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官朝觐制度是古代封建帝制统治行政中的重要制度,每朝每代关于外省官员朝觐的具体制度也并不完全相同。
在唐、宋、元、明、清这五个封建帝制更加成熟的五个后期大朝代中,清朝与其他朝代也不同,直接将外观朝觐制度废止。
事实上,清朝承接明朝之后,并没有一味沿袭明朝的各类制度,而是针对清朝本身独有的实际情况,将使适用的部分完善、改进,不适用的部分简化、删除。
这与清朝的政治环境和统治阶级息息相关。
一、清朝外官朝觐的主要作用
封建帝制的特点之一是“父传子,家天下。”一姓贵于万姓,集天下之力奉养一人、一家,就是皇家。
皇帝和他的直系亲属受到其统治国土中州县的供奉,统治者垂坐京城。这就意味着以统治者的一人之力,即使日出而起,星落而眠也不能掌管天下万事。
于是,替皇帝办事的官员经过重重选拔,被分派到各地做官。
在所有官员中,通常将在京城,就是古代在国家首都做官的叫做京官,下派到地方的就是地方官,也被称为外官。
与奴隶制社会中常见的裂土封侯不同,外官虽然掌管一地之事,但他们并没有该地区的所有权。
通俗来讲,天下仍然是皇帝的天下,外派官员只是受皇帝派任做事的。在这种情况下,按照逻辑,统治者需要了解外派官员的政绩成效,以有优赏错罚、生前贬谪。
同时,皇帝会根据地方官的汇报来了解各个地区的民生事态,以作谋划,外官朝觐就是由此而来。考察人才和了解地方就是外官朝觐的两大主要作用。
从外官朝觐的作用来看,这项制度是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难以取代性的,为什么清朝会将外官朝觐制度废止呢?
其实,像清朝这样发展比较成熟的晚期封建王朝可以说是一个庞然大物,他的任何政策的实行和废止都不是快刀立行,而是在摸索和实践中缓慢改变的。
清朝有一项特点是在考量这个朝代的任何方面时都不能忽视的,这是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
这就决定了它与其它中原政权相互更替中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这个朝代的历任统治者的统治思维也会有所不同。
清朝十二帝中,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女真首领,被视为清朝的奠基人;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建立清国,立都沈阳。
这两任皇帝是清朝的主要开拓者,这个时期明清势力交汇,战事频发,政治制度并不稳定,此时外官朝觐制度并没有进入清国自行的轨道。
清世祖顺治帝时期,迁都北京,拉开清王朝统治全国的序幕。但这个时候仍然处于清朝初期,为了稳固统治,官员评比中仍然以安抚奖励为主。
事实上,这是各个新生王朝中比较常见的做法,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清朝的统治阶级是少数民族满族,这是一个以少数人口统治数量众多的汉人的朝代,因此,在清初期对官员的处理中可以说更加谨慎多思。
在顺治十六年时,外官朝觐中就发生这样一件事。
皇帝斥问江南右布政使王无咎贪酷受贿之罪,王无咎几次三番强辩,并不认罪,而后被“问讯”,才承认一项“徇私”的罪名。
结果顺治帝为表宽宥,饶恕他,还让他官复原职。这在清朝后期是很难见的处置结果,说明封建时期的规制是为统治者的政权稳固服务的。
从外官朝觐的作用的角度看,这件事体现了其两大作用之一——人才考察。
人才考察,即官员的优劣往往在朝觐问答中会被统治者分辨,康熙帝多用此法。顺治时期官员朝觐的奏折需要先投送至通政司,再奏送给皇帝。
康熙帝认为这方法效率低下,于是令地方官“面陈”。这是清朝外官朝觐制度的重大改革,将其从“走过场”变为“实效考察”,总体来说对皇帝的统治是有利的。
对于外官朝觐的另一个作用——了解地方利弊,在皇帝召见外官时往往会告诫他们实心办事,重视国计民生等等。
皇帝在召见外官时也会对当地各项事务详细问询,比如根据史料记载,康熙在各省布施,对各地米价、田地等事均有垂问。
二、清朝外官朝觐制度的废除
按照上文所述,清朝外官朝觐制度也实行多年,为什么会突然废止呢?解开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清朝外官朝觐制度的废止时间在康熙二十六年。
