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对于拿下这座明朝的首都势在必得。然而我们可能很难想象,仅仅是在两个月前,李自成还在一个叫做宁武的地方,被那里的守将挫败的怀疑人生,试图打道回府。那么,这个让李自成如此胆战心惊的人,究竟是谁呢?
此人正是山西总兵周遇吉。在李自成一路势如破竹的进军中,他是唯一一个与李自成纠缠十余日的“硬茬”。后来在宁武关被攻破之时,与关隘玉石俱焚。
不过,一直以来,史学界对于周遇吉的最终结局,众说纷纭,有人称其死于乱军之中,也有人说是他自己来到李自成大寨门前,对李自成破口大骂,随后被处死。那么,周遇吉到底让李自成碰了多大的钉子?他最后又是因何而死的呢?
周遇吉生年不详,但在崇祯年间,他却是个出了名的猛将。此人出生在辽东锦州卫,是从关外战场被调回到关内的。而周遇吉在对抗后金军的时候,可以说是经验十足。
崇祯九年,后金军攻进北京城郊,周遇吉跟随着兵部尚书张凤翼,在北京城四处转战,一路狂奔,其勇猛无畏给张尚书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此,周遇吉开始了发迹之路。
明末的局势,用一句“焦头烂额”来形容,可谓是再好不过。当时的明朝外面是后金军,里面是农民军,而崇祯皇帝极为头铁,誓死不跟任何一股势力议和。结果就是经常拆东墙补西墙,两头折返跑的救火。
周遇吉也不例外。他在抵御后金军崭露头角之后,并没有被拉到辽东,去一心一意地防着皇太极,而是被留在了关内,开始打击农民军。
不得不说,周遇吉虽然是个关外来的“和尚”,但是念起关内的“经”还是很有一套的。几年下来,周遇吉跟“曹操”罗汝才、“八大王”张献忠都有过交手,也算是战功赫赫。崇祯皇帝给予周遇吉的待遇相当不错,加上他为太子少保和左都督,绝对算得上是明末军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
不过,周遇吉人生最高光的一幕,当属是杨柳青大战清军。
明末清初时,明朝死守辽西走廊,断绝了后金从山海关入中原的企图,但是后金军却也不是死脑筋的,既然从山海关进不去,那就干脆直接从草原绕进中原来。因此,河北、山东地区在明末,也常常是饱受后金兵祸的重灾区。
公元1642年,后金军已经改称清军,他们从山东掠夺了大量的人口和财物,然后从河北回老家,顺手再抄一笔。
当时正是崇祯十五年。大明朝也就仅剩下两百年了。那个时候的明军战斗力是什么样子,基本可想而知。因此,沿途的明军一听说清军杀过来了,纷纷望风披靡,抛戈弃甲,丝毫不敢阻拦。清军一路浩浩荡荡,畅通无阻。
但没想到的是,在杨柳青地区,清军遇上了一个硬茬,那就是准备接任大同总兵的周遇吉。
大同可谓是明朝的命门。当年赫赫有名,让赵宋政权魂牵梦绕的“幽云十六州”中,“幽州”指的是北京,而“云州”指的就是大同。
明朝虽大,但是因为定都北京,“天子守国门”,所以为了保卫首都安全,宣府、大同、蓟州、辽东四个地区就成为了最为关键的地区,一旦丢失,对于北京来说都是极为致命的打击。任命周遇吉为大同总兵,可见明廷对于他的重视。
而周遇吉虽然在关内打农民军比较多,但是见了清兵,这帮他在辽东天天打交道的“老熟人”时,立刻激愤了起来。他随即点了几千精兵,与清军开始厮杀。
不得不说,周遇吉的指挥能力实在出色,他以几千精兵对抗数万清兵,一直打了三天三夜,以少敌多竟然还打赢了,这在当时兵败如山倒的明军中是十分罕见的。
而来到大同之后,周遇吉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整军备战,他裁汰老弱士兵,加紧操练,因为周遇吉深知,自己将面对的对手,是明末各路农民军领袖中最为出色的李自成。
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随后向明朝发起了最后一战,十几万大军轰轰烈烈地向北京开去。他们出了陕西后,第一个目标就是山西,而山西正是周遇吉镇守的地方。
当时的明朝可以说是气数已尽,一路上李自成没有遇到任何困难,大家都是“开了大门迎接闯王”。周遇吉眼见李自成军一天一个城池,与自己的防线越来越近,于是上表朝廷,请求救援,而明廷的回复很干脆——没兵。
周遇吉意识到,李自成的军队是不可能被完全阻挡在山西之外了。因此,他决定将兵力收缩起来,只要守住通往北京的必经之路——代州,一切都还有希望。
1644年2月,李自成攻破山西首府太原,兵锋直指代州。但是就在代州,李自成意识到,什么是顽强。
面对大兵压境的李自成,周遇吉丝毫没有展露出怯意。他亲自上阵督战,白天指挥防御作战,晚上又派兵偷袭李自成的大营,搅扰李自成的顺军鸡犬不宁,抓狂不已。周遇吉的抵抗持续了几天,李自成拿他丝毫没有办法。
