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后金以劣势之兵力,五日内完败大明王朝20万大军。这场胜利让后金这个新兴的少数民族政权,彻底摆脱了中央政府的束缚,努尔哈赤可以带领着他的子弟们,去实现他们心中那更大的理想了。
不久,努尔哈赤便消灭了叶赫部,统一了女真各部指日可待,成为“白山黑水”真正的霸主!
中央政府大明王朝,在成功“靠”死了昏聩之君神宗万历皇帝之后,又迎来了历史上著名的木匠皇帝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其父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一个月便驾崩),据说这位老兄确实是一位木匠高手,可惜他不是一位好皇帝,致使大权旁落到了历史上著名大太监魏忠贤之手,党伐同异、残害忠良之事比比皆是,这无疑是为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又挖上了几锹土。
大明王朝最令后人敬仰的就是永远有那么一批忠君爱国的知识分子,这些文人不顾自己生死,胸中素怀“扶大厦之将倾,挽祖宗基业与狂澜”之志,他们要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消灭一切反动势力,这当然包括蛮夷努尔哈赤。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
袁崇焕就是这批明朝忠君爱国文人之代表,一位出生于广西的南方文人,来到辽东苦寒之地,带领明军奋勇抗金,其中较为著名的宁远之战大败后金军,取得了明朝军队与后金军队正面交锋的首场胜利。这还不算,“匪首”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击中而身负重伤,这对于后金的打击可用“重创”二字加以形容。
果然身负重伤的老汗努尔哈赤在身心两方面的沉重打击下,生命之息正急剧衰退,以呈无力回天之势,后金易汗已成必然。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牵动着后金每一个人的神经,尤其是那些继位候选人们,他们更是窥视着老汗的一举一动。各路势力暗流涌动,谁也不想错过这坐拥天下的机会。
努尔哈赤一生共娶了16位妻子,其中先后有四位大妃,这四位大妃所出的四个儿子刚好代表着争夺汗位的四股势力,他们分别是:第一位大妃佟佳-哈哈纳扎青所出的二阿哥代善,第二位大妃富察-衮代所出的五阿哥莽古尔泰,第三位大妃叶赫那拉-孟古哲哲所出的八阿哥皇太极和最后一位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所出的十四阿哥多尔衮。虽然这四股势力都在力争汗位,但是他们各自的处境是不一样的。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
代善乃努尔哈赤结发之妻所生,跟随父亲东征西讨功勋卓著,被努尔哈赤授予“古英巴图鲁”之美誉。在其同母兄褚英被废黜储君之位后,代善就成了努尔哈赤最心仪的接班人,然而代善接连的三大错误,使他失去了太子之位:
1.与大妃阿巴亥的“桃色事件”,努尔哈赤小妾德因泽,因嫉妒阿巴亥的地位,而向努尔哈赤告发她和大贝勒代善有不正当关系,虽然最终没有查出太严重的问题,但是着实让努尔哈赤很反感;
2.听信后妻谗言而虐待自己的儿子岳托和硕托,后硕托愤然出走导致事发,被努尔哈赤知晓并重则代善;
3.与努尔哈赤的府邸之争。代善发现自己的新宅子比父汗努尔哈赤的要好,于是便主动提出与父汗换宅子。代善本想向努尔哈赤示好来改善父子之间的关系,可是代善却因为自己的好宅子让给父汗而心有不甘,转而欺负自己儿子岳托,迫使岳托让出宅子给自己,不想这件事儿又让努尔哈赤知道。努尔哈赤仅是冷冷地说:“既然这个事情让你如此为难,并且还要殃及到岳托,我还是把你的宅子还给你吧。”努尔哈赤字里行间都透漏出对这个儿子的嗤鼻。
这一系列的错误导致代善储君之位不保,也反映出代善这个人为人处世的很多不成熟之处。说实话,代善真的担不起后金国这个大担子。
但是,作为四大贝勒之首以及子弟们为后金所立之功勋、所居权位之重,应该说代善依然是汗位有力竞争者之一。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1.28—1643.09.21),即清太宗
莽古尔泰因其母衮代为努尔哈赤宠爱而早早得到父汗青睐,但是莽古尔泰这个人,性格鲁莽而少谋略,典型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型,根本不是能堪大任的料。并且这家伙还干了一件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的事儿,就是亲手斩杀自己的母亲,这一残暴行径令人发指。试想一下,谁愿意让这样一位血腥残暴之人为新任君主呢?所以莽古尔泰想要承袭汗位纯属一厢情愿,根本入不了流。
这第三股势力就是皇太极,应该说论个人能力,在当时努尔哈赤的所有儿子中,绝对是鹤立鸡群!史料记载,由于父兄们常年在外征战,皇太极在七岁时起就开始主持家政,而且打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皇太极年少之时便已经崭露头角。不仅如此,皇太极弓马娴熟、武艺了得,围源狩猎、征战四方也是毫不含糊,其战功仅次于代善而不在莽古尔泰之下。除此之外,皇太极文化水平也是很高,精通满、蒙、汗三种文字,而且皇太极心思缜密、素有谋略且城府极深,这些才是皇太极真正出众于众兄弟之处。其实,在皇太极生母孟古哲哲在其12岁时病逝的时候,他就已经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坐上父汗的位子了。所以汗位之争,皇太极是志在必得!