上文内容提到,对于清王朝这样一个复杂的机器而言,任何举措都不是随想而至,恰恰相反,所有的重大改革都是“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康熙帝最终取消外官朝觐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作为统治者,对这项制度十分不满。
一项制度不能被封建统治者满意的唯一原因就是它并不能对其统治起到助益作用,康熙帝对外官朝觐制度的不满并不是短时间出现的。
根据史料记载,在康熙二十二年二月,吏部、都察院、吏科公参因朝觐官江南按察使金镇足疾而令其休致,康熙皇帝这个理由并不充分,命再察再议。
随后,康熙帝又向明珠垂问此事,明珠因为不认识金镇,只听说他病得不能走。
康熙认为如果金镇是个人才,就不能因为他患有足疾而放弃,命人再察并让金镇觐见,这样“一见便知”。
从金镇足疾一事可以看出统治者想要了解一件小事却因为身居高位,阶级层层而难以及时并且直接地了解到事情的原貌。
一个外官的疾病尚且如此,何况外省诸地事务何其繁杂,皇帝如果想稳固统治必要大国之事了然于胸,外官朝觐的理论作用也是为其服务的,但显然在实际施展中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理论与实际的相悖,其中固然有人性难料,封建社会特殊人文风气和特定阶段政治背景作用相互交织影响。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点是清朝社会背景中必须考量的,更具体地说,是漫长的康熙统治时期中不能忽视的,就是满汉关系。
清朝是满人统治汉人的特殊封建王朝,满人少而汉人多,满人贵而汉人贱,清朝由东北地区入关,定都北京,政治中心在北方。
而明朝最后的退守之地在福建两广浙江一带的南方。在我国历史中,南方因为水路发达,气候适宜,文化鼎盛,文人如潮,这导致满官外放南地做官很受限制。
事实上,康熙帝虽然被视为清朝兴盛之主,但所有的封建统治中血脉为贵的弊病仍然保留。
康熙帝幼年登基,早年丧母,这导致他对母族尤为亲厚,这种作用是双向的。统治者对待贵族亲厚,贵族亲族更加拥护其统治,统治者任用其更多。
简单而言,康熙帝对汉臣能者可以说看重,但是满汉平等是天方夜谭,满汉之间的矛盾渗透在外官管辖中,反作用于外官朝觐内容的详实性。
外观朝觐制度虽然并没有使康熙帝满意,但他并没有当即废止,而是采取改进的方式希望纠正它的作用。
康熙二十二年,康熙帝下令外官“面陈”,将原本的奏折启事改为当面详谈,但是这种改良也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于是,在四年后,也就是康熙二十六年,外官朝觐制度被废除。
外官朝觐制度废除,当然不是康熙对外省事宜了解的放弃,而是经过权力秩序的调整的结果,而所有的权力秩序调整的唯一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外官朝觐制度的废除可以视为清朝经过发展,脱离初期逐步成熟,国家各项制度根据自身情况而逐渐改变适应的结果,也是行政管理的一种简化。
清朝初期的考绩十分繁冗,京官有京察,外官有大计,武官有军政,还有全部官员的考满。
考满这项在康熙四年就被废除了,虽然考满是官员考察的一种,但它并不关系到官员的升降,没有实质作用。
官员考满时为了吹嘘功绩,搏求赏赐,而且考满针对全部官员,奏折数量巨大,耗时费力,拖延效率,另会助长官员徇私等祸事,所以被废除。
官员朝觐制度与此相似,因为在实行过程中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对巩固统治没有帮助而被废除。
这项制度的作用虽然看起来很重要,但恰恰因为重要的作用没有发挥而被取消。
同时,朝觐是地方官进京述职,这一点与考绩一项中的引见是重复的,再加上花费甚巨,那外官朝觐最终被取消也是符合逻辑的,是清朝对考绩制度规范的结果。
总结
外官朝觐制度只实行了四十年就被废止,其原因这与清朝地方政权重心转移紧密相连。
封建王朝的性质决定所有制度都是为巩固统治者权力服务的,当外官朝觐制度在耗费钱财,效率低下,不能实现它的作用时,被废止是清朝成熟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双智.清代朝觐制度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15-16.
2、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乾隆官修.清朝通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