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高手如云,智者林立,九子夺嫡时期也是康熙晚年人才鼎盛之时,八阿哥有老狐狸的佟国维,四阿哥有黄老之术的邬思道,二阿哥有大智慧的王掞。
要说为官之道,王掞远在众臣之上,一心为国,并将自己的半生的心血都全部倾注于太子身上,希望太子不负期望当上一个好皇帝,就心满意足!不过因胤礽的不争气,王掞又转向舵盘向康熙推荐四阿哥胤禛,康熙却给他一副中药“续断”,王掞也是秒懂,便夜闯四爷府,这是怎么回事?
《雍正王朝》剧中王琰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王掞祖上家世显赫,他的祖先是王阳明,也叫王守仁。康熙慧眼识珠,把太子胤礽交给了王掞教导,王掞对太子就像对自己的孩子般,尽心尽力教导,悉心呵护,久而久之,二人的师生感情更胜于亲情。
后来,太子胤礽长大成人后,身边的诱惑太多,王掞对太子又太溺爱,导致屡屡生事,王掞真想在他的手里能培养出一位未来的好“皇帝”,可太子胤礽却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当然,这也可能跟王掞不得当的教育有关,导致太子没从他身上学到精髓,反而走了歪路,王掞最终徒劳无功!
其实太子胤礽也很无奈,他这个太子当得又尴尬又憋屈,一是当了将近四十年的太子,对自己这种境遇感到十分苦闷;二是前有虎后有狼,前面有康熙压制,后又有弟弟们惦记着他太子的位置,长时间的提心吊胆、堆积成山的压力使他逐渐丧失自我!
后来太子的行为越来越乖张,彻底放飞自我,康熙忍无可忍,二次废掉他太子之位,再无翻身机会!
而王掞始终没有放弃太子,还想尽力挽回太子胤礽之位。但后来王掞又转拥立胤禛,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王掞在押宝四阿哥胤禛之前,对太子苦口婆心、不离不弃的精彩表演!
东窗事发,王掞徒劳想复位太子
康熙年轻时期,十分注重休养生息,致力于发展经济,可是晚年倦勤,以至于出现了吏治败坏的现象,加上常年的征战,使得清朝国库空虚,康熙不得不下令追缴国库!
这时候,王掞苦口婆心为太子胤礽做第一件事是:书中夹银票送太子引导他走正途!
在国库追缴时,胤礽因欠款发愁之际,四处买官来填补,王掞知道后,偷偷给太子送去几千两的银票,王掞还苦心将银票夹在《大学讲义》书本里来引导太子走上正途!
同时通过送银子的方式苦心劝告太子:“太子,这些是为师的全部积蓄拿去还欠款,以后不要大手大脚了,要懂得节制和节约,希望你多看书,能从书中学习到为君之道。
”
太子胤礽被老师王掞的一番苦心感动到哭,理直气壮地说:“王师傅,等我当上皇帝之后,一定会好好孝敬您!
”
王掞含泪点点头,说道:“只要太子好好做人,做一个好皇帝,为师就心满意足了!”
太子胤礽感动得热泪盈眶,说:“王师傅,您的教诲我都记住了!”
然而,太子胤礽早已深陷其中,哪还记得他师傅的教诲啊,一个转身,就把王掞的苦心教诲都抛脑后了,只是一时的感动,并没有认真去参透王掞的用意和书中之道!
不光如此,太子胤礽还多次有意无意发牢骚,说自己当了那么多年太子,实在受够了。
后来因户部欠款这件事,引发了刑部冤案,遭到八爷党趁机陷害,并演化为热河“兵变”,使得康熙和太子的关系闹僵。
更离谱的是,胤礽和郑春华幽会还被康熙碰见,太子的行为让康熙颜面扫地。康熙想不明白,自己悉心培养四十年的太子,竟然变得如此不堪,这样的人还能堪此重任吗?
这也是太子胤礽第一被废的主要原因!
第二件事,朝堂之上抨击康熙“不教而诛”!
太子被废的消息传到京城,王掞作为太子胤礽老师无法接受,于是开始努力挽回,他早早就在城门口等着康熙的车队回京,康熙请王掞一起乘坐龙辇,这也说明康熙并没有完全放弃太子,王掞虽是老顽固,但并不糊涂,所以和康熙商量等会演出一出戏,此刻康熙也默许了!
毕竟太子胤礽是康熙悉心培养了四十年的皇子,突然被废,其他的儿子还虎视眈眈,太子之位一悬空,恐怕有可能会引发一场夺位之争,到时就无法控制朝局的稳定。
王掞一心为江山社稷着想,他在乎的是下一任是不是好皇帝,谁当皇帝他不在乎,当然,他也有私心,认为太子胤礽最能当一个好皇帝!
于是,先是顶撞康熙,为太子据理力争,意思是说:臣以为太子虽有错,但错不在太子一人,太子走到今天地步,不止他一个人有错,你这父亲也有错,而他错了你要教,没教就直接诛杀,这就是不教而诛!
其实,王掞说的也没错,前有老爹压制,后有兄弟拆台,胤礽这太子当得又憋屈又无奈!
康熙呵呵两声,反驳道:“朕是没教好,是无道昏君,那你王掞呢,是太子老师,你不教,该当何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