至于这第四股势力就是多尔衮,其实在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多尔衮也不过才15岁,所以多尔衮这一势力的真正代表人物是他的生母阿巴亥。阿巴亥乃乌拉部首领满逮之女,嫁给努尔哈赤之后,便集努尔哈赤宠爱于一身。子凭母贵,阿巴亥最聪明的儿子多尔衮就成了努尔哈赤晚年重点培养之对象。另外阿巴亥与代善那似有非有的暧昧关系,这也是阿巴亥拉拢代善的“资本”,所以说这股势力也不容小视。
▲皇太极腰刀
众所周知,最终是皇太极成功取得汗位的,下面我们重点讲述皇太极夺取汗位的重点事迹和一些历史谜团的解析。
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皇太极阴谋夺取汗位。皇太极的“阴谋诡计”主要实施于两个方面:
1.成功瓦解代善集团势力并为己所用。代善这一枝的众多子孙为后金和大清建国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他的长子岳托,从小便随父、祖征战四方,论战功在努尔哈赤孙辈无出其右者。还有第三子萨哈廉,文武兼备素有谋略,这两个人就是代善集团文武之代表。皇太极通过许诺两位侄子好处来赚取他们二人的信任,由这两人“逼”其父代善共同力荐皇太极承袭汗位。代善性格懦弱,见到两个儿子的逼宫只好就范,同两个儿子一起推举皇太极。
▲孝烈武皇后(1590年—1626年),乌喇那拉氏,名阿巴亥
2.“逼”大妃阿巴亥殉葬。就这一事件,或说是历史谜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件事情的经过:努尔哈赤在生命垂危之际,紧急召见阿巴亥前往努尔哈赤疗养处与自己会面,实际上阿巴亥是在瑷鸡堡这个地方,在努尔哈赤回沈阳(后金都城)的大船上相见的。至于她和努尔哈赤在船上是否有过对话,以及说了什么,都不得而知。然后,努尔哈赤在回沈阳的途中驾崩。阿巴亥随同努尔哈赤尸体回到沈阳后,皇太极当着众贝勒的面宣告努尔哈赤之遗言,主要内容就是命阿巴亥以及其他两位宠妃德因泽(告发阿巴亥和代善有不正当关系的就是她)和阿济根一起殉葬。阿巴亥被迫自缢而死,年仅37岁。
因为阿巴亥之死最大的受益人就是皇太极,所以后世史学界认为,极有可能是皇太极编造努尔哈赤遗言逼死阿巴亥。这样即摧毁了多尔衮的政治资本,也起到了威慑代善的作用,所以“顺理成章”地推测出皇太极是靠阴谋谋取汗位的。
对于阴谋论这一说法,本人不敢苟同,笔者认为皇太极继承汗位其实就是努尔哈赤之安排,我论证的观点以及依据如下:
努尔哈赤之遗言应该属实并非皇太极编造。努尔哈赤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虽然老汗有一万个不甘心,也不得不思考接班人,这一国之根本的大事了。以努尔哈赤的才智和处世风格,他完全清楚一旦自己的身后事没有处理好,顷刻之间就会葬送后金的大好前途。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努尔哈赤生前一定会对接班人之事有了周详的安排,而通过前文的讲述,这接班人的最佳人选非皇太极莫属。
既然已经确定皇太极为人选,那么努尔哈赤就得帮助皇太极扫除障碍,第一个要扫平的就是代善。代善拥有的能量能太大了,他是唯一能与皇太极抗衡之人,所以必须先瓦解其内部势力,这就不难解释岳托、萨哈廉逼宫之事了。并且我们也可以推测,努尔哈赤生前一定是将自己的安排告知了代善,并且命令代善放弃汗位之争夺,于是就有了代善协同二子保举皇太极。
