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非洲的清华才女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要花多少精力才能把一个清华学生培养起来?一对平凡的中年夫妻在北京一家职工公寓里,他们就这样做到了。他们家最宠爱的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四年后,她又顺利的通过了清华大学研究生的录取考试。一位清华大学的硕士生,在那个年代绝对是凤毛麟角,不但是一家之荣,更是我国之大事。如果她能够一直这样,那么她的未来绝对是一片光明。
在她人生最重要的时候,她和非洲男朋友一起去了贫穷落后的乌干达,然后结婚生子。你不会觉得不可思议吧?这是一件当时很轰动的事情。当父母知道女儿的选择后,曾用生命来阻止,而父亲却一夜之间变得灰白。少女仍不肯回首,连续四次生育,之后返回北京时,已有了很大的改变,昔日的同学都说不认识她了。现在,她出国已经快30年了,她现在怎么样了,是否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遗憾?
王红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生在北京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她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她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但是她的家庭条件不是太好,王红丽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从小到大,王红丽都是一个勤奋的人,她的父母更是不遗余力地为她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王红丽的努力没有白费,她考上了清华大学。上了大学之后,王红丽的学习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学习。
她的生活一直很顺利,直到她在大学认识了苏玛。外婆一家就在清华附近,离她很近,因此她时常来看他们。那天,她从姥姥家骑车出来,一个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的人,突然停在了她的面前。她看了一眼,是个皮肤黝黑,牙齿很白的人。也不知道这个男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胆子倒是不小,竟然敢把她的车给拦了下来,尽管心中不爽,她还是和颜悦色地问了一下对方的来意。黑肤男子自我介绍,他是苏玛,是这里的居民,注意她很久了。
一开始,王丽红对这位黑人男孩没有任何的好感,这和我们对于非洲人的潜意识的认识是分不开的。但苏玛并没有气馁,当他将自己的故乡介绍给王丽红时,她对自己的印象又加深了一层,感情也在一点点地改变,于是,爱的种子开始萌发。从那以后,苏玛和王丽红就经常在河边散步,在图书馆里看书。可以想象,王丽红的时代,跨种族婚姻让人难以接受,这件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学校。
因为肤色的差距,苏玛又是一个黑人,所以当两人手拉着手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会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们,对着他们指指点点。王丽红有时候在学校里散步,看见路人投来的目光,都会觉得有些失望,还会从别人的口中听说,她是个很随意的女生,居然和一个黑人交往。但王丽红并没有因此而动摇,她相信自己和苏玛在一起会很快乐,甚至产生了结婚的念头。纸包不住火,王丽红的父母也听说了这件事。
王丽红的父母和朋友们对她的爱情表示反对。妈妈告诉她:「这位黑人家庭肯定是愚昧无知、落后的,我和你父亲决不会让你嫁给他的。」身边的一个朋友劝她:“就你这条件,中国好男孩哪一个找不到?”干嘛要找一个黑人?”她的父亲还把她关在家里,逼着她去日本念书,想要斩断两人之间的关系。可是,两个人都在热恋中,怎么可能会因为这样的暴力而分开?王丽红被送往日本后,苏玛也坚决地跟着。两人的执着,让王父王母感动,二老也没有再阻止。
在父母的不舍中,王丽红与苏玛领取了结婚证,并启程去了乌干达。虽然苏玛的家庭条件在非洲算是不错的,但还是让王丽红大吃一惊。首先,她一进门就看见一帮妇女,苏玛见王丽红有疑问,便低声说,她们都是他爸爸的老婆。王丽红听得一愣一愣的,她暗暗数了一下自己公公的老婆,总共十七个!在非洲的最初几个月里,虽然苏玛一直陪着她,但她对自己的父母,却是无比的思念。日子一天天地流逝,王丽红对非洲的生活也逐渐习惯。
苏玛当年到中国求学,就是想多学习一些东西,好让自己的祖国更加强大。王丽红这次去乌干达,并不是为了适应这里的环境,而是想要帮助自己的丈夫,也想要开始自己的事业。在教育和科学技术方面,一个落后的国家也是如此。苏玛和王丽红于2010年购买了一所位于乌干达坎帕拉市10公里处的一所小学,以促进当地的教育和吸引更多的人才。王丽红把这个学校取名为鲁扬子中学,并担任了校长。经过几年的努力,这所中学如今已成为一所在乌干达享有很高声望的私立学校。
在王丽红的不懈的努力下,乌干达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乌两国的关系越来越好,中国也越来越多的人来乌干达考察,王丽红的老同学就在其中,王丽红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懵懂的学生了,而是神采奕奕,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成功人士特有的魅力,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女强人的自信和气场,让王丽红的那些老同学们都快不认识她了!
王丽红的同学们也对她离开非洲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王丽红当初离开北京,来到贫穷的乌干达,许多同窗都为她感到遗憾,以为她会有一天会后悔。王丽红的汉语学校现在一天比一天好,一见面就让学生们惊叹:“都不认识她了!一天比一天强!”中国人从不歧视其他国家,就像孔子说的那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像一个在广州行医多年的黑人医生说:“中国人,从来都不歧视种族,只歧视他们的所作所为!”