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因为皇权至上的缘故,讲究‘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也就说皇帝对臣子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不过这并不是说皇帝能随便打杀大人,古代尤其是在‘独尊儒术’后,皇帝杀人都要找出正大光明的借口,否则就会被定义成昏君、暴君。该有人说了,皇帝找个理由杀人还不容易吗?其实是没那么容易的,除了清朝。
为什么说清朝皇帝杀大臣比较容易?
很简单,因为其他朝代皇帝把大臣当人,而清朝,皇帝把大臣当做奴才,杀奴才自然不用顾忌这么多。清朝皇帝一个杀大臣的绝招就是‘文字狱’,我觉得你文字里面有不好的言语,我就能杀你,还能杀你全族。
这在其他朝代是不可想象的,在其他朝代,大臣能指着皇帝的鼻子骂,但放到清朝试试?估计上午刚骂,下午九族就得下九泉团聚。
在这里我们讲一个清朝的大臣,他叫尹嘉铨,河北人,官至大理寺正卿。大理寺正卿虽说比不上军机处大臣、各部尚书,但也是正儿八经的中央高官,妥妥的朝廷重臣。
尹嘉铨在乾隆朝谨小慎微地混到了退休,乾隆四十六年(1781)三月,已经退休在家的尹嘉铨听说乾隆巡视保定,他想起自己的父亲,就上书给乾隆,想给父亲请谥并从祀孔子庙,乾隆不允许,因为乾隆认为,请谥并从祀孔子庙是朝廷和自己的恩赏,自己能给,但是你不能要!乾隆狠狠地训斥了尹嘉铨一番。
被训斥了一番的尹嘉铨不死心,又上了一道奏折,继续请求乾隆能够给他父亲一个谥号。这下可惹怒了乾隆。
如果放到其他朝代,皇帝无非就是训斥一番,毕竟虽然尹嘉铨不识趣,但也是为了父亲,在讲究孝道的古代,他这样做并不算什么大罪。就算是遇到一些比较严苛的皇帝,也充其量就是罚金或者收回之前的封赏。
可乾隆是怎么做的?
乾隆直接下令把已经退休的尹嘉铨送到刑部严加审问,最后给其夸张地定了个‘凌迟处死,家属缘坐’,就是将尹嘉铨凌迟处死,全家都要受到牵连,十六岁以上的都要斩首,其他的沦为奴隶。
夸张不?
简直太夸张了!就因为人家给自己的父亲求谥号和从祀孔子庙的资格,就要把人家凌迟处死,还要牵扯家人。
当然,乾隆并不能以此事为由杀尹嘉铨,就让刑部寻找其他证据。乾隆治下的刑部完全没有任何风骨,乾隆交代什么就是交代,于是就绞尽脑汁地搜索尹嘉铨‘犯罪’的证据。
最后,刑部给尹嘉铨定了个‘古稀罪’,这是什么罪?
乾隆曾经自称古稀老人,并刻了个古稀老人的印。在乾隆用过古稀老人的称号后,尹嘉铨竟然也用了古稀老人的称号,这不是大逆不道吗?
天见可怜,人活七十古来稀,七十自称古稀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但到了乾隆这就变成了大逆不道的罪行。
除此外,乾隆还抓住他《随王草》中“应举入场,直同于庶人之往役”的句子,说他污蔑科举……《朋党之说起》中“而文师之教衰,君亦安能独尊于上哉?”的句子说是跟先帝雍正帝唱对台戏……
就这样尹嘉铨被判了非常严重的罪名,虽然最后免死,但却被抄家,所写的书籍全部被摧毁。不得不说,清朝皇帝杀人还真是好找理由,毕竟当官的文人哪个没有写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