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圣旨是一个皇帝对下级所发出的命令和要求。而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大国,周围有很多的小国归附在中国附近。这些国家多多少少的都保留了一些我国古代君王所发给他们的圣旨。
然而在万里重洋的英国一家博物馆里,却有这样一张圣旨。而这张圣旨不但没有显现出皇威,却一直被人嘲笑了几个世纪。这张圣旨就是当年乾隆皇帝发给英格兰国王写的一张圣旨,那么为什么两国相距这般遥远该国却有乾隆的一张圣旨呢?
大清国到了乾隆手上的时候应该是最繁盛的时期了,经过康雍两朝的经营给乾隆打下了不少他家底。可是自乾隆朝起,大清就开始走了下坡路。所以有很多人都认为乾隆是一个败光了父亲和爷爷家产的不肖子孙。
而当时的清朝在表面上看起来还是那么的富强,可是此时却已经在西方发生了第一次的工业变革。无论是在生产力和科技方面都已经与中国拉开了很大的一段距离。但是心情依然是紧锁国门,不与外界沟通。到了乾隆的时候更是把这种政策推到了顶峰。
对于当时的西方人来说东方还是很神秘的,他们一直想在中国打开其通商的市场。所以在乾隆过80岁大寿之时,英国的乔治三世国王特意遣派了一个使团访问中国。这个使团叫做马哥尔尼使团,他们携带了很多当时代表西方工业的产物来到大清国。
于是大清的官员就要让这个使团与乾隆进行了友好的会面,但是在礼节方面双方没有达成统一,大清国的官员认为这些人都是蛮夷,见无上至尊的天子当然要行大礼,西方人坚决不同意三跪九叩认为那是对自己的侮辱。最后双方还是达成协议,单膝跪地面见乾隆。
而这些英国使团给大清国带来的这些礼物都被乾隆视为了番外小邦给自己上的贡品,所以看都没看就放在的仓库。而乔治三世还特别的给乾隆写了代表英国的国书,有想跟清朝有通商的意思,那是由于语言不通乾隆看不懂。所以就需要找一些会英文的官员来进行翻译,但是这些官员平时肯定是要捡好听的说,在翻译这封国书的时候,语言极尽卑微之词并语气阿谀。把一封两国国王平等交流的外交书信给翻译成了一个外国小邦来到大国进贡贡品并请求通商和赏赐的文章了。
乾隆看了这封翻译后的国书之后,心里面还是比较爽的。毕竟外国的番邦居然能这么心朝我国,真是很有成就感。他自视是一个天朝上国的君主并没有同意通商的请求,却即兴挥毫给这群外国人写了一道圣旨让他们回去交给他们的皇帝。等到乔治三世读完这个圣旨后差点没笑岔气。
圣旨的大概意思就是:我们大清这样的天朝上国物品丰富,珍奇也是很多,你们羡慕我也懂。但是我们是不会与你们通商的,要是你们稀罕这些丝绸瓷器啥的,我可以赏赐你们点。你们在那个蛮荒之地不要每年都来这里上贡了,毕竟太远了,但是你们向着我朝的心意朕还是领了。你们的国王表现的很好,朕很欣慰。
而此次访华的失败也让中国失去了一次非常大的变革机会,同时也让这些欧洲人看清了原来东方这个神秘的民族已经开始落后和自大了,从此他们不再对中国的王朝感到神秘与恐惧,取而代之的便是后来的坚船利炮敲国门了!
本文由金刚侃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