当然,也仅仅是几天而已。几天过后,李自成发现,周遇吉的抵抗力开始减弱。原因很简单,周遇吉的物资不够了。
大明朝在当时山穷水尽,基本不可能给前线的将领进行补给。而代州在当时也只是一个小城,自然腾不出大量的物资来支撑周遇吉的抵抗。
周遇吉也知道,代州的坚守是不可持续的,不过他这番抵抗,已经极大的挫伤了李自成军的锐气。于是,周遇吉主动突围,向宁武关奔去,而李自成军也没能将他拦下。
宁武关坐落在明朝“山西三关”的中间位置。最外面是偏头关,最里面则是赫赫有名的雁门关。宁武关坐镇中央,进可攻退可守,可谓重镇。同时,宁武关也是周遇吉的大本营。除了此地,他别无去路。
不过,周遇吉平日爱兵如子,也十分善待当地的百姓,所以在此地的声望极高。因此,他相信自己能够坚守很长一段时间。
当年三月,李自成兵临宁武关,夺关之战正式打响。
李自成虽然在代州见识到了周遇吉的能力,但是他仍然不肯相信自己能在这个关隘被绊住腿脚。因为他的大军有数十万之众,其中光是战斗人员就有十几万,而周遇吉这几年虽然下了大工夫在操练新兵上,但宁武关的守军最多也只有数千人。
俗话说十则围之,李自成这辈子都没有打过如此富裕的仗。他觉得,自己哪怕是用人堆,都能把周遇吉堆死。
但城楼上的周遇吉,则以冰冷的大炮回应他。
所谓“凭坚城,用大炮”,当年的袁崇焕就在宁锦大战中,拿火炮给努尔哈赤吃了不少苦头。明军的大炮十分精良,在一波波持续不断的火力轰击之下,李自成军四天四夜都没能在宁武关攻城战中,有任何进展。
根据史书记载,李自成军这四天以来,死伤“万余”。考虑到他们的战斗人员有十几万,这样的伤亡比例,几乎可以到“动摇军心”的地步了。一时间,一代枭雄李自成也打了退堂鼓,认真思考要不要打道回府,修整再战。
不过,李自成的将领却对此坚决反对。他们很清楚,这场残酷的血肉磨盘,折磨的不止是自己,也有敌人。而谁能支撑到最后,谁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那么,这场消耗战中,谁会最先支持不住呢?答案昭然若揭:周遇吉部。
果然,四天之后,宁武关上隆隆轰鸣的火炮,逐渐安静了下来。大家意识到,周遇吉的火炮即将用尽。
李自成自己也是带着火炮的,只是前几天的火炮实在太猛,贸然摆出来对射,那就成了对方的炮靶子了。于是,李自成果断地把火炮拉了上来,经过几天的轰炸,宁武城墙终于被轰开了一个口子,顺军鱼贯而入。
根据《明史》记载,面对着城关即将失守的最终结局,周遇吉丝毫没有放弃,他果断地组织士兵潜伏在民房之中,与李自成军展开了巷战。面对如此顽强的明军,李自成的理智也丧失了,他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拿下宁武关。
在顺军不要命的攻势下,周遇吉仍然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他疲惫交加,摔下马来,随后被农民军抓捕、射杀。而为了报复宁武百姓对周遇吉部队的拥护,李自成军对宁武关展开了屠城。
宁武关血战结束之后,李自成心有余悸,毕竟他的部队从未遭受过如此重大的损失。想想后面的宣府、大同、居庸关等重兵把守的地区,李自成不禁打了退堂鼓。这一仗仗的碾过去,真不知道得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打到北京城下。
然而,李自成没有想到的是,周遇吉部被歼灭,也打断了明军的脊柱。后面的明军一见周遇吉这样的硬茬都被打败了,立刻丧失了抵抗的意志,纷纷递上了降表。就这样,宁武关血战,成为了李自成兵临北京的唯一一场硬仗。
不过,《明史》是清朝统治者所编写的。而就在清朝统治下的宁武关,当地百姓对于周遇吉的死,却流传着另一种与正史不同的说法。
他们认为,所谓李自成对于宁武关屠城,是朝廷对于李自成军的污蔑。据当地百姓所说,宁武关城破之时,周遇吉拴着绳子落到城门下,对李自成破口大骂,随后被农民军斩首。而李自成被周遇吉的忠义感动,赦免了全城百姓。
可时光荏苒,周遇吉的尸体早已被埋葬,谁能知道历史的真相是怎么回事呢?
1997年,宁武为周遇吉迁坟。而在挖出周遇吉的尸骨时,在场的人们发现,周遇吉的枕骨断裂,但是四肢十分完好。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周遇吉的真正死因,应当与宁武当地的传言符合。
周遇吉为了保住全城百姓,视死如归,至死守住了“气节”,这实在令人泪目。但周遇吉的坚守,并没有阻挡住李自成前进的步伐。在历史的大势面前,周遇吉这样一个小人物自然无法挽救,但他宁死不屈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所有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