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热点 曾国藩一生信奉的十大处世哲学,学会三条就能受益终身

曾国藩一生信奉的十大处世哲学,学会三条就能受益终身

1、“打脱牙和血吞”

曾国藩对洋人的坚船利炮、千里镜、自鸣钟等机器非常佩服。三十年前惨败给洋人教训,让他记忆犹新。经过十多年的戎马倥惚,他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与洋人相争,不在于一时一事的输赢,而在于长远的胜负。中国目前不如洋人,一旦开仗,只有失败。要靠“打脱牙和血吞”的精神,奋发才能图强。

2、每逢大事有静气

曾国藩年轻时遇事不够沉稳,遇见不平之事总是会心浮气躁。他向唐鉴请教,唐鉴送了他一个字——“静”,心静下来,才能发现平时发现不了的情况,才能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中找到思路。

曾国藩每天都要静坐一会儿,许多为人处世、从政治学的体会和方法,就是由此而得。

在遇到重大问题时,他总是先经过几番静思权衡之后,才拿出主意。真正的践行了“三思而后行”。

3、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唐鉴审读曾国藩日记时,看见满纸都是自责之言,直到有一天的日记,写着:“自今日起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忍不住唐鉴称赞:“有志气!涤生,望你今后涤旧而生新。”

忘掉过去的种种不快,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求得新生。

4、“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唐鉴曾送给曾国藩一本自己写的书《畿辅水利》,书里有一张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

曾国藩在通读了《畿辅水利》后,明白了老师并不是一位埋首故纸、空谈心性的书呆子,而能够关心民瘼且留意经济,学问渊懿又不乏谋略。

5、“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曾国藩率湘军攻占武昌后,六弟曾国华带领五百勇丁来投奔。曾国藩最喜欢这位倜傥雄奇的六弟。于是亲自向六弟传授带勇识人的经验。

曾国藩说:“衡人亦不可眼界过高。人才靠奖励而出。大凡中等之才,奖率鼓励,便可望成大器;若一味贬斥不用,则慢慢地就会坠为朽庸。对待部属,大哥有两句话,望弟切记。”

曾国藩深谙人的心理,认为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而要多鼓励扶助。

6、“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曾国藩出兵征讨太平天国时,有人送给他一口家传古剑,他的岳父说:“涤生(曾国藩字)今日喜得宝剑,老夫也高兴。

然后就写了一首古剑铭: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曾国藩牢记“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才在以后的指挥作战中取得胜利。

7、“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和贪婪欲望去做的,有一半人;因为一时激愤和被逼无奈去做的,也有一半。

8、“历来有文坛上之泰山北斗,官场上却毫无建树,甚至一败涂地者,盖因不识此中差别耳!”

文坛和官场是有差别的,认识不到这两者的差别,多半会一败涂地。

9、“乱极时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学。”

湘军之父罗泽南与曾国藩情同手足,他在武昌城下中弹兵败,临终写信给曾国藩,他写道:愿送与我兄:“乱极时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学。”万语千言,难以倾诉,愿仁兄为国珍重。

能够处理极为混乱复杂局面的能力,才是真正有用的学问。

10、“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枰上的子”

(字价人)是曾跟随曾国藩十几年的老部下,曾国藩去世前,康福突然来看他,要回了祖传的围棋。

曾国藩临终前,对他的老部下康福说:“价人,你想过没有,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枰上的子,无论是我们还是长毛(太平军)都如此。包括我在内都是棋子,都是身不由己任别人摆布的黑白之子。”尽人事而知天命,就是这个意思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三条,洋人,学问,一生,差别,曾国藩,六弟,人才,才能,唐鉴,观点评论,洋人,涤生,曾国藩,六弟,唐鉴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三条,洋人,学问,一生,差别,曾国藩,六弟,人才,才能,唐鉴,观点评论,洋人,涤生,曾国藩,六弟,唐鉴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三条,洋人,学问,一生,差别,曾国藩,六弟,人才,才能,唐鉴,观点评论,洋人,涤生,曾国藩,六弟,唐鉴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