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孙中山出生于今广东中山市,其父孙达成以务农为生,年轻时在澳门当过鞋匠。
1875年,孙中山入村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
1878年,孙中山的长兄孙眉因在檀香山经商致富,便让孙中山随母亲赴檀香山读书。
1883年,孙中山回国。同年,孙中山又前往香港学医。
1892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同年,孙中山来到澳门镜湖医院,并出任西医局首任义务医师。
1894年,孙中山在目睹了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后,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当时,孙中山认为李鸿章是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于是北赴天津,渴望能见到李鸿章来倾诉自己的救国主张。但是,孙中山并没有见到李鸿章,反而在天津看到清政府官员的腐败,致使其思想发生了转变。同年,孙中山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并以推翻清廷为己任,提出了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895年,孙中山带着郑世良、陆浩东来到广州,密谋发动起义,但起义计划已被清廷获悉,最后陆浩东被捕牺牲,孙中山流亡英国。
1896年,孙中山在伦敦被清廷驻英使馆诱捕,后经英国友人康德里营救脱险。
1897年,孙中山赴日本结交朝野人士,并为反清武装起义做准备。
1900年,孙中山派郑士良到广东惠州三州田发动起义。起义军曾连败清军,但终因弹药用尽外援无望而失败。
1905年,在孙中山和黄兴的努力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在日本东京合并成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1907年,孙中山率同盟会成员先后发动了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但起义皆因以我力量悬殊,缺乏群众基础而失败。
1910年,孙中山又发动了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起义虽然也遭到失败,但却给予清政府沉重的打击。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后,于同年底回国,并随即被17省代表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孙中山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定国号为中华民国。2月12日,袁世凯逼迫清帝溥仪退位。自此,享国276年的清朝和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2月13日,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的压力下,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并让位于袁世凯。8月25日,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国民党理事长。
1913年,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暗杀。孙中山认为是袁世凯所为,于是发动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此战由于国民党政治软弱、兵力不足而失败,孙中山再度流亡日本。
1915年,孙中山在东京与宋庆龄结婚。
1917年,袁世凯去世后,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废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随即联合西南各军阀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孙中山被推举为大元帅。但西南各军阀名为护法,实为争夺地盘,于是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务,前往上海。
1920年,孙中山扶植的粤系军阀陈炯明在驱逐了窃据广东的桂系军阀后回到广州。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被选举为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
1922年,孙中山与陈炯明因政见不合决裂。陈炯明随即发动六一六兵变,并炮击了孙中山的住所粤秀楼。孙中山在脱险后避入永丰舰,再赴上海。同年,孙中山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接受了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改组国民党,并逐渐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3年,表示服从孙中山的滇桂军队将陈炯明逐出广州后,孙中山从上海回到广州,并以大元帅名义统率各军。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一大,大会确认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六月,孙中山创立黄埔军校,十月,直系军阀总统曹锟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推翻后,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先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于是,孙中山抱病至北京。
1925年,孙中山先生因癌症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在遗嘱中,孙中山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