努尔哈赤进一步的动作就是除掉阿巴亥。细品阿巴亥一生之经历,就知道这个女人绝非德因泽只知争宠之辈,她能够从“桃色事件”中全身而退,重新夺回大妃之位,可见女人确实很有一套。并且她能够将自己毫无功劳的儿子多尔衮,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培养成为汗位继承候选人,可以说这个女人的政治能量不容小觑。对于这样的一个不安定因素,努尔哈赤是不能允许她的存在的,就像当年他决心除掉长子褚英一样。所以说努尔哈赤的遗言并非皇太极编造,而且皇太极敢当着代善以及众人之面宣告父亲的遗言,那绝对是有底气的。
▲努尔哈赤
我们再来聊聊努尔哈赤死前要召见阿巴亥这件事。我认为努尔哈赤召见阿巴亥的目的就是要将阿巴亥调离政治中心,避免她与其他贝勒,尤其是和代善串通密谋,妄想夺取汗位,进而导致后金内部政变。至于努尔哈赤在船上和阿巴亥说了什么,这真的是一个千古谜团,我个人推测是努尔哈赤什么也没和阿巴亥说,因为有记载努尔哈赤生命垂危之际早已经丧失语言能力了。另外更有努尔哈赤与阿巴亥在船上密谋让多尔衮继承汗位之说,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如果努尔哈赤真的想让多尔衮继承汗位,最好的办法就是当众宣布,其次就是立下遗照,弄了个“密谋”岂不是多此一举,甚至是弄巧成拙。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努尔哈赤不直接立遗照,让皇太极以最“安全”的方式继承汗位呢?我分析原因有二:
1.努尔哈赤生前已经明确说过是四大贝勒共同议政,他不想生硬的否定自己立下的规矩。
2.这是对皇太极的最后考验,他只有顺利平稳的“摆平”这些危机,才真正有完成父亲遗志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真正的心服口服,也更是只有这样才能稳定住后金大局,不会发生大动荡。
其实这没有遗照的权力交接远比有遗照是更加安全,因为他不但保住了皇太极汗位的稳固,更保住了后金的前途。
我们真的要佩服努尔哈赤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而且事实证明,皇太极绝对是汗位的最佳人选。他不但将父亲之基业发扬光大,而且他很好地处理了与众兄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多尔衮的重用与培养,更是显示出皇太极是一位以大局为重的创业之明君。
▲满文原档天聪三年
公元1626年,皇太极承袭汗位,次年改元天聪,成为后金第二位大汗,同时肩负着一切后金汗国人民的期许走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公元1629年,皇太极充分利用袁崇焕与明廷中央的矛盾,使反间计将袁崇焕除之,为父报仇雪耻并且打开了通往中原的第一道大门。同年又首次提出首先提出“以武功戡乱,以文教佐太平”之治国方略,由努尔哈赤时代的屠杀汉人,转变为笼络并重用汉人。
公元1636年,皇太极于沈阳称帝,定国号为大清,次年改元崇德。崇德元年,皇太极东征朝鲜,朝鲜从此对大清称臣。
公元1641年,皇太极最心爱的女人,宸妃海兰珠病逝。皇太极从锦州一路策马狂奔回沈阳,但还是未能与海兰珠见上最后一面。至此,皇太极身体健康每况愈下。
公元1643年,皇太极溘然长逝,享年52岁,尊庙号太宗。
《大清崛起录》系列第三回,每周五更新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文:王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