
在今天社会,我们的工资构成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私营企业员工工资构成可能包括基本工资、绩效提成和奖金等;外资企业的员工工资构成可能包括岗位工资、绩效奖金、津贴以及年终奖和其他各种福利。
同样的,在古代社会官吏的俸禄构成也不止一种。清朝时期的官吏俸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俸银和禄米。
据《钦定大清会典》记载,清朝“正一品”官员每年的标准俸银是180两,禄米是90石。
按照今天的白银市场价来计算,每一克白银大约5.1元人民币,一两等于50克,一石等于120斤,那他们每年的工资也就约45000元,外加10800斤粮食。
但我们知道,上文提到的和坤,他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奢侈,这45000元搁现在工薪阶层而言都不够一年日常生活开销,更何况是和坤。
和坤可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府邸宅院、丫鬟仆人哪个不需要花钱?
所以除了这些基本的俸禄外,清朝的官员还可以额外获取养廉银、冰敬和碳敬。
所谓养廉银,是清朝特有的薪酬制度,利用高薪来杜绝贪污事件的发生,才取名为“养廉”。
养廉银来自地方的赋税,一般来说,养廉银通常为正常薪水的10倍到100倍。
像我们熟知的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年薪才155两,养廉银却达一万两;
至于“冰敬”和“炭敬”是明清时期地方和下级官员在夏冬季节给自己顶头上司的“孝敬”,表面上说是“孝敬”领头大人拿去买冰消暑、买炭取暖,本质上就是一种被体面的行贿行为。
这样下来,“正一品”官员的原本的俸禄加上额外的所得,每年的收入的还不得噌噌噌往上涨!
官至“正一品”,除了拥有丰厚的俸禄外,还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福利优惠。无论是个人社会地位的提升,还是对家族的发扬光大,甚至是子孙后代的恩荫,都是莫大的荣耀。
我们知道鳌拜是清朝三代元勋、权臣,早年随皇太极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的他也曾官至“正一品”,朝廷为他置办府邸,赐封名号,给他权势,深受皇太极信任。
同样官至“正一品”的还有刘墉。刘墉本就出身于名门望族,家中世代为官,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墉以恩荫举人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考试而成为进士,在为政期间,兢兢业业。
官至“正一品”的他不仅维持了家族的名誉,子孙后代也可以凭借他的望誉享受恩荫之惠。
不仅如此,等到“正一品”官员致士之后,他们依旧可以一边领着俸禄,一边享受老年生活。
晚年时期的纪晓岚便是如此,虽然他只是“从一品”,但他仍然一边拿着朝廷的俸禄,一边悠哉游哉颐养天年。
纪晓岚八十岁大寿的时候皇帝还亲自为他祝寿,等到他去世后,皇上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谥号“文达”。
仅是“从一品”就有此待遇,那“正一品”岂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纵观清朝“正一品”官员的待遇,无论是俸禄还是其他福利,可以说是相当好了。
这也就难怪古代明明有“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但比起成为富商,每年还是会有大批人选择参加科举考试入仕,甚至有些人坚持考了十多年,哪怕头发都花白了。
一旦成为进士,深受皇帝重用,被赐封为“太师”、“太保”、“太傅”,评上了所谓的“正一品”官员,那就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和至高无上的荣誉!
如果你穿越回清朝,你会选择成为一名富商,还是成为一名“正一品”官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