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大清国耻:旅顺惨案时清廷一言不发

大清国耻:旅顺惨案时清廷一言不发

旅顺,又称旅顺口。

元代称狮子口,明太祖朱元璋派马云、叶旺二将率军从山东蓬莱乘船跨海在此登陆收复辽东,因海上旅途一帆风顺,遂将狮子口改名旅顺口,一直沿用至今。

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威海卫互为犄角,共扼渤海门户。

旅顺作为北洋水师重镇,由李鸿章耗时十六年、耗资数千万建成,船坞、炮台、军储的实力为北洋军之首,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

黄遵宪曾赞道:“海水一泓烟九点,壮哉此地实天险!炮台屹立如虎阚,红衣大将威望俨”。

1894年,日本第二军在夺取大连湾后,于11月17日拂晓,日本第二军除在金州、大连湾留下少量部队外,全部出动进攻旅顺。

驻守旅顺的清军总兵力为14700人,然而,清军兵力虽多、但诸军各自为战,互不联络。八位统领不相隶属,各行其是。虽然临战前公推姜桂题为总统领,但此人行伍出身,战守无策,一味告援,清军各部相互观望坐视,几乎是一盘散沙。

经过几天的战斗,21日旅顺彻底被日军占领,清军战死约2000余人,日军损失280人。

北洋大臣李鸿章战前扬言:“有充足的弹药、军粮,有优良的火炮和北洋海军的声援,旅顺口可以坚守三年!”

谁曾想只短短几天,拥有优势装备、占据地利之便的上万清军便仓惶逃窜,一败涂地。

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大屠杀,遇难者约2万人,后经考察,生还者800余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日军在旅顺的暴行,国际社会一片哗然,纷纷谴责日本。

当时的清廷对于旅顺大屠杀是什么态度呢?

少数封疆大吏在奏折里稍微提了一下。

清廷只是将总理船政、专办水陆营务的道员龚昭与以“不能联络诸军同心固守,迨船坞失陷避至烟台”等罪名逮捕,交与刑部治罪。

对于小日子在旅顺的暴行,只有两个字:沉默。一言不发,甚至连谴责都没有。

反倒是洋人在报纸上大肆披露日军的暴行。

1894年11月26日,英国《泰晤士报》最早披露有关“旅顺大屠杀”的信息。

“日本攻取旅顺时,戕戮百姓四日,非理杀伐,督兵之员不能临时禁止,恐为终身之玷。”

英国人艾伦《龙旗翻卷之下》记载:“日本兵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的人;对跌倒的人更是凶狠地乱刺。在街上行走,脚下到处可踩着死尸。”

“天黑了,屠杀还在继续进行着。枪声、呼喊声、尖叫声和呻吟声,到处回荡。街道上呈现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卧着肢体残缺的尸体;有些小胡同,简直被死尸堵住了。死者大都是城里人。”

“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地举向高空,让人观看”。

美国的《世界报》刊登了一则报道:“日本军(在旅顺)不分老幼全都枪杀,三天期间,掠夺与屠杀达到了极点”。

美国记者克里曼描述:“我见一人跪在兵前,叩头求命。兵一手以枪尾刀插入其头于地,一手以剑斩断其身首。有一人缩身于角头,日兵一队放枪弹碎其身。有一老人跪于街中,日兵斩之,几成两段。有一难民在屋脊上,亦被弹打死。有一人由屋脊跌下街心,兵以枪尾刀刺插十余次。”

“战后第三日,天正黎明,我为枪弹之声惊醒,日人又肆屠戮。我出外看见一武弁带兵一队追逐三人,有一人手抱着一无衣服的婴孩,其人急走,将婴孩跌落。一点钟后,我见该孩已死,两人被枪弹打倒。其第三人即孩子之父,失足一蹶,一兵手执枪尾刀者即刻擒住其背。我走上前,示以手臂上所缠白布红十字,欲救之,但不能阻止。兵将刀连插伏地之人颈项三四下,然后去,任其在地延喘待死。”

“次日(11月24日)我与威利阿士至一天井处,看见一具死尸。即见两兵屈身于死尸之旁,甚为诧异。一兵手执一刀,此两人已将尸首剖腹,刳出其心” “我经过各街,到处见尸体均残毁如野兽所啮。被杀之店铺生意人,堆积叠在道旁,眼中之泪,伤痕之血,都已冰结成块。甚至有知灵性之犬狗,见主人尸首之僵硬,不禁悲鸣于侧,其惨可知矣”。

该报于12月12日、13日、19日、20日连续数天刊登“战争特派员”克里曼的长篇“纪实报告”:《日本军大屠杀》及《旅顺大屠杀》,称:“日本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掀起了轩然大波。

而英国的《泰晤士报》与《标准报》跟进报道,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们在得悉事件详情的同时,无不对远东的暴行感到战栗、痛心、愤怒”。

由于清廷的沉默,使日本有了可乘之机,对旅顺大屠杀百般掩盖、矢口否认,并大肆收买媒体掩盖真相。

英国的中央通讯社和路透社先后被小日子收买。

“每当有不利的报道刊登在当地报纸上”,这两家新闻机构通常都立刻出马,给予反宣传。

路透社“及时制止”了本社记者从上海发来的揭露旅顺“野蛮残害”的电稿。

中央通讯社则辩称:“除战时正当杀伤之外,(日军)无杀害一名中国人”。类似的还有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日本的《日本邮报》、《日本周刊邮报》以及意大利等国的若干报刊。

孙宝田,大连金州人,生于1903年。1910年起,他师从名儒郑有仁十年,曾与著名将领万毅(大连金州人,1955年被授中将军衔)同窗。

1935年5月,孙宝田出于民族义愤,开始着手实地调查四十一年前大屠杀罹难人数。他前往旅顺,谨言慎行,辗转找到了一名幸存者鲍绍武,鲍悲愤地说:

“日军入旅顺,沿户搜杀,妇婴不免,历三昼夜始止。尸体随处掩埋。翌春乙未二月,日军令其组织扛尸队,将所瘗尸体抬至阳花沟焚之。”

死难者的骨灰葬在白玉山东麓。经过调查,孙宝田得知:“当时除有家人领尸安葬者千余外,被焚尸体实为一万八千三百余。”

“余根据鲍君所言,曾将日军屠杀旅顺事实详记始末,载在文献中,以告国人。”孙宝田查实,旅顺大屠杀的死难人数为两万人,是日军公布数字的两倍。

1896年11月,日军撤出旅顺后,清朝官员顾元勋树立了万忠墓的第一块碑石,亲书“万忠墓”三个大字并修建享殿,以示祭奠。后又分别在1922年、1948年经过维修并树碑。碑阴铭文记述了日军暴行和重修万忠墓的经过。

日本人在大清的龙兴之地大肆屠杀、烧杀抢掠,腐败的清廷连个Pi都没放,坐视小日子掩盖罪行。

说到底,在满清眼里,这种程度的屠杀,与当年自己入关时候的屠杀一比,就是个弟弟,清廷自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应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死尸,暴行,国耻,旅顺,日军,日本,清军,惨案,大屠杀,清廷,消息资讯,旅顺,旅顺大屠杀,日军,日本,孙宝田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死尸,暴行,国耻,旅顺,日军,日本,清军,惨案,大屠杀,清廷,消息资讯,旅顺,旅顺大屠杀,日军,日本,孙宝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死尸,暴行,国耻,旅顺,日军,日本,清军,惨案,大屠杀,清廷,消息资讯,旅顺,旅顺大屠杀,日军,日本,孙宝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