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身边有“二李”:李莲英和李鸿章。家里离不开太监李莲英,出门少不了大臣李鸿章。
李莲英
李鸿章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也是影响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有人说李鸿章是汉奸,是被俄罗斯帝国收买的汉奸;也有人说,李鸿章有才,是治国之才,“国之大器,百年难得”,是那个时代的精英,甚至有点骨气。
李鸿章
有人说李鸿章是汉奸:
俄罗斯出兵伊犁,对新疆虎视眈眈。亲俄的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随后左宗棠收复新疆,赢得了后人的尊重,而李鸿章却遭到了别人的鄙视。甲午甲午战争时期,李鸿章为了保全自己一手打造的海军,命令北洋舰队躲在威海卫军港,不得巡海迎敌。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在威海卫,李鸿章也不能自责。之所以说李鸿章是汉奸,是因为中国近代史上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大部分都是这个人签的:“法不胜而胜,中不败而败”。
》;甲午战争,李鸿章去日本谈判,一张纸《马关条约》,李成为全国人民诟病的对象;丢脸。
有人说李鸿章很有才华。
有人说,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非常善于巧妙地以一国遏制他国,即“以夷制夷”。但是可以保证。
李鸿章一直以“外交专家”自居;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不遗余力地推动这条“自强”和“致富”的道路。“如果中国要强大自己,没有比学习外国武器更好的方法了。
要想学外国的利器,不如自己去找制作的工具,学着学着学着学着,没有充分利用。欲求器物与制器之人,可设专科选士,士毕生,以富名为目标,以致业有成,艺术可以提炼,人才也可以收藏。
”;晚清廷有“海防派”和“块防派”之说,李鸿章属于“海防派”。经过多年的外交生涯,李鸿章深刻认识到大国的威胁来自海洋,因此积极倡导建立现代海军。三年时间,李鸿章在谋划海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系统地提出了在北洋、东洋、南洋三洋订购铁甲舰、建舰队,沿海陆防为辅的构想,形成了中国近代海防战略。
有人说,李鸿章其实还有点骨气。
《马关条约》之后,李鸿章发誓“余生不负阳光”。后来,李鸿章在返回欧美的途中途经日本横滨,再也没有想过要上岸。当时需要改船,用小船摆渡。他一看是日本船,无论如何都不肯上。最后没办法,只好在两船之间架起一块木板。75岁的李鸿章宁愿在木板上蹒跚颤抖,也不愿登上日本渡轮。
说李鸿章是汉奸,是因为中国近代史上辱国的事情太多了。都说李鸿章是治国才子,因为挥之不去的晚清政府终于熬过了列强灭国、全面殖民的阵痛,这离不开李鸿章的大力支持和巧妙的操弄。
李鸿章是晚清政府的重臣。他虽然“懦弱”,但也“爱国”。面对腐朽衰败的政府,朝臣又能如何?在疲惫的情